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模式研究
时间:2022-01-29 03:19:16
导语: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企业的科技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能够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但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梳理和分析。一旦企业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便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这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成为带动该领域日常生产模式改进与发展的领跑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科技成果;技术标准;模式;转化
1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速率也在不断地加快。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那么其在日常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够更具优势。就现阶段而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研成为相应研究者的重点观察对象。但有关研究毕竟尚未成体系,倘若能够对相关转化模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与分析,或许能够在未来使得相应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与效率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2科技成果概述
想要使得企业科技成果能够较为顺利地转化为技术标准,首先要对科技成果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所谓的科技成果含义较为广泛,由于不同的科技成果能够起到的社会功用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从社会功用的层面来对科技成果进行划分,企业的科技成果可以被划分为基础公益类的、共性技术类的和专有技术类的科技成果。所谓基础公益类的科技成果,是服务于基础大众,符合大部分群众利益的科技成果。这一类科技成果并不具备较强烈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对大部分人民群众都能够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而共性技术,指的是在某个行业内进行多项技术联合的技术联盟,该类科技成果虽然有行业限定,但不单单属于某一个企业,它能够为所有与相关技术所关联的联盟企业提供必要的竞争优势。而专有技术类的科技成果,指的是某一个企业或个人自身所掌握的科技成果,这一类科技成果倘若需要进行技术标准转换,并不需要与其他科技成果进行合作。
3技术标准概述
在对科技成果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之后,相应研究者还应当对技术标准的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应科技成果的三个分类,技术标准也可以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共技术标准,它所对应的是基础公益类的科技成果。这一类技术标准虽然具有排他性,但是能够被大部分人免费使用,它的存在也是为了保护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这一类技术标准通常由公共权力机构来进行确定,较为常见的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第二类是联盟标准,其所对应的是共性技术科技成果,这一类科学技术的确定为的是方便联盟内部的有关企业,相比较公共技术标准而言,这一类技术标准更具排他性和竞争性。第三类是私人标准,指的是企业内部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标准,相比较联盟标准而言,这一类技术标准更具排他性和私人性。这类标准也是本文所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企业标准。
4模式研究和措施分析
企业中的科技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属于私人标准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各种各样的转换标准,也有较为丰富的转换模式。下面对有关模式和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4.1自行转换模式。自行转换模式是一种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转换模式,这种转换模式又可以视具体情况分为三种子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通过市场融资或风险投资来帮助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二种模式是使用企业自身的实力来帮助进行相应成果的转换;第三种模式是通过技术引进和后续开发来进行相应科技成果的转换。第一种模式适用于有关高新技术的拥有者想将他所拥有的科技成果转换成技术标准,从而帮助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果转换模式通常会在科研机构和专业高校中应用。相比较企业而言,科研机构和专业高校并不具备承担科技成果转换高风险的能力。因此,其通常会通过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的方式来进行相关风险的转嫁。换言之,这一种模式在现阶段的科研机构和专业高校中经常出现。第二种模式适用于自身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企业,这种企业通常已经具备了独自进行核心技术开发的能力,因此,他们可以选择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来帮助进行相应科技成果的转换。而应用第三种模式的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较强力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在探知某项技术较具开发潜力的情况下,他们会通过购买专利或联合开发的方式来进行自主的后续研发。想要在自行转换模式下,选择一种合适的模式来进行科研成果的技术标准转化,相关研究者必须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相应的市场竞争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转换模式。倘若相关研究者本身属于并没有较高风险承担能力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就并不适宜选择第二或第三种自行转换模式来进行相应科研成果的转换。倘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大,却选择第一种或第二种转换模式来进行科研成果的转换,就无法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进行有关模式的选择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够选择出较为适当的转换模式,推动相应科研成果的转换。4.2产学研合作转换模式。除了自行转换模式之外,产学研合作转换模式也是一种在企业科研成果转换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第一,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缺乏相应的科研能力,需要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和专业高效来帮助进行科研成果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仅仅是委托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帮助进行科研成果的转换,因此,在科研成果转换完成后,其标准化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均由中小型企业自行承担。第二,相关研究机构与高校以专业技术入股的方式来参与相关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校或科研机构已经以技术的方式进行了入股,那么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一切风险,便需要由中小型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双方共同承担。这种模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小型企业本身缺乏相应的科研能力,只能通过寻找合作方,即具备相应科研能力的机构来帮助进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转换。但在这一种模式中究竟选用何种方式来达成相应的技术标准转换效果,仍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企业方而言,倘若相应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风险性较小,那么便可以使用第一种转换类型来进行转换过程的委托,后期的风险和利益都与科研机构以及专业高校无关。这种方式的选用可以使得中小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而言,在进行相应转换类型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和风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转换方式。4.3高新产业园区转换模式。所谓高新产业园区转换模式指的是科研机构和企业以相对集中的方式,共同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以及经济利益的获取。这种模式的存在,能够加快科研成果向技术标准转换的速率。就目前而言,这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政府组建的高新产业园区。这一类产业园区的形成,为的是帮助地方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使得地方科研成果转换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改善。第二类是由于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之间并不存在过深的交集,因此,需要通过产业园区的搭建,使得企业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高校之间有更加方便的往来方式,使得相应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被转化为技术标准。这两种类型各有千秋,在第一种类型中,由于相关产业园区是由政府牵引搭建的,因此,其具备各类优惠政策和服务来吸引相应高校和企业入驻。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高校而言,这一类型的产业园区都更具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第二种类型中,产业园区本身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相关产业园区存在的意义是为相应中小型企业提供创新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支持。因此,对于相应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这一类产业园区能够为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较为丰厚的经济报酬。无论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转换模式,都具有其特有的优缺点。相关中小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必须按照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适当选择。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来说,科研成果向技术标准的转换,是使得有关企业实施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寻求最为合适的模式来进行相应技术标准的转换,这也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的全面进步带来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高京,王德成,李海斌,等.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发展现状与典型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85-190.
作者:雒勇 单位: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上一篇:如何提升企业科技水平思考
- 下一篇:档案信息化在档案管理的价值及地位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