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市场营销研究

时间:2022-03-05 03:04:36

导语:蔬菜产业市场营销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蔬菜产业市场营销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阐述,提出云南省蔬菜产业面临着品种结构不优化,特色不突出,信息不流通,价格波动大,销售渠道不稳定,供销规模单一,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市场营销等理论下,构建云南省蔬菜产业模型,从而根据营销理论提出改善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营销;云南省;蔬菜产业

一、引言

蔬菜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产业的领军产业,是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云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西菜东调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夏秋补淡和外销出口蔬菜基地,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菜园子。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不少研究学者在蔬菜产业竞争力、组织模式和组织效率以及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苏国贤[[]](2005)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比较优势对山西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山西省蔬菜产业的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组合,并进一步提出产业优化的建议,从而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吕美晔等(2008)对四种不同的蔬菜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我国现阶段蔬菜产业现阶段的组织模式主要采取契约式组织链接模式,而产权式的组织模式不再经常使用。郭少伟[[]](2012)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蔬菜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组织模式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建议。张喜才等(2011)通过对山东、北京蔬菜流通各环节的调研,归纳出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传导模式以及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其原因,提出“五多五少”的长效调控机制。李桂芹、王丽(2012)通过对蔬菜生产、批发、零售价格的同期相关系数分析以及价格之间的影响系数,提出提高我国菜农组织化水平。虽然学界对蔬菜产业的竞争力、组织模式以及价格作出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以个案的形式研究比较多,多区域型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本文将基于市场营销理论探讨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种植生产蔬菜的“风水宝地”,这也为云南省蔬菜种子的培育创造了条件。目前,云南省可以用气候条件种植一年四季的时令蔬菜,整合各类资源要素。2016年,云南省蔬菜产业总产量达到1968.61万吨,人均蔬菜产量达到413千克/人,农业总产值达到3633.12亿元。云南蔬菜销往全国36个大中城市,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量达135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67.8万吨,出口创汇达8.25亿美元,占云南农产品出口额的近五分之一,需求量巨大。以下为云南省蔬菜产业种植面积、产量、总产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图。(见图一、图二)(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卖菜难”、“买菜贵”“菜贱伤农”等问题的出现,云南省蔬菜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云南省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品种结构不优化,质量不佳,特色不突出。目前,云南省蔬菜产业中大宗菜、中低档菜比较多,而精品菜和特色菜比较少,品种结构不优化。虽然云南省蔬菜产业有很多优良品种,但是它们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没有把资源优势化为品牌的优势,特色不明显。蔬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于易腐产品。云南省蔬菜产业流通成本太高,冷藏、冷链和物流设施薄弱,对于蔬菜质量的保证存在欠缺,对于消费者,他们就会抱怨市场没有新鲜的蔬菜和高质量的蔬菜。2.信息不流通,价格波动大,农户没有定价权。蔬菜是一种时鲜产品,而且易腐烂,运输距离比较短,价格变动幅度大,供求矛盾转化快,加大了市场风险。如图所示为云南省蔬菜产业零售价格指数变动。对于种植蔬菜的农户来说,他们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就不能使市场蔬菜达到供需平衡,从而也就不能对蔬菜价格的发展趋势进行精确的预测;同时,农户不能和批发市场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在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批发市场会提高蔬菜价格,而农户却不知情,缺少定价权,从而对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入不敷出,影响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见图三)3.销售渠道不稳定,供销规模单一。在云南省蔬菜产业中,大多数农户、企业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销售产品,在考虑成本和市场行情下进行定价销售,交易的随意性比较大,签订诚信合同的比较少,销售渠道不稳定。虽然云南省蔬菜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规模比较单一,受生产观念、生产体制的影响,生产管理水平和机制有待改善。4.宣传方式不到位,促销力度不够。蔬菜产业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在蔬菜产业出现滞销的情况时,促销的方式不正确会加剧产品的进一步积压,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云南省蔬菜的促销方式比较单一,宣传不到位,销售网点少,促销环节薄弱,大大减弱了滞销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三、基于市场营销下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框架

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归根究底就是提高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在蔬菜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各环节的联系,促进产业发展。在了解云南蔬菜产业的情况下,基于市场营销理论,构建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框架。(见图四)

四、基于市场营销下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内容

(一)产品策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品牌战略,标准化管理。1.产业结构调整。云南省应该着力促进蔬菜产业的产业化、专业化,着重发展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区域优势。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引进在某个季节稀缺的蔬菜或者进行无公害蔬菜的培育,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发展品牌战略。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企业,所以应该进行品牌战略,把自己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保障高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包装,加大宣传,建立品牌形象,同时要进行品牌的自主研发科技水平,促进云南蔬菜走出去。3.标准化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质量也是蔬菜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对于云南省来说,提高质量首要的就是发展无公害的蔬菜。在保证环境优越的前提下,加大对种子和化肥的检查力度,在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建立统一的质量检查标准,对蔬菜进行标准化管理;根据不同的生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蔬菜监管系统,从而保证蔬菜的质量。(二)价格策略:加强产业信息流通,完善利益机制。1.加强产业信息流通。信息流通不及时是造成蔬菜产业价格上下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强产业链的信息流,加强蔬菜产业在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三个环节的信息流通,加强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管理的培训和对基础设施的配备,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了解蔬菜的各种信息,从而在蔬菜种植以及销售过程中更加标准化和合理化。2.完善利益机制。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蔬菜产业链中的农户、批发商以及加工企业三方之间的利益机制进行合适的分配。公司和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进行合同签订,也可以进行订单或者是农户入股的的方式进行利益的分配,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以进行“公司+中介+农户”的模式,引导企业和农户的供销关系,对蔬菜产业进行统一管理、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效益。(三)渠道策略:完善流通环节,优化产业链管理。1.完善流通环节。进一步提升云南省蔬菜批发市场的功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各种形式的蔬菜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大型超市、蔬菜市场在流通中的纽带作用,减少流通环节,促进蔬菜的经济效益。建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把蔬菜产业链的配送直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集中精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2.优化产业链管理水平。优化云南省蔬菜产业链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蔬菜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注重蔬菜产业链横纵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强蔬菜产业链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提高蔬菜深加工的能力,致力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蔬菜产业链方向。(四)促销策略:加强销售,维护客户关系。1.加强销售。蔬菜产业在市场上有很多的供应商和不同的品种类型,竞争比较激烈,为了在蔬菜行业站住脚跟,就要加强产品的销售,改变单一的促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同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促销,组建专业的销售团队,发掘潜在的客户,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2.维护客户关系。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维持好与客户的关系,特别是在完全竞争的蔬菜产业。对于老客户,要时常拜访,掌握他们的需求信息,建立诚信的合作关系,在没有达到合同要求时,要对客户进行相应的赔偿,使利益分配达到公平。

五、总结

通过对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云南省蔬菜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了提高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基于市场营销理论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标准化管理,完善利益机制以及加强流通渠道等措施进行改善蔬菜产业。为了“云菜”更好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它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打造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蔬菜品牌,促进云南省蔬菜产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5)

[2]张喜才,张利庠,张屹楠.我国蔬菜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山东、北京的调研[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5)

[3]李桂芹,王丽丽.蔬菜全产业链价格传递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

[4]刘广生,陈强,韩书爱,等.基于4Ps理论的山东省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6)

作者:赵佳佳 起建凌 孙海清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