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26 03:55:10
导语: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FMEA介绍
FMEA的英文全称为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也就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属于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最初被应用于美国的航天公司,在不断发展下,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航空、机械制造、电力等很多行业中。而将FMEA运用到科研实验室危化品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的安全性,能够取得良好效果[1]。
2.1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因素。2.1.1梳理流程,明确改善环节从危险化学品管理实际情况看,在进出实验室时,主要经过了几个流程:首先是科室根据所需进行申请,药剂科列出采购清单,并进行相应的采购,对采购的化学品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储存。科室根据申请单需求的化学品进行领取,此时危险化学品需要转运,放到实验室储存,最后实验相关人员使用后,进行废弃物处置。通过以上这些环节、流程,可以总结为“危化品转运、实验室储存、实验者使用、废弃物处置”环节[2]。2.1.2潜在失效模式及危害分析(1)在研究潜在失效模式前,FMEA小组成员充分参照了有关汽车工业行动小组制定的FMEA表单,根据该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FMEA工作表,有效利用头脑风暴法将危险化学品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出来,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潜在失效模式。(2)根据分析后,确定严重度(Severity)、发生度(Occurrence)、可侦测度(Detection)判断标准,主要指的就是①失效发生后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②已经有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但依然会出现失效,这种潜在原因的发生程度。③具备一定的控制探测,依然存在失效,这种可能性的难易程度。(3)FMEA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评价相应的失效模式[3]。2.1.3明确需着重调整的失效模式对于需要改进的项目,通常情况下,主要就是利用风险系数值的大小,也就是RPN(RiskPriorityNumber)值的大小,而后根据其排序进行选择。将上文提高的严重度、发生度、可侦测度进行相乘后得到的数值就是RPN值,其分值范围在1~1000,当得到较高的分值时,就说明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此种失效模式则应当进行优先改进。首先,FMEA小组根据相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后,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判定标准,并提出了具体需要改进的环节,如危险化学品的出库、交接、发放错误,错误主要包含了规格、品种、剂量等,再有就是科室在转运危险化学品时出现丢失,管理员在发放危险化学品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对危险化学品的入库没有做好分类或者分类错误,使用者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环境进行操作等情况进行改进。其次,再对科室转运危险化学品时出现破损,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没有进行分类、存在自行处理错误、暂存处理错误等进行改进[4]。2.2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结合相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判定标准,具体分析风险评价表评分后,不难发现,对于需要改善的项目管理,其中的内容有些缺失,主要表现为:危险化学品管理在制度以及手段方面不够完善,如废弃物未分类、废弃物自行处理错误等,危险化学品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如科室转运物品丢失、使用者未在规定环境中操作等,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应急处置方面,缺乏完善的设施设备,如管理员入库未分类、废弃物暂存处理错误等,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5]。2.2.1建立健全制度,改进危险化学品领取与转运流程。根据现有的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对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置进行明确,同时应当制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方法,防止出现危险情况后,无从下手。此外,需要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以及危险化学品转运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和规定,建议各实验室实行职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划分到个人,以此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要求人员在危险化学品不同环节中应当按制度执行,并通过实验室管理考核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最终的考评中,通过此种方法来避免危险化学品核对、多人使用以及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让操作流程不在复杂,有效地整合了工作职能。使用科室经过提前申报后,药剂科人员在固定时间直接将使用科室所需危险化学品的品规、用量配送至实验室。2.2.2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综合参照我国相关化学安全技术有关内容,对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进行数据说明,包含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闪点、pH值、反应活性易燃度等方面进行说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环境、急救措施、实验室防护以及废弃物处置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通过院内官网,进行时时更新,从而更好地为工作人员查询应用提供便利,经过全面的调研和实地检测,从医院实际出发,明确可直接稀释排放的危化品,如次氯酸、乙醇、甲醇的排放标准。2.2.3制定实验室入室标准,增强培训力度。从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研实验室研究人员入室标准和流程,在实际培训中加入安全相关内容和题库。研究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符合标准达到相应的资格后,才能向实验室提出入室申请,经过系统的考试合格后正式进室。此外,应当定期开展实验技术及相关安全培训,以此来满足研究人员的研究需求,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高巡视和监管,督导研究人员危险化学品操作规范化,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风险[6]。2.2.4适宜整改,使储存环境达标。为了更好地预防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应当严格审查药剂科以及各科研实验室危化品储存环境是否合乎标准。对有问题的场地进行合理改造,依据国家二级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对需要进行改造的科研实验室场地进行科学规划,而后有计划的实施开工、装修等,建立危化品仓库,确保储存环境达标。2.2.5规范危险化学品使用工具,更新设施设备。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对危化品储存柜的颜色要求,即黄色柜放置易燃液体,蓝色柜需要放置弱腐蚀性液体,白色柜应当放置强酸强碱,红色柜则应当放置可燃液体,应当确保能够从外看到危险化学品,分辨出类别。以便于发生爆炸、燃烧等险情时,消防员可以清晰地根据燃烧柜颜色判断危化品性质,进而及时采取合理的救援措施。此外,为了提高危险化学品的转运安全性,需要定制危化品转运工具箱,并在其中设有个人防护用品,明确危险标识及废液处置流程等,多方面提高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2.2.6提高对废液处理的监管,达到环保监测目标。对于危险化学品废液的处理,则应当按照《危化品废弃物处置办法》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弃物进行明确规定,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排放和标准回收,同时与有资质的废液回收公司建立联系,通过监管协议的监提高危险化学品废液的处理管理,需要定期检测医院排污池,确保排放物符合环保标准要求,以此有效提高危险化学品废液的处理规范性和安全性。2.2.7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溯源监管双重目标。结合危险化学品的申领流程,建立信息化录入系统,将危化品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引入条形码技术,申领人员需经审核方能领取,从源头管控危化品去向,减少各环节出错率。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医学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科研实验室需要进行规范管理,提高管理力度,进而为员工安全提供保障。相比于国外,我国实验室管理体系虽然存在问题,但是在不断实践中,尤其是将FMEA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危化品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促进了医院其他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华林,孙超,彭小玉.FMEA在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8,20(10):103-105.
[2]赵红,乔英杰.FMEA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4(10):458-460.
[3]盖轲,马东平,齐慧丽.高等院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J].山东化工,2019,345(10):187-189.
[4]曾孟祥.加强高校科研实验室中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探索[J].科技资讯,2019,123(10):197-198.
作者:闫萍 高超 宋运贤 刘树龙 单位:1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上一篇: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运用
- 下一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