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及监管
时间:2022-12-15 05:34:00
导语: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及监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金融科技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逐渐广泛,通过平台建设、明确分工、智能风控以及打造差异化信贷产品等做法,为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业务提供了可行之路。然而,银行的信贷业务还面临着监管层面的不足,所以更需要政府与银行共建风险共担机制,以科技的力量去促进监管,从而促使银行满足更多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共同助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在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税收的关键主体,属于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中不可缺失的基础。但是,一直以来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导致自身发展受到制约,出现这一局面除了有民营企业本身的内部问题以外,还与银行信贷态度不积极、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且近些年我国金融去杠杆化不断推行以及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均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一、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实践
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向来缺乏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大且没有足够抵押物,同时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业务中的数据难以整理清楚,而且成本收益比较低。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出现,大量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实现了业务流程、金融产品及业务形式的颠覆创新,对金融信贷领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1]。金融科技能够带来更丰富的民营企业信息,同时让民营企业能够立足自身资源去实现融资,并且大大简化了放贷流程,实现成本的下降。因此,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加大,具体实践包含以下几方面。1.构建智能信贷业务平台。利用金融科技去构建银行的智能化信贷业务平台,平台构建方式可收购也可自建,目的则是对现有信贷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当然,银行也可利用手中资源,寻求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加大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与信贷业务的融合展开探索。2.丰富民营企业数据信息。由于过去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数据信息掌握不清,所以才导致信贷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一方面,银行应当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民营企业的银行流水、纳税记录等数据进行收集;另一方面,银行也要加强与非官方平台的合作,对电商平台及企业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全面收集到的民营企业数据以及做好信息真实性的核验,立体化呈现出民营企业的信用记录,完成企业画像,能够为银行今后的信贷决策以及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3.建立智能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信贷行为的风险性,智能化信贷风控系统需要在信贷前、中、后三个阶段发挥作用。在信贷业务前,风险控制需要聚焦于民营企业资质;信贷业务中,风险控制则要用到银行的大数据技术,对民营企业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对其还款能力展开动态监控与分析,保证风险控制更加全面及时;信贷业务后期,风险防控需将重点放在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关联信息方面,利用生物识别等技术对债务人进行追踪,一旦企业出现违约,也能够高效进行债务催收,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2]。4.明晰人员与技术的职能分工。金融科技作为辅助手段,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所以银行需要对信贷人员及金融科技技术的职能分工予以明晰,保证风险控制工作质量。其中,针对部分高度标准化的信贷业务流程,完全能够由技术替代人工,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去直接给出决策。而针对部分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或是有一定差异性的信贷业务,大数据分析结果可作为决策依据,但依旧需要信贷人员结合数据权衡利弊,给出最终决策,进而发挥出人员与技术的互补优势。5.提高信贷业务工作效率。在过去民营企业要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不仅浪费时间,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金融科技的引入,一方面,银行能够借助智能化信贷业务平台中的企业数据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调取到对应企业的经营、财务等信息;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批与办理,同样可以在线上平台完成,无须提供太多纸质证明,以往烦琐的流程得到简化,实现了信贷办理的自动化。此外,在智能化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加持下,银行解决了过去“人盯户”的模式,客户及业务数量的增多也无须投入更多风控人数,大大降低了信贷运营成本以及提高了信贷效率。6.打造差异化信贷产品。银行的大部分信贷产品设计主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参考,但民营企业更多是中小微企业,而且经营行业不同也会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打造出更多差异化的信贷产品供民营企业选择,而金融科技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此举的可行性。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因为地方经济水平、地方政策支持等方面原因而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银行需要结合民营企业所在地的信用环境、政策扶持力度、区域经济水平等去设计更具差异化的信贷产品。当然,银行也应结合民营企业的发展生命阶段推出针对性信贷支持,对于正在成长阶段且有着巨大资金需求的民营企业,在信贷审批时需要关注其发展潜力;对于发展成熟的企业,基本上有一定盈余以及由多种融资渠道,需要帮助企业权衡风险收益,分析信贷资金对企业今后发展的帮助作用。
二、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监管策略
金融科技在推动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信贷金融提出了全新且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配合,更要统筹规划包含征信体系的各方面体系[3]。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监管策略进行分析。1.构建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征信体系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融资可行性,现阶段我国的征信体系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征信中心(如阿里的芝麻信用等)不断出现,也对我国征信体系的完善起到推进作用。尽管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足够庞大全面,但是一直以来存在创新力不足、数据维度单一、应用层面偏窄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了构建更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应共建民营企业信用数据平台,将民营企业经营信息数据上传共享。一方面,需要将各大银行、信息平台、工商税务、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行业联盟等各个方面数据予以集中,当作企业征信数据的基础,形成更全面、多维度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尽快完善数据标准,保证上述数据在统一标准下实现整合与分析,从而打造出最为专业且系统的民营企业信用数据平台,改善当前银行在授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构建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奠定牢固基础。2.进行“以信换贷”的工作尝试。现如今,我国众多地区纷纷实现了“银税互动”,换而言之则是充分融合企业的融资信用与纳税信用,构建银行与当地银监部门、税务部门的合作机制。其中,由税务部门向银行提供企业的纳税信息,银行通过全面调查分析,如判定企业信用优质且符合贷款条件,则会全力投入信贷审批并提高放贷效率,从而加大对这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银税互动”的做法能够看出,传统的“抵押物”做法逐渐被企业纳税信用所取代,属于“以信换贷”的有力尝试,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抵押物不足的困扰。这种灵活度更高的担保方式在新技术加持的企业信用数据平台中更易操作,大量税务数据在平台中得到监管,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让更多优质民营企业获得发展机会。3.提高监管水平,保证合规效率。全新技术的投入应用不仅能够让民营企业与银行从中受益,同时也能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其中,监管部门能够通过对监管阈值的预设去保证监管数据的动态性,对税务、工商、法院等部门的反馈信息进行实时传送,从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同时,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大量以往针对银行设定的风控规定及法律法规出现一定的不适用性,银行的部分产品与管理方式也出现在监管空白处,所以许多银行会担心自己的“合规性”。而监管部门可将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及合规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转变为标准化数字协议,消除银行的担心,保证合规效率。4.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技术与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安全问题,所以在法律法规方面也要及时跟进。一方面,应加强对技术风险的监管。提高金融科技公司的准入门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考核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实力以及风控措施,确保其符合规定并强制要求其接受持续监管。同时,网络攻击也会一直存在,监管部门需要重视此类跨行业合作的风险,提前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另一方面,需要依法保障信息安全性。新技术在数据信息收集中的使用,势必会牵涉到大量企业的商业机密与纳税人的信息,所以不仅要求双方签订好保密协议,还需要从法律角度去明确信息的使用范围,保证信息披露、投诉处理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及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深入应用,能够明显降低民营企业人工成本及等待时间,在更简明的流程辅助下极大丰富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想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一定要重视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主导,需要重视金融科技的研发,利用技术创新去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当然也要认识到技术仅仅是辅助手段,仍然需要让金融回到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的正轨上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郑岩,杨志宏.小微信贷财税支持政策效果评估及建议[J].新疆财经,2020,(2):31-38.
[2]杜恒.互联网金融对企业信贷支持的风险管理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101-102.
[3]张斯琪.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及监管分析[J].新金融,2019,(3):35-40.
作者:赵歌 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 上一篇:化工企业安全建设监管分析
- 下一篇: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刑事责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