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数据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0 08:35:40

导语: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数据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数据管理研究

[摘要]科研数据的重要性随着科研范式的革新变得愈发重要,国内外高校都在积极尝试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通过调研,探究该服务的合作模式特点以及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文献研读及网站调研等方式,对9所国内外高校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以图书馆为枢纽的合作模式,同时从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的参与制定者、多部门合作的协调者、多样化教育培训的提供者及嵌入式科研工作的参与者这四方面,阐述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科研数据管理;利益相关者;图书馆

1引言

随着科学范式的革新,科研数据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它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1]。高校通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可以促进数据的保存及再利用,从而推动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提升高校的学术声誉。目前相关文献大多以某国或某高校为例研究其科研数据管理的内容与方式,或是孤立地探讨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中的作用。科研数据管理本身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笔者在综合国内外9所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实践的研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尽可能全面地界定该服务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校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为国内高校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内涵提供新的视角。

2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利益相关者研究概况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1984年美国学者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指出,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目标存在影响或被影响关系的机构或个人[2]。任何机构在运营中都会与其他机构联系并产生利益关系,因而该理论能够提供理论分析依据。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该理论与模型开始逐步被引入政府管理、旅游管理、图书情报等领域。2.1相关理论研究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研究中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部分学者依据数据研究的生命周期模型来界定利益攸关方。如Gonzalez.LM(2013)认为利益攸关方包含研究人员、政府和公共供资机构、研究经理、图书馆以及出版部门[3];Faniel.IM,Yakel.E(2014)将科研数据利益相关者分为数据生产者、知识库管理人员、数据再利用者[4];YuF,DeubleR(2017)采用研究生命周期模型,对昆士兰大学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进行了调查研究[5]。除此以外,许多学者更加强调作为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图书馆在该服务中的职责与定位。尤其是谢菲尔德大学的CoxAM从2012年开始发表数篇有关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文章,体现了在该项服务中图书馆从支持到合作伙伴的转变[6-7]:从最开始的服务内容有限[8],到发挥重要作用,再到尤其是在宣传、政策制定以及咨询、顾问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10],但其间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9]。其他学者MacMil⁃lan(2014)、FloresJ(2015)、Lafferty-HessS(2020)都描述了科研数据管理中图书馆的重要性及职责[11-13]。国内许多学者也对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展开研究。张丽丽(2014)依据数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探索数据引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数据拥有者、数据出版商、数据用户等[14]。司莉(2015)认为数据共享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研究人员、科研机构、数据中心、用户等[15]。黄如花(2016)在分析科研数据利益相关者的文献中则更加突出图书馆的角色、职责定位[16]。孟祥保(2016)建立一个由核心层、战略层和外围层组成的科研数据战略规划理论模型[17]。王晓文(2019)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对科研数据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优化路径[18]。2.2相关实践探索2017年OCLC发表了有关高校科学数据管理现状的报告,重点归纳了爱丁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莫纳什大学以及瓦特宁根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产生、内容及模式[19]。而埃默里大学、普渡大学和前面这4所高校一样,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方面实践经验较多,同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是最早探索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国内高校。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有关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笔者重点梳理了上述9所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相关内容。从该服务的产生、推动到服务内容的实现都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政府及资助机构出台的数据管理及共享政策是推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主要驱动力。2007年澳大利亚颁布了研究行为守则;2011年英国研究理事会宣布数据政策共同原则;2011年1月开始,美国国家社科基金会(NSF)要求在NSF拨款提案中补充数据管理计划DataManagementPlan(DMP)[20];2013年2月,奥巴马政府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了一份公共访问备忘录,指示联邦机构要支持研究[21]。我国政策出台相对较晚,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明确了总体原则[1],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22]。数据出版商在科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负责对科研数据进行审校,另一方面高质量科研数据的出版能够获取利润,提高知名度。国际上许多重要期刊均制定了科学数据政策。如《Nature》的读者可以获取到作者论文相关的材料、数据[23]。《Science》要求,用于推演、评估论文结论的所有数据以及数据分析过程中用到的计算机代码都需要公开[24]。《AmericanNaturalist》要求文章出版前,作者的底稿中要包含各类数据的存储号,以方便读者获取[25]。由于高校积极响应,美国超过半数的高校图书馆提供数据管理相关服务,英国及澳大利亚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高校数据也较为可观[26],并且出台了学校层面的科研数据管理政策。2007年,莫纳什大学就认识到必须为RDM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保持其作为蛋白质晶体学等数据密集型领域的研究中心的重要性;而爱丁堡大学则将自己视为开发研究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先驱,2011年5月制定了“研究数据管理政策”以作为对科研质量的承诺。北京大学图书馆在2014—2018行动计划概要中提出提供科研数据支持服务,2015年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上线。复旦大学各学科部门和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数据中心合作制定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条例》,武汉大学制定了《高校科学数据管理标准规范》。从表1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组织构成及服务内容概况中可以看出,所列高校都是通过校内利益相关者的跨部门合作形式提供相关服务的。服务内容方面主要涉及科研数据管理相关的咨询及培训服务,科研数据的保存、管理及再利用等。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还是高校的实践探索都折射出高校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情况的普遍性,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中。虽然学者对于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图书馆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3以图书馆为枢纽的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合作模式

