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运用

时间:2022-04-24 11:21:36

导语: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careunit,c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CCU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床号单双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进行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误吸、压疮、药物外渗、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误吸、压疮、药物外渗、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关键词】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CCU

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careunit,CCU)是临床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受重视程度极高。CCU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与高危因素、高危环节较多有关。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防控不仅仅有助于降低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安全性,且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控制护患纠纷的发生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2]。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干预方式,其对医护患三方均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不同的管理方式效果差异明显。因此,本研究就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CCU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75岁;CCU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标准:昏迷及意识不清者;精神病史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痴呆者。按床号单双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对皮肤异常患者启用压疮风险评估单,对留置有管道的患者启用导管维护单,各评估单挂于各床尾,每3天评估1次,直至患者转出或出院。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入院时即使用电子护理看板护理风险评估系统,先在电子系统采用各种电子量表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评估,具体包括:防跌倒、坠床评估,防压疮评估,防脱管,防药物外渗,防误吸、窒息,防自杀,防走失等量表。护理人员对每例新入住CCU患者选择相应的量表点开,在其下拉的贴合患者病情的选项打钩,系统自动计算总分值,并自动显示当前所属风险等级(系统根据评估单分值设高危、中危、低危三个等级)。如达到中危以上等级的床号会显示在护理看板相对应的护理风险项目一览表上,中危床号用橙色字体显示,高危用红色字体显示。每一护理风险项下均有防范风险的护理措施建议,护士只需点击即可查看,中危以上护理风险项目会自动发送给护理风险管理组长。护理人员根据系统评级及其建议措施在对应患者床头挂相应标识警示卡,如防窒息,每次进食或是鼻饲床头抬高≥45°,每次护理前听诊肺部是否有痰鸣音及时行有效排痰;防脱管,班班重点交接管道护理,为患者翻身时确保管道顺畅不牵拉,做好管道二次固定,必要时和家属签约束肢体同意书,适当约束患者肢体,确保管道安全;防压疮:每2小时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翻身枕,在皮肤易受压部位放置减压球等。通过观察运用电子信息护理看板统一规范各护理风险项目程序后对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管(胃管及导尿管),药物外渗、食管返流、窒息等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影响。两组均护理1周。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误吸情况。以吞水试验对两组进行误吸程度的评估,其中偶有误吸为轻度误吸,饮水及进食时有误吸的情况为中度误吸,反复发生误吸的情况为重度误吸[3]。(2)比较两组压疮情况。其中Ⅰ度为表皮无损伤,但存在皮肤发红;Ⅱ度为表皮发红,糜烂,存在水泡;Ⅲ度为损伤达到真皮层;Ⅳ度为损伤深达肌腱及骨骼等[4]。(3)比较两组药物外渗情况。以药物外渗的面积为依据,其中≤5cm2为轻度外渗,>5cm2为重度外渗[5]。(4)比较两组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2~73岁,平均(60.42±7.74)岁,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6例,初中及中专32例,高中及以上22例;疾病种类: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严重心律失常10例,其他5例;APACHEⅡ评分:≤10分28例,>10分32例。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3~75岁,平均(61.03±9.02)岁;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7例,初中及中专31例,高中及以上22例;疾病种类: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严重心律失常9例,其他6例;APACHEⅡ评分:≤10分27例,>10分33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两组误吸情况比较。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412,P=0.002),见表1。2.3两组压疮情况比较。两组均未发生Ⅲ度及Ⅳ度压疮,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259,P=0.002),见表2。2.4两组药物外渗情况比较观察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17,P=0.022),见表3。2.5两组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情况比较观察组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属高发疾病,且死亡率极高。而CCU是临床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患者的危重程度较高,同时护理需求程度极高[6-7]。另外,CCU患者护理风险较高,误吸、压疮、药物外渗、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等均是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速度等,还可进一步加大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8-9]。因此临床对于CCU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性极高。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有效防控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方式,其对患者的干预更为直观、高效,可更为全面地提升对护理风险管理及相关防范措施实施,减少护理疏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12]。研究普遍显示,不同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找到更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研究重点之一[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表现为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患者的误吸、压疮、药物外渗、坠床、跌倒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说明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护理风险事件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因此肯定了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与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对CCU病房的各类高危护理风险因子通过护理电子看板信息化自动核算风险分值,自动归类风险等级后生成高危项目一览表等有关,因此对于风险的评估分级更为细致,也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奠定了基础[16-18]。同时,电子护理看板风险评估表融传统护理记录单与健康教育表于一体,设置的项目较全面,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护理项目不会被遗漏,而这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直接护理时间,及早杜绝护理风险的发生,增加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切实满足患者身心需求[19-22]。

综上所述,信息化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冯燕梅 罗莹怡 蹇祥玉 黄日兰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