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模式生产管理方式
时间:2022-11-16 10:21:10
导语:拉动模式生产管理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A公司订单主要有批量大规模定制和多品种、小批量订单两种模式,其中大规模定制产品约占80%,多品种、小批量订单约占20%。两种订单均呈现客户要货紧急的特点,为满足客户要求,抢抓市场机遇,要求生产配套快速响应。为提升运营能力,要加快存货周转率,解决好“市场”和“生产”两个现场的问题。
1创新亮点
①围绕价值链流动增值,从供应链开始寻找改进空间,实现浪费最小,价值最大化,协同供应商进行改善,实现供应链协同。②以需求拉动为核心,实施计划管理与物料控制。③用精益库存管理方式控制原材料库存。
2主要做法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信息的利用多表现为订货驱动的供应形式,对于供应商来说,得到的仅仅是顾客如生产商的订货信息反之亦然,而不知道其他有关信息。这种缺乏信息共享,也更无从实现合作的供需方式,难以主动、准确地了解市场,也难以有效地计划和组织经营生产。A公司从内部突破,外部寻找机遇。A公司有221家供应商,具备战略合作意向的供应商33家。通过快速反应,供应链可以保持甚至扩大市场份额,在快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获利。目前A公司附近已有配套供应商22家,外协加工商7家,通过资源引进,外地供应商在A公司附近设厂2家。信息共享是达到协同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建立信息协同的信息广度和信息深度,形成信息共享的协同模型。主要做法如下:
2.1围绕价值链流动增值,推进精益管理
A公司精益管理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流转为切入点,以“订单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推广、价值链延伸、体系构建、持续变革”为推进路线,将公司“坚持改善与创新,稳定前进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围绕由供应商、外协加工商、制造商、客户构成的价值链主体,以质量、安全、效率、能力、改善五大类精益绩效为导向,充分利用价值流分析、看板、标准作业、IE改善等先进管理工具,系统化、模块化推进,实现客户需求拉动的同步化生产,促使价值链“增值”并快速流动,开创性构建具有A公司特色的生产模式,以价值链协同为导向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2.2改变采购战略,构建新的采购系统
为响应A公司提出的“稳定的质量,快速的交付”,A公司及时调整采购战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注重早期参与、注重供应商的关系发展、致力于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致力于采购信息平台(SAP系统、电工装备制造交易平台、MES系统)的构建、采购的角色由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
2.2.1早期参与机制一方面采购早期参与主要包括五个内容:新技术、新材料、新货源、价格的趋势以及供应市场的竞争形态。凭借这些内容,提供给研发人员更多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业务需求确认:采购在日常业务需求确认中的早期参与,就是指合同管理部门接到需求或者提出需求之后,要同时传递给采购与生产部门。
2.2.2早期参与的具体形式
一方面供应商早期参与到新产品设计中来(如计量方案,壳体设计等),供应商对于供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更加敏感,为后续长期合作和实现持续配套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需求确认的时候,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同步参与到日常需求的确认之中,以实现更加无缝的合作,有利于缩短采购周期,还可以降低供应商的库存。外协加工商早期参与的形式是直接参与到A公司计划双周排产会议中,直接获取他们需要的相关信息,转化为外协加工商的内部生产信息。
2.2.3供应商的关系发展
供应商的选择、认可、评估与激励都规范化,制度化。依照“评估是手段,目的是改善”的原则,进行供应商绩效改善的方法有四种:①建立供应商的绩效指标;②鼓励供应商早期参与;③加强对供应商的沟通与反馈,尤其是供应商参加例会;④实施供应商改善项目。
2.2.4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先进的采购系统致力于将采购组织培养成专业与专家队伍,这既涉及采购组织的整体设计,也包括了采购组织的内部分工,以及采购人员的能力建设。
2.2.5致力于采购信息平台的构建
先进的采购系统还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建设相匹配的信息系统,以利于电子采购的实现。A公司目前使用的SAP系统、MES系统实现了订单实时传递,加快了信息流动。
2.2.6采购的角色由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结合A公司
“四统一”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家都从事后参与转变到事前参与,采购中的质量控制,降本等要求,都需要采购主动参与到产品前期阶段,为了鼓励决策前移和业务需求确认争取到更多的前置期,A公司形成了一系列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从外部环境促使大家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
2.3以需求拉动为核心,实施计划管理与物料控制
2.3.1以市场为源头的拉式生产系统
A公司坚持以市场为源动力的工作原则,加快“市场”和“生产”两个现场建设,逐步建立以运营为主体,市场为源动力,技术为驱动力的一体化组织运行体系。A公司采取由合同管理部门传递市场四周发货需求,市场需求由内部生产计划转为四周排产。生产计划只下给最后一道工序总装,由总装向前工序领取装配需要的零部件并要求“需要什么取什么”,“何时需要何时取”,“需要多少取多少”,一直上溯到原材料的供应部门,从而真正实现了按需生产。A公司定期实施价值流改善,对产品从计划、制造到满足客户的整个过程的物流及信息流进行分析,识别存在于整个价值流中的浪费,寻找改善机会,结合公司战略目标,确定公司生产运营价值流图改善方案及行动计划,以装配为定拍工序,以“看板”(后工序向前工序传递生产信息)为拉动工具,对供应商、外协加工商、总装车间等全流程的拉动生产。
2.3.2以需求拉动为导向,实施面向内部客户的精益物流配送
推进实施面向内部客户的准时化物流配送,一是从装配工作中心的角度优化数据管理,细化包括物料相关信息和配送路径信息并导入MES系统。二是实施以装配工作中心为核心的精益物流配送组织,通过呼叫补料系统以AGV智能配送小车,利用看板、物流箱等拉动工具,实现需求拉动的成套循环配送,全程实行二维码管理,实现单据,物料的电子化管理。三是创新以内部物流中心作为“第三方物流”,按照JIT模式将物料配送至生产线,实现总装车间、外协车间与供应商协同的供应链库存管理,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
2.3.3引用精益生产的方法来控制在制库存
“拉式生产”方式大幅减少车间各工序原材料库存,每个工序节点都是按照后道工序需要生产。由于JIT从某一点倒排计划,且各工序间密切相关,保证了在制品库存水平低,需求与生产一致,使工序间问题反应敏感,有利于现场的改善。
2.3.4用精益库存管理方式控制原材料库存
A公司将“拉式生产方式”延伸到部分供应商,对于总装物料采取“准时化(JIT)”。对于路途较远,制造周期较长的器件,采用“寄售”,部分通用件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由供应商来为客户管理库存,为客户制定库存策略和补货计划。A公司的库存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库存精细化管理。
3结果评析
以客户需求为拉动,实施计划和物料按节拍控制和管理的模式,使配套率由原来73%提升到90%以上。通过精益的库存管理方式和拉动的模式,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和成品库存降低40%左右,原材料库存周转速度加快一倍,提升了A公司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优化了整个价值链流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徐伟.面向拉动式生产模式的MES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作者:徐晓娜 吴玉跃 杨泽宇 孙宾 单位: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预决算管理制度建设思考
- 下一篇: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