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18 04:33:43

导语: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立足于医学院校实际,探讨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针对不同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倡导环境亲和实验,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投入等方面,研究如何实现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有效开放和安全管理。实现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以促进医学院校科研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科研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科研创新的基本单位,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担负硕士博士等人才培养工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高校科研实验室是高校科研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于高校发展至关重要[1]。高校科研创新源于实验室的发展。高校实验室迅速发展对实验室管理形成新的压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处在一个新时代,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科技司于2019年3月1日发出的《教育部科技司2019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强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医学院校的科研实验室涉及有毒有腐蚀性药品较多,拥有大量仪器设备,同时本科生创新实验涌入实验室等问题,增大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能够面对学生和教师实现有效的最大开放,同时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是每个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问题。

1以人为本,实现实验室安全利用

实验能力是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开展的背景下,参加科研实验的医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参加的时间也越来越早,本科生参加科研实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对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但同时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如何保证实验经验相对较少的本科生参与下的实验室安全,成为实验室开放的主要问题。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实验室的参与者注重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有效进行。医学院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设特色的实验安全课程,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事项、实验室安全事故,以及学校实验平台的特色、研究方向等加以介绍,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于实验室安全内容、运行管理、突发事故、逃生方式等方面有基本了解,把实验安全意识尽早树立起来。同时对于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根据其安全理论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实验室准入工作。对于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应做好实验室安全培训,对实验室日常药品及耗材使用,仪器使用等进行介绍,同时了解实验室消防用品摆放位置,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使用何种类型的消防用品及逃生方式,并在安全教育结束后进行考试,通过者方可进行实验室工作。而对于实验室内工作时间较长的师生,安全教育则侧重于实验室日常中出现的问题,及不同仪器运行要求有针对性的讲解,设计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教育目的。

2针对不同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为三类,试剂与耗材、仪器设备及水电火隐患。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对这些隐患做好排查及预防,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试剂与耗材。医学科研实验工作开展涉及较多的实验药品及耗材,大多数科研实验室对于实验药品采用各自购买和各自保管形式,但这种形式要求实验操作的学生及教师对于药品及耗材的保管条件有较高了解,并且对于药品及耗材存放地点受限。实验室可根据实验场地等具体情况,对于进入实验室的药品和耗材进行登记及提供统一存放地点,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的药品进行统一购买,其取用必须登记清楚,同时在存放地点进行监控。仪器设备。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大多由教室或办公室二次改造而成,改造过程中重视仪器设备安装环境,忽视对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使得实验室安全防护所需配备的相关设施缺乏[3]。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如不能正常使用应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停止使用并及时修理。如烘箱、压力灭菌锅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仪器在使用之前应做好安全使用教育工作,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水电火隐患。科研实验室大多工作时间较长,且人数、内容分散,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做到日常用水用电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部分。这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长期时刻存在于实验室运行工作,单靠一人一力不能完成,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对实验室水电火等安全隐患有基本了解,对其严重性达到必要的认识,把水电火隐患的预防工作贯穿整个实验过程,覆盖所有实验室。

3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环境亲和实验

鉴于高校具有人才集中、初学者多、流动性强、实验室类型繁杂、安全环保要求不一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环保意识,保障我国高层次人才集中地的健康、平安,已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4]。医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大量有毒试剂,这些有毒试剂种类繁多,成分较复杂,有毒有害实验进行时间较为分散,产生三废的时间较不固定,这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都是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医学院校实验室应利用高校优势,在日常可采用安全教育课程,安全管理资源上传至互联网等方式,对有意向进行实验的师生进行实验室绿色环保概念的普及,在实验设计时注意选择环境亲和的方式。对于实验过程中必须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前要向实验室说明,如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室应提供集中存放地点,并加强管理,统一处置。同时在安全教育时强调实验室废液及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切勿直接投入下水道,或与生活垃圾混合。科研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室管理时必须将环保概念纳入其中,将环保形成实验室管理规则,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执行环保要求。根据国家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事故应急预案,严格管理[5]。对于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将环保形成一种实验室的文化氛围,在实验室内工作的学生及教师自觉的提高实验室环保意识,同时从实验室管理层面,强化环境保护的安全管理,形成一种自内而外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4共同努力,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投入

近几年,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但大多实验室存在大型仪器使用率较低,实验室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实验室交流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实验室发展。而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存在着仪器更新快,日常消耗较大,实验室维护管理困难等问题。这种实验室管理并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项伴随整个实验室运行的长期性工作,这就要求人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学校应该保持实验室的持续支持,对于实验室仪器维护与更新,实验室日常运行消耗至关重要,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及学生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实验室的投入,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待遇,建立一支优秀稳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同时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让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更多了解国内及国际先进实验室的管理办法,从自身实际寻找差距,提高管理水平。可定期邀请专业人员针对某一样或几样仪器进行讲座及交流,对于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准备措施进行介绍,使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对于仪器更加了解,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实验室之间应该加大交流力度,从学校层面,省市等各级单位建立实验室平台,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而言,这种共享可以对于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发展,同时提高实验室仪器使用效率;对于平台来说,可以有效防止资源重复及浪费,实现实验室的共同进步。通过各方努力,实验室安全管理更加适应时代变化,为医学院校科研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助力。实验室安全工作并非简单的防火防盗,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实验室的技术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系统工程特征的综合管理学科,包含了从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到具体的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措施落实的方方面面工作[6]。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实验室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实验室场地限制、实验室规模等实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实验室内树立安全环保的实验理念,并贯穿实验全过程,各方面共同努力,尽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有效管理,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项萍,汤江江.关于科研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03):76-77.

[2]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283-285+300.

[3]李树龙,消风丽.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2-94.

[4]刘旭明,刘放.国际视野下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式与规范[J].药学教育,2018,34(6):69-72.

[5]黄殿武,连媛.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04-205+211.

[6]杜奕,冯建跃,张新祥.高校实验室安全三年督查总结(Ⅱ)——从安全督查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7):11-17.

作者:张红 朱文赫 芦晓晶 李妍 吕士杰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