正如在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中所提及的,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分类。作者在文献研读及网站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相似的利益、角色及职责进行调整、梳理,大致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科研资助机构、数据出版商)和内部利益相关者(高校领导层、图书馆、科研人员、科研支持机构)。其中外部利益相关者相关政策、要求的变动是不受高校控制的,高校主要依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要求,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划分、合作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规划。因而笔者主要探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图书馆是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一方面图书馆原有的文献资源保障、咨询服务经验以及馆员配置都更加适合开展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提供该服务是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机会。现在的高校图书馆正逐步从单纯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向提供知识服务过渡。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够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影响力,为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机遇。通过梳理上述9所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实践,可以看出无论是依据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提供的科研数据管理内容,还是该服务实施的各流程;无论是高校提供科研数据管理的前期准备,还是为科研人员提供的数据管理培训服务,都需要图书馆的主导与推动。图1依据以上内容,归纳出以图书馆为枢纽的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合作模式。高校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前期准备阶段,图书馆依据政府及资助机构的政策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科研人员的服务需求,协助高校领导层制定适用于本校的科研管理服务政策。例如2011年爱丁堡大学制定了《爱丁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2014年复旦大学制定《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条例》等。制定了高校一级的相关政策后,需组建专业的科研数据管理团队,保证服务的顺利实施。科研数据支持部门,协助落实校内科研政策,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信息技术部门能够在数据存储、数据共享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而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面更加了解各基金资助机构的政策要求,为校内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另一方面掌握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相关数据,可以协助完善高校科研数据,同时可以协助图书馆为数据引用及共享提供建议。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其服务团队除高校领导层、图书馆以外,还包括图书情报研究院、信息中心等部门,先后推出数据银行服务、IDEALS机构知识库服务等。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既是科研数据的提供者也是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受众。科研人员需要按要求提供科研数据,提出科研数据管理需求,可以通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妥善保存现有的科研数据,学习制定数据管理计划,甚至共享科研数据。无论是科研人员提出科研管理需求,还是科研人员提交科研数据,其对接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例如,2012年埃默里大学通过对本校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他们关于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及数据管理培训的迫切需求,同年该校成立服务团队,积极提供相应服务。

4图书馆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既是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也在校内合作模式中承担枢纽功能,是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的引领者[27]。图书馆在该服务中承担了多项职责,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1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的参与制定者

政府及科研资助机构是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其相关政策要求是高校提供该服务的重要驱动因素。国外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是依据政府及科研资助机构等政策要求,结合本校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尽管我国出台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但并没有制定相应的细则,未形成整体政策环境。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大数据驱动、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在结合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并参与本校制定数据收集、元数据建设、数据管理规范等相关政策,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制定本馆战略规划中,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作为发展目标之一,与其他业务协同推进。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等提供的服务还包括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的获取以及人才培养等。北京大学图书馆在2014—2018行动计划概要中提出提供科研数据支持服务,2015年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上线。复旦大学各学科院系和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数据中心合作制定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条例》。

4.2多部门合作的协调者

据图1所示,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内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中,高校领导层、科研支持部门、科研人员以及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而图书馆的枢纽功能则是将这些利益相关者串联起来、形成合作模式的关键。图书馆需要协同这些部门和人员,一方面收集科研人员的需求,反馈到相关部门,及时调整相关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将相关政策、平台使用指南等以培训、咨询等方式传达给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保证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良性循环。例如,“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管理科学数据中心、北京大学科研部、北京大学社科部联合主办推出的。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协同高校内部的相关部门承担枢纽功能外,还需要向其他高校甚至是国外高校学习交流。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高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以合作的方式促进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如2014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图书馆成立了中国高校研究数据管理推进工作组。除此之外,国内高校应加强与国外相关高校的交流,主动融入国际科研数据管理组织,探讨以合作的方式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28]。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的DataverseNetwork系统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Data⁃verse的国际化和新功能的开发。

4.3多样化教育培训的提供者

图书馆是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窗口部门。其传统服务中的书刊借阅、资源获取、读者咨询等项目已提供较多与科研人员接触交流的机会,同时图书馆也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培训经验。调研的9所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①协助制定科研数据管理计划,例如伊利诺伊香槟分校设计了DMPTool,帮助科研人员在命名数据集、版本控制、文件格式和描述性元数据方面提供建议;②搭建科研数据管理平台,“北京大学开放数据平台”“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武汉大学——高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都离不开该校图书馆的推动与运营;③开展数据管理素养培训,例如爱丁堡大学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的教育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MANTRA在线自定进度教程、5人面对面的课程或研讨会、为期5周的MOOC,甚至是依据需求定制培训课程;④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例如,爱丁堡大学提供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鼓励科研人员直接与科研数据服务人员联系,讨论具体的需求。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科研数据管理相关政策、管理平台使用指南以及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设计开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可以通过线上教程的形式,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概念,如数据规划、共享传播、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安全性等,对于有明确需求的科研人员,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培训课程。同时设立科研数据管理咨询岗,负责收集、回答科研人员的相关问题,并将共性问题的答复内容制作成培训内容。

4.4嵌入式科研工作的参与者

从前期政策、数据管理计划的制定,到数据的收集、存档、保存、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图书馆的服务几乎覆盖了科研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图书馆嵌入式参与科研工作,可以促进科研数据管理方案的推进。政策及数据管理计划制定的相关内容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在数据的收集、存档方面,图书馆可以协助科研人员规范元数据标准,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组织,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此外,图书馆需要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选择搭建合适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为数据的组织、保存及再利用提供服务平台[29]。而嵌入式地参与一方面有利于图书馆深入、准确地了解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调整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熟悉相关政策要求,高效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高科研效率,提升科研产出。例如:2011年普渡大学成立研究仓储工作组,并于2012年开发了数据共享平台,图书馆在数据保存、制定永久标识符及元数据规范等方面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图书馆主页的聊天工具及电子邮箱为科研人员提供咨询服务[30]。

5结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既要提供相应的数据管理服务,又要在校内利益相关部门中承担协调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然而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适逢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制定时期,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本校、本馆特点,完善规划内容,明晰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

作者:章惠娟 金洁琴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