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时间:2022-10-06 03:39:53
导语: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仍存在固本守旧思想,导致激励机制根本无法发挥其优势作用,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节奏,最终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组织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晋升激励的优化对策及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物质激励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众多管理因素中,人力资源最活跃、最积极。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对象是人,为了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效率,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实现职工的个人价值,还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岗位薪酬组合方式,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1优化组织目标激励
对于职工而言,组织目标具有宏观层面的指导作用,明确组织目标,可以和职工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仍缺乏组织目标,并不重视组织目标由上到下的贯通作用和落实成效,正因为组织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很多职工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不强,同时,还会反作用于组织,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优化组织目标激励作用。1.1明确组织目标。组织目标就像是一张“列车时刻表”,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是组织和职工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开展各类组织活动的重要载体。明确组织目标,才能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才能针对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下一步发展建议,并朝着目标继续努力。1.2明确职工岗位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制定并明确各部门的岗位目标,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每一个职工都应该细化自己的目标体系,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换言之,目标管理就是让组织内的领导层和职工队伍都参与到制定目标和目标执行中,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自我管理,并根据组织目标要求,明确每名职工的岗位目标,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充分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协调性。
2优化物质激励
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重视职工的物质需求,优化物质激励作用。物质激励是指物质手段,如奖金、福利奖品等,使职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进而调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物质激励是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2.1合理调整薪酬体系,增加货币类津贴。对于职工来讲,薪资福利和物质奖励极为重要。针对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弊端,如果绩效福利流于形式、工资待遇低,很可能导致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会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热情。基于此,应综合岗位类别和薪资标准,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随着工龄的增加,同一类型岗位的薪资标准也随之提高,或以教育程度、职业资格为依据按规定提升,例如设置学历津贴,针对高学历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或者增加职称津贴补助金额,鼓励职工增加自身专业素质,根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设置不同的津贴补助层次。2.2完善工资总额管理,扩大分配自主性。工资总额管理应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尽可能实现管理方式多样化,提升职工人均工资。应按照总量控制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发放职工工资,针对一些特殊岗位、关键岗位,在工资方面予以倾斜,将工作分配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现,达到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力的目的。2.3实行岗位测评制度,科学合理制定薪酬。岗位测评的依据为岗位类别、岗位内容及岗位级别。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确定岗位工资。针对普通岗位,要给予适当、合理的薪酬;针对关键岗位、高层岗位,要给予相对较高的薪酬,设立一个阶梯式的岗位薪酬制度。此外,结合岗位设置情况,在物质奖励和津贴福利方面,同样设置阶梯式层次,尤其是针对那些表现突出、具有重大贡献的先进职工,要给予较高物质奖励,不得采用平均主义,影响职工的工作热情。
3优化精神激励
3.1坚持内外兼顾、正负结合的激励方式。内在激励与职工内心感受息息相连,例如单位的认可、同事的认可、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就等。对于未来工作来讲,内在激励的效果更长久,具有一定延伸性,能够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外在激励如升职机会、荣誉称号等,也会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这些都属于正面的激励作用,不仅能够肯定职工的价值,给予职工充分信任,还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3.2营造激励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重视激励文化的营造,注重人文关怀。首先,要从制度上完善管理方式,善用先进典型事迹,正确宣传先进职工,形成榜样效应,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激励文化的引领作用。其次,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活动,不断激励职工,提升职工整体素质。3.3完善和创新培训制度。培训是提升职工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内容。在精神激励中,同样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培训制度。培训预期效果和目的不同,采用的培训方式也会有差异,常见的培训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讲座会议、外派学习等。培训方式由培训目标与内容决定。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在培训选择中,要善于吸取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善于引进高校及行业专家人员提升培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职工的专业素质。
4优化晋升激励制度
很大程度上,晋升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成为了评价激励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重视晋升激励,层层把关,完善考核制度,拓宽晋升渠道。4.1完善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并非一个简单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具备全面、相互联系的发展体系。优化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要积极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管控系统的优势作用,以考勤、考试、考绩为主要内容,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4.2拓宽晋升渠道。当职工达到或满足一定条件后,晋升制度是职工获取晋升资格的一个通道。根据岗位不同,晋升标准存在很大差异性。对于大部分职工来讲,职业生涯都停留在中下层职位,即便是一些职工达到一定级别后,也会存在长期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龄,仍在一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进一步拓宽职工的晋升渠道,力争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都拥有晋升机会,而非在一个岗位上默默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影响工作热情。要严格按照岗位类别细化晋升条件、内容,制定合理化的晋升标准,努力拓宽发展平台,激励职工努力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5结语
为全面提升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意识到每名职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职务不同、岗位不同,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也会有所不同;职工不同,对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职工的各类需求,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绘楠.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8):128.861
作者:侯永梅 单位:三门峡市矿业开发中心
- 上一篇:变电运维班组绩效管理探究
- 下一篇: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