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分析

时间:2022-03-02 10:16:07

导语: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分析

摘要:研发项目内审是随科技发展过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专业性内审工作。研发项目由于其具备高风险的特点,研发项目内审能帮助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完成研发项目目标,并服务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目标的作用。2018年年报根据新财务报表格式披露要求,“研发费用”需要单独列示报表项目。“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单独列示,标志着研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凸显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于研发项目内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研发项目自身显著的特点,使得研发项目内审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内审,研发项目内审即面临与传统内审所不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要求研发项目内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性能力和创新性能力。

关键词:研发项目;内审创新

内部审计设立之初主要为协助外部审计而展开,帮助收集资料、整理信息、提供账务、配合询问等辅助外部审计。伴随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企业项目经营复杂程度的加剧及审计常态化的需求,审计逐步从辅助外部审计转变为企业的自行内部审计,从内部的财务内审发展为企业的各专项内审。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审是伴随互联网科技发展孕育而生的一项专项内审。由于科技型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得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审面临其特有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独有的应对策略。

1科技型企业特点及研发项目内审中的问题

科技型企业是指以研究开发为主,以创新为目的,最终形成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特点主要为技术性强,技术迭代速度快,产品成本主要集中为人力资源成本,大量数据库应用于项目及企业内部。1.1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技术性强。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开发中。这些研发项目的技术性强,专业性强,通常非专业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及了解。即使在内审人员中有从事研究开发背景的人员,由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差异性,都无法深入了解相关产品设计、研发流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如何有效推进,面临更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要求。1.2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迭代速度快。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某社交平台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当前科技型研发项目产品的迭代速度以天为单位。对于如此之快速度迭代的研发项目产品,内审人员如何审核其效果及价值?有的研发产品可能内审人员对其评价体系都未构建好就已经被迭代或淘汰。研发项目内审数据模型的构建、模型对产品的适用性、模型的修正与内审评价追溯等都对研发项目内审的时间效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1.3人力资源成本为科技型企业主要成本。科技型企业由于其相对于传统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创新中,因而科技型企业其核心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成本——研发人员成本中。根据2017年调查报告:科技型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平均占比在40%。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作为高度人为创造性项目,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高达70%左右。这就使得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的内审工作有极大一部分为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的审核。要量化审核这些工作绩效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要求,还需要更多的人事管理要求。1.4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部数据量大。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在企业内部充分利于其自身的优势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不仅仅是研发部内部有数据库,财务部、产品部、设计部,甚至职能行政部、人事部都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有的各自独立,有的相互联系运行,以支撑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完成。同时,在科技型企业中各分公司、各子公司间还有相关数据库进行联系,这些横纵交错的数据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进行内审前评估、内审中查询、内审后分析都成为研发项目内审有效推进的关键。

2科技型技术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应对的策略

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对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发项目内审是一项风险的管控,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创新。研发项目内审针对技术性、专业性的要求;针对时间效率的要求;针对人事管理的要求;针对大数据库的使用等都创新性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一方面基于长期的研发项目内审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基于对未来研发项目内审发展的判断与分析。这些策略的提出不仅对内审的概念、方式、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更是将研发项目内审中问题的解决作为提升企业内审能力的一次机遇。2.1研发项目内审建立专业技能,构筑跨界优势。在研发项目内审成员中参与者不仅仅是有专业的财务背景人员,还应有具备专业的技术背景人员;不仅仅有常备的内审人员,还应有根据项目专业性、阶段性不同相应项目专业背景的临时内审人员的参与和补充,弥补内审专业性短板,构筑研发项目内审强大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对于常备内审人员,我们提出要求,具备两个及以上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成为研发项目内审人员,并在长期的内审工作中不断完善与提升其在研发项目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能力,从而构筑内审工作的跨界优势。在内审队伍的培养与培训过程中,我们强化审计人员对技术原理的培训,技术人员对审计原理的培训,交叉学习,相互理解基础逻辑。事实证明,更专业的研发项目内审队伍基础,使内审人员不仅增强了自信,而且能够更加务实有效地完成内审任务,提出更有利于企业创造或增加价值的可行性内审报告。2.2研发项目内审框架要建立顶层视野,系统思维。由于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的迭代速度太快,对于产品、技术的内审要建立顶层视野。结合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评价标准、审计资源、审计方案并下达审计通知。既要考虑研发产品迭代因素,又要兼顾迭代对于整体资源利用和效率提升的作用及意义。对于仅作用于产品本身的迭代及不具备长期战略价值的迭代,监控迭代频率以及客户需求度,杜绝为迭代而迭代进行开发产品。在研发项目内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系统性思维模式,做到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的统一性。不能就单一项目目标进行评价,要兼顾企业发展规划和公司集团内部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性设计。既要保障优秀项目的研发与实施,也要考虑各项目间,各公司间的平衡有序发展。谨防各项目组或各分公司扎堆上同类项目,浪费资源,构成内部无序竞争[1]。

3研发项目内审应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内审人员协调沟通能力

在科技型企业中,面对最多的是程序员,程序员善于用逻辑的方式思考问题,而内审工作中沟通环节是其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地用程序员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成为沟通成败的关键。只有当思维方式一致的时候才能达成对同一问题的一致性看法,内审人员才能在沟通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在研发项目内审的过程中做到去审计化、泛审计化。过去内审工作容易形成管理的姿态,造成天然抵触,不利于内审工作的顺利展开。去审计化后,体现为协调、服务。协调各部门资源,服务于各项目、各部门、各分公司。泛审计化,去除内审工作的边界,将内审工作宽泛化。真正做到在多方位掌握信息的情况下,涉及研发项目内外各项事物的审计纵向从项目源头开始审计;而涉及项目销售、客户服务全流程审计,则从项目本部门到项目相关协调配合部门横向进行审计。泛审计化后,有利于发现隐藏在研发项目中看似不相关流程、部门中的问题。同时泛审计也是将审计深入企业各环节、各流程、各人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将审计思维深入到每一名员工,使得审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研发项目内审中大数据的有效应用

大数据意味着数据庞大且复杂。面对庞大、分散的数据,需要从中迅速构建逻辑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研发项目内审人员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大数据中心提出以下要求:首先,基于核心环节建立数据框架,让其他各环节、各部门、各公司都基于基础框架建立各自的数据库结构。将分散的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数据框架的逻辑结构使得彼此不再孤立,并且是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其次,数据框架搭建好后,数据由于采集方式、标准不一致,依然会造成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一使用的可能,因此必须规范数据采集口径及标准,只有在统一的口径和标准下采集的数据才能进行横纵向比较,才能透过这些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还需要对数据更新、数据的保护建立相关的机制,从而使得数据呈现动态实时状态。数据的及时性保障了研发项目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与效率性,并且大数据的使用为内审工作在各环节提供辅助、校验以及追溯的作用。有效地使用大数据不仅仅减轻了研发项目内审的工作量,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还使得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在原有的专业性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分析能力、数据使用能力,让内审工作在科技型企业中增加了独特的科技性能力[2]。

5结语

研发项目内审在科技型企业中要发挥其为企业创造或增加企业价值的作用,就必须结合科技型企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其内审的方式和内审的内容。用审计人员所独有的专长揭示科技研发项目中出现问题的真相,用内审专家的能力对研发项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用服务的意识型态提出言简意赅的研发项目内审计报告,用贯穿始终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落实整改措施[3],真正做到研发项目内审创意、务实、诚信、激情。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审计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实物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17).

[2]龙前鹏.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变化与企业内部审计[J].河北企业,2015(12).

[3]谭丽丽,罗志国.内部审计工作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7).

作者:吴静 单位:深圳市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