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提升
时间:2022-05-06 09:24:29
导语: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铁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实力的象征。为了充分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需要充分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机械设备;设备利用率
1案例介绍
某电气化施工企业内使用的设备价值估计达到了2亿元,并且年生产任务可以达到38亿元以上,设备的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共有300多人。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随着施工领域的变化,一些专用的设备使用范围变小,出现了闲置的情况,设备重使用轻保养的情况持续存在。不仅导致设备损坏速度加快,同时也影响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年限,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和设备利用率是企业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目前机械设备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2.1施工现场与管理体制脱离
管理部门一般都是在后方,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需要亲力亲为,长期驻扎在现场,所以一般管理部门都很难掌控现场。项目部掌握着整个项目的管理权,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都是服从项目部的安排,但是项目部的管理都是非专业人员不了解机械的具体保养制度、管理规则、行车规则或者是设备的安全使用标准,所以指挥过程可能出现违章现象,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设备保养维修无人监管,甚至有一些项目中人员兼职多重岗位,不能保证充足的时间休息,出现安全隐患,后方部门单一负责任务,缺乏有效监管,设备机械工况下降,也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
2.2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自动化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也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联合作业设备和新型综合的设备,比如导线架线机械设备、接触网设备以及立杆吊车等。由于都是新型设备,原有的工作人员不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同时也未能对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缺乏相关的操作经验;部分企业花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高科技设备,却以工期紧任务重为借口,没有安排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造成高新机械设备没有得到良好的操作保养和管理,因操作不当可能带来设备的安全隐患,没有真正发挥高新设备的功能。
2.3保养设备与使用脱钩
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定人定机,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保养和操作,若设备需要维修时由专业人员来进行维修[1]。日常工作中虽然有设备的保养记录,但是保养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设备经常会出现烧瓦的事故。出现问题后维修人员并不了解设备平时的运转状况,只能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甚至为了图省事方便,随意更换配件,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一旦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还会互相推卸,不负责任。部分项目负责人只关注产值和进度,不按照正常计划实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甚至为了赶进度抢工期,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或者是带故障工作,正常的保养和大修得不到保证,因此造成了机械设备的加快老化和磨损,发生故障时就可能是重大事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机械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
3.1资金物化利益最大化
机械设备其实就相当于固定的资本,也就是资本金的一种实物体现。若使资本金物化后达到最大的效益,应该注意以下内容。制定严格、周密、使用性强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投入后效益、投入后回收和设备投入的多少几个方面进行,正常运转后主要靠提升机械使用率、强化生产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加强管理和采用相应的手段,尽量减少机械的耗损,恢复和保持设备的正常功能,禁止发生不必要的减值和耗损,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证机械的完整。在资本投入方面要特别注意3点:第一点就是选购设备的过程中要慎重,有合理科学的依据,采购时必须注意设备零件购买的通用性和难易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必须注意设备的长期使用性,资金投入必须提前考虑好,购买具有相应价值的设备。第二点还要注意设备的价值和资金关系。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收集统计记录工作,主要包括维修工作量、电量消耗、配件消耗、油料消耗、完成工作量和运行台班等,一段时间后对统计记录得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如果分析的结果显示正常运转的成本比正常水平高,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置或者是改造,设备的运行费用最小,资金投入效益才会达到最大化。第三点,制定使用性较强的有偿使用制度,即使是在企业里如果要使用设备也必须遵守管理制度,计算停工时间内的耗损费用,根据成本的比例模式来管理,只要是设备被占有就要计算成本,这样不但强化了设备的资金成本核算,还能够有效增加设备的使用率。
3.2重视维修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近年来受到市场化的冲击,企业更加重视产值,而往往忽略了机械设备管理,特别是对维修和操作人员的放松,维修人员和具体的操作人员在操作水平以及数量方面都会都所降低,维修水平下降,缺乏必要的责任心,所以设备机械常常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导致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者是磨损消耗大大增加。所以对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加强其业务水平和责任心,为设备的良好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另外要制定严格的奖优罚劣制度,将设备的修、养、用、管各个环节与人员的利、权、责互相结合,如果工作人员工效高、技术精、保养勤、维护好,则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精益求精,以后能够做得更好;如果工作人员时常出现故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的损坏,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并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3.3通过合理重组和流动、优化配置、分级租赁等形式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和提高完好率,可以通过合理重组和流动、优化配置、分级租赁几个形式来完成。首先对企业内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登记,然后对每一台进行经济价值的评价,分成淘汰、一般、良和优几个等级,根据现行的市场对设备标定出租赁价格,而不是原有的只按照购置价和机型来定租赁价;其次对已经落后的设备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经济分析,如果设备还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则进行改造,合理使用现有的资源,如果没有必要再改造,则丢弃[3];如果在公司里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同时又没有更多的经历去维修保养的设备可以转让;对于设备单价比较高同时不确定后续是否频繁使用的机械,可以有计划的购买。
3.4规范作业程序、制定相应的制度
首先机械设备的配置方面要优化处理,同时做到经济化。施工组织时根据施工节点、工期和工程量大小来明确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和出场时间。同时根据项目本身具有的型号、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目前的市场情况等,根据设备的租赁情况和机型选择进行经济资本计算,制定多个方案然后选择最优,满足设备使用和工程进度相协调的目的[4]。设备进场后尽量做到布局合理,设备能够一次到达工作的位置,尽量减少移动次数。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监理考核程序、核算程序、台车核算程序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对维护操作人员、技术专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制定好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保证规范化作业。制定维修操作技术规范和标准,按要求进行作业;不同的设备机型制定不同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流程进行作业,杜绝违规操作现象。
4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设备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常见的问题,根据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建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提升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为前提开展管理,就可以达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牛志岗 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涛.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J].建筑机械化,2011(1):85-86.
[2]斯意舒.建筑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3]马武卫.铁路装卸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4(6):52-55.
[4]梁伟.铁路建设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3(2):113-114.
- 上一篇:物流设备管理和维护方式研究
- 下一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