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06-09 10:02:07
导语: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医疗保险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依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员工总体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而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激励机制的运用是管理目标实现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就围绕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激励机制的运用开展研究论述,先对激励机制运用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再对激励机制有效的运用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医保事业单位
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一)实现单位员工与单位事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运用能够对单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实际效益产生明显的影响。员工在工作当中的表现与其能够在工作中获得的回报效益直接挂钩,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有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与需求,激励机制的设立与运行,能够很好的满足单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员工的工作实效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科学的激励,员工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的工作会更好的按照单位的发展要求而开展,从而实现单位员工与单位职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员工的工作贡献作用力与单位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让单位的运营发展进一步加快。
(二)激发员工工作动力促进员工更多潜能的发挥
在人力资源管理期间,运用的激励机制与手段,都是为了优化员工的工作。在激励机制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将单位的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激励机制中奖励范围的设定需要综合考量单位的实际经营效益水平。所有激励机制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单位员工对于工作环境条件的需求,调动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多的“热量”,实现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效果,同时促进员工更多潜能的发挥,增强员工工作发展的专注力,让员工在工作当中实现自我价值,做出更多的贡献,让员工的优势专长充分的发挥。
(三)全面强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凝聚力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内部管理结构,单位员工资源工作运行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保持是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疗保险事业单位内部包含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的工作之间需要建立关联关系,保持部门工作之间的协调运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平台,也为员工提供了工作动力,使各个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协作意识和效果得到了改善,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协作运用更加顺畅,对于单位发展的信任感会增强,从而全面强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凝聚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有效运用策略分析
在寿光市医保局的医保业务能力提升专题会议当中,会议领导人针对医疗各项工作的不足与强化重点、优化,有了详细的要求说明,对各项工作部署也有了规划。想要切实实现2021年医保局业务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有效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一)明确员工真实需求,采取针对性激励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是将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来实现对员工的鼓励,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进取性,促进员工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开拓创新。因而在实际激励机制运用期间需要明确员工的真实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下面进行具体说明:1、针对基层员工的激励措施运用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物质需求更加浓烈,基层员工对于在工作中能够短时间获得的回报效益更加注重,比如实际获得的工资金额。并且基层员工期望通过工作来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包括住房、工作稳定感等方面。在针对基层员工的激励措施运用方方面,可以对员工的基本工资预计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员工的岗位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为员工并预设工资上升的空间;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可以对基础底薪工资进行合理的设定,让员工能够获得安全感;还可以为基层员提供住房补助策略,住房是员工除了工作之外主要的生活空间,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住房补助,满足员工的住房生活需求,能进一步拉近员工与单位的距离。2、针对管理层员工的激励措施运用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员工来说,他们对于基本的生活物质方面的需求不是那么浓烈,管理层员工自身的基本生活物质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能够满足自身生活。管理层员工的职业心理需求方面是比较明显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期望自己的管理职能范围得到扩大,拥有更多的实际管理权,对名利方面的需求度较高。因而,针对管理层员工的激励措施运用,要着重从管理职权的扩大提升入手,根据不同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晋升激励机制,让管理层人员能够通过更好的工作晋升管理级别,获得更多的管理权。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管理职能扩大对应的管理责任也更大,通过名利权利的激励,促进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提升。3、针对技术型人才的激励措施运用现代医疗保险事业中心的科技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各项医保工作的开展更多依靠现代科技技术和设备来实现,因而近些年医保事业单位吸纳了更多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也是医保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骨干力量,针对技术型人才的激励非常重要。技术型人才的激励措施需要建立在保障其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技术人才对于技术工作环境与条件的提供更为关注,薪资水平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技术人才对于新兴技术研究是否符合兴趣、提供的技术研发环境条件是否充分等方面的需求较为明显。基于此,可以采取精神激励的模式,设置技术培训激励、技术岗位晋升等激励措施,强化其技术水平的同时,推动技术员工工作热情的提升。
(二)根据单位岗位特点,合理设定员工薪资体系
1、相同岗位的薪资发放原则要保持统一医疗事业单位的岗位较多,对于相同岗位的薪资发放体系要遵循统一的原则,根据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与特点设定合理的薪资发放规范标准。对同一岗位设定合理的基本薪资结构,包括基础薪资、绩效薪资与薪资补助等。同时员工薪资的发放水平要与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贡献成正比,这样才能发挥激励作用,员工在工作中做出多少贡献就能获得多少薪资回报,这样员工的工作动力才能更充足,薪资发放体系的运行才更能保证公平性。对应的基础薪资、绩效薪资与薪资补助结构占比,要将基础薪资占比调小,让其他灵活的薪资结构占比增大,进一步强化员工工作动力。2、保证员工薪资设定的公平性员工薪资体系的设定一定要保证公平性,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种类较多,不同的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性质等都存在差异,员工薪资的设定要根据岗位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设定,才能保证员工薪资的公平性。不同级别的岗位在单位工作发展当中提供的贡献大小不同,相比较来说管理层员工与技术型人才的贡献比例较大。因而就要根据单位员工岗位级别,分别设定薪资标准,将员工岗位贡献创造的收益与员工的收益进行关联,将员工的工作实效与员工的薪资水平进行关联。在具体设置薪资标准时,对于管理人员与技术型人才的薪资待遇要有一定的优待,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才的心理平衡。而对于在岗位当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进行额外的补助与奖励,实现全体单位员工薪资的公平获取。3、采取绩效形式的薪资体系建设绩效形式的薪资体系建设是单位员工与企业建立长期发展关系的重要途径,绩效薪资体系也是现代新型薪资管理的重要结构,医疗保险事业属于服务型工作,各项医疗工作都是针对医保人民开展相应的服务,通过绩效薪资体系的实施,让员工在工作当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拓更多的医疗保险客户,为医保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收提供更多的助力。将绩效薪资结构的比重增多,激励员工工作能动性,改变传统只赚基本工资的思想,通过高质量的开展医保工作创造更多的收益,提升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绩效薪资,让员工的薪资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才能有效的促进员工价值贡献量的提升。
(三)科学设定单位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强化用人机制优质性
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员工考核活动是对员工工作实效情况了解的主要途径,通过考核评价能够明确员工工作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改善调整,进而实现员工工作质量的提升。在考核工作开展期间,过程激励措施必不可少,员工在经过长时间工作之后,会产生倦怠期,需要通过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工作的活力,让员工能够长期保持工作激情。根据单位岗位情况,科学设定单位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对员工短期与长期工作的动态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尤其是对工作规范性、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与效率等内容进行综合信息收集管理,作为员工工作考核评价的依据,而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员工晋升、奖励获取、薪资提升的依据。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的设定,需要注重人性化原则,建立公平民主的考核竞争平台,让员工用工作质量与业绩来说话,获得相应的激励奖励。另外,激励考核当中员工竞争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岗位竞争能够适当增加员工工作压力,运用激励措施帮助员工将压力转化成动力,从而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除了通过运用激励考核机制之外,想要强化用人机制,还可以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来实现,定期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员工的不断自我提升,落实人性化的激励策略,并结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来促进激励措施有效性的发挥。
三、结束语
如今医疗保险事业在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医疗保险事业单位中心就必须要按照2021年医疗保障工作总体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科学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激励作用,促进单位员工工作能效的提升,实现在新的一年中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作家.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233.
[2]王慧.关于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的思考[J].经济师,2020(05):250-251.
[3]郑成顺.关于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认识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9(17):38-39.
[4]潘穗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8(12):97-99.
作者:刘艳玲 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
- 上一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
- 下一篇:医保基金会计核算在基金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