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监察对象监督管理研究
时间:2022-06-05 05:10:23
导语:国有企业监察对象监督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监督不足的现象。对国有企业监察对象监督管理可分为内部监督研究和外部监督研究,内部监督应设立三层次的监督关系,保证监督的全面,健全三权分立的治理,保证运营、监督、决策的有效分离;对外部监督应提高提出了国家公权力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督功能,以及社会监督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三权分立
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目前研究的重点更偏向内部监督机制,对于外部监督提及较少[1]。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政治基础,但目前监管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对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研究,对发挥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存在不同组织形式,一种完全受国家监督控制,一种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监督控制,还有一种较少受到国家监督控制[2]。国有企业在的经济上并不具备独立性,主要受国家控制,常由政府相关机构直接管理。国有企业虽然资产受到国家控制,但存在独立的法人,国有股份公司是以股份制度来建立的公司,股份除国家外,还有许多外界股东,公司的经营主权受经营者以及股东控制。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核心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加强监督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此。
一、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研究
(一)建立监督委员会。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中,依据现代治理结构理论,董事会才是治理结构的中心。董事会的构筑应当采取独立董事票决策,由政府推荐具有经验的人员进入企业,独立董事应该占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但是在二元治理体制下,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董事会为了提高监督效果,设立了监督委员会。纪检监察机构和监事会,是对于国有资产的保护,也是腐败情况出现的审查[3]。通过设立监督委员会,将监督与董事会相结合,使监督的过程中更加一体化。除纪检监察的董事,监督委员也可以由独立的董事来担任,这样既可以保证监督的独立性,也可以保证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权威性。(二)三层次监督体系。在国有监督体系中,应设立三层次的监督体系。第一层次的监督负责职能范围内的监督管理,监督部门在接受领导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监督委员会的直接管理。这样可以使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能力提高,也可以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做好与国有企业基层的信息交流,形成良好的综合监督环境;第二层次就是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代表着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对于下级人的监督,监督范围广泛,不仅对于公司各职能部门以及子企业的董事会进行监督,也能对国有企业经理层等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监督委员会有保证董事会权力运行,保证决策质量的作用。第三层次为出资人的委派监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在于对高级管理者进行监督,包括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第三层监督保护着国有资产的权益不受侵犯。三层次监督体系的设立,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监督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三)健全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成员高度重叠。使得监事会难以履行监督义务,因此要完善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4]。因此,可以建立外部董事会、监事会的过半制度,让决策层和监督层有效的分离,同时外部董事会与监事会不领取企业薪资,由国资委进行报告,执行定期轮换。成立董事专责委员会,对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经营者履职的评价以及薪酬核定、经营业绩等进行关键的监督。建立以董事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的议事规则,避免出现事情无人管以及事事都要管的问题产生。全部涉及事项的决策程序均由纪检监察部门审核,以确保决策制度的落实。(四)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机制建设国有企业应当注意对于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两个责任”“两个为主”,充分进行转化工作[5]。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在开展纪律建设时,要注意对于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结合纪律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协调小组的作用,在组织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践行“四种形态”。同时要注重对于“四种形态”的分析,工作人员要注意高度重视纪律以及规矩的建设,及时做出调整,充分保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贯彻落实。
二、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研究
外部监督同内部监督模式是相反的监督形态,主要是指来自国有企业之外的监督[6]。外部监督的优势就在于阻隔了企业内部监督中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的利益关联,有利于监督主体独立地开展各项监督工作,弥补企业内部监督之不足。(一)国家公权力的外部监督。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主要来自公权力监督的主体,国有企业相对于私有企业具有特殊性,国有企业的资本来源于国家,同时也担负着社会的公共职能。对于国家公权力的监督,首先体现在行政监督上,这类监督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来自公共管理者的政府以及所属政府行政机关的公共性管理以及监督,同时国有企业要作为更特殊的企业管理,要受到行政监督的特别监督。体现国家公权力监督的还包括人大监督,即通过人大代表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的监督模式。人大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于国有资产的相关预算、审批权限,以及审查涉及国有企业的法规,评判该法规是否违反宪法,此监督能力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相关的人大咨询案件。但是人大代表提出个案质询的门槛较高,且人大常委会对于个案监督的法律规定过于抽象,质询按汇总应写明质询对象、质询问题以及内容,要让质询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7]。通过司法监督对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对国有企业的案件进行监督,也是国有企业监督最后的保护墙。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同时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偏离企业利益的道德风险,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于国有企业的审批制度尚不完善,要设计国有企业的出资代表制度,充分利用好附带的民事诉讼,授予人民法院审理相关企业国有资产的公益诉讼的权力。(二)社会监督的外部监督。社会监督体现在权力系统外部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行使权力,对监督单位在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非国家性的监督。社会监督也体现在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权力进行监督。在信息化发达的当今时代,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弥补了公权力监督能力的不足。目前社会监督的法律依据过于抽象,在建立社会监督的相关法律规范的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人民进行社会监督。提高公民的自身法律意识和辨别损害国有资产的各种行为的能力,对现实发生的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的行为,积极地进行监督。外部监督模式是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新生出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监督模式,国有企业目前已经完成了公司制的改革,不过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作用发挥并不充足,而国家为了避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不足,建立起了全新的社会外部监督,这完善了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同时也为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结束语
本文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了建立监督委员会,设立了三层次的监督体系,健全了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完善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模式,也避免了决策、监督、经营三者的重叠,同时建立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机制,保证监督执纪贯彻落实。国家公权利和社会监督,可以在外部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希望本研究能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涛.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6):9-10.
[2]刘崇国,匡建平,罗春桃,等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发展及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19(17):127-128.
[3]梁昕.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J].商讯,2019(36):28-29.
[4]高洪顺.大监督体系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34):94-95.
[5]杜媛媛.刍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监督体制的建立[J].商讯,2019(30):75.
[6]王辉,孙志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路径及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9(10):42-47.
[7]张训常,刘晔,苏巧玲.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异地国资委控股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9(08):72-85.
作者:胡秀娟 单位: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纪检审计法务部
- 上一篇:国有建筑企业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专业期刊讨论栏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