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09 10:20:14

导语: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就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室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体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实验室管理是指行政职能部门管理者及实验室相关责任人,对实验室的各项教学、科研实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实现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目标。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科研等其他部门相互关联且并行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发展的重视,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前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高校实验室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人员配备薄弱。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并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升级优化,其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实验室教学科研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但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实验室人员建设并不重视,即便随着高校建设脚步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都把建设高水平师资力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而忽视了实验室人员的发展,将其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使得实验室人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越来越边缘化,工作条件的改善、职称的评定及工资待遇的提高远远不及专职教师队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实验室优秀人才的引进,甚至实验室原有的高水平人才的流失情况也日渐加剧。另外,部分实验仪器对使用操作及数据分析要求较高,但能够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实验室人员却极少,造成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1.2实验室经费得不到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逐渐加大,使得高校得到的教育经费预算也随之有了相应地增加。但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多数高校将大量经费投入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仅占总经费的一小部分,一些高校对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比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相应地在减少。使得高校实验室缺乏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实验用房、仪器设备配置、管理方法的配套设施均显得落后,甚至一些仪器设备的维护费都难以得到保障。1.3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开展较晚,实验室管理机构不完善。有些高校实验室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相应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建设等管理工作,但大多数高校并未设立这样的机构,导致责任难以落实,并且缺乏明确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与教学制度、科研制度欠缺衔接性,或已经建立的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与高校实验室考核激励的缺失具有着紧密的关联。大部分高校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实验人员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缺乏激励奖惩举措,导致实干实验人员缺乏工作激情。

2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当中,实验人员是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其所具有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的大小及工作的态度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实验人员主要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及专业水平不高两大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①加强高校实验室中现有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的进修机制,利用好高校自身平台的优势,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实验室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为更好的实现实验室管理,需要对实验人员分期分批组织进修学习,开展实验技能比拼,促进与校外实验室的交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适应高校实验室新的形势发展需要。②鼓励一部分专职教师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壮大实验室的技术队伍建设。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职实验人员和高校其他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高校制定相关政策,使得实验人员在人员职称评定、业务水平拓展、工资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与专职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向实验人员有所倾斜,切切实实让实验技术人员在学校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从而吸引高学历人才进入实验室,让一些学有所长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到高校实验室队伍中,也可调动其他专职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积极性。2.2保障实验室经费充裕。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的经验,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验室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方案及建设预期成果,向学校领导反映,对于省级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可由高校领导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予以政策倾斜,以保障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沟通,建立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以校企合作或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获得企业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提供其所需的技术支持,实现双赢。2.3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健全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是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前提。高校可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由实验室管理机构结合自身工作的需求,以长远的目光看问题,制定长期的实验室管理与发展目标,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与方向。在此前提下,强调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即实验室管理制度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制度协调发展,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严谨、相对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具体而言,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制定高校实验室人员相关岗位职责,明确所有参与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相关权利、责任义务等规定。确保参与人员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执行,从而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作出优化。②建立高校实验室的相关考核制度,不仅是人员考核制度,还包括管理考核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与实验室人员的薪金福利挂钩,对实验室人员适当采用奖惩制度以督促制度的顺利运行;实验室管理考核制度,主要通过对上一阶段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总结,发现存在问题,能够为下一阶段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意义。在考核制度中还需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通过考核测评,可以充分地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领用记录制度》、《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规则》、《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损耗品管理条列》等。这些制度在制定完成之后,张贴在实验室内,甚至可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成册,配发给实验室工作人员,从而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④建立学校主管领导对实验室的定期检查和指导制度,检查督促实验室各规章制度执行及完成工作情况,促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国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思考和模式创新[J].价值工程,2018(5):96-97.

[2]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74-277.

[3]谭晓芳.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2):63-66.

[4]武丽娟,宋月,张战凤.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9):26-27.

[5]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作者:周建丽 周进洋 单位:1.南京医科大学医药实验动物中心 2.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