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4-22 11:32:36

导语: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与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与对策分析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在建设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人才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员工不知何为物流,还有的员工甚至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且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多数发达国家在管理企业物流时,应用条码技术,且使用率将近100%;而在我国,条码技术被应用的范围较窄,且应用频率也较低。此外,由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强,而开发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就致使我国的许多企业无力开发新技术,因此射频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管理物流时,采用的方式大而全。在管理时没有根据企业具体规模选择合适的方式,而是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多数企业当中,其经营者不重视物流管理,简单地认为做好仓储工作以及运输工作便可以管理好企业物流,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这样的陈旧观念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分析

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则应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社会上招聘懂技术以及熟悉业务的人才,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信息人才[3]。如果在管理物流的初始化阶段,人才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暂时难以找到一定数量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就可以将人才定岗作为选拔管理人才的手段,可以将员工所具有的专长作为依据,将其分配到较为适合的岗位上。在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起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人才素质。在物流管理当中,管理技术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那么就应重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便有效控制与处理物流信息,从而使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运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突出自动化辨识技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其中自动化辨识技术既包括声音、视觉以及射频方面的识别技术,也包括磁条技术与条码技术等。而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可以自动处理企业当中的物流信息,规范物流运作,实现报文标准化、软件结构化、单证格式化。从而完善现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管理意识是影响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重视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4]。例如,可以建立起促进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专门机构,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该部门。此外,企业当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多交流沟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如组织专门的交流会,以便使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实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在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重视更新观念,认识到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为了加快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企业不应忽视信息资源管理。因为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只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应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定位物流管理方式,并制定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要确保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其中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立起系统之后,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系统进行有效完善,以便使系统与物流管理实际的情况相适应,从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应以自身情况作为依据,切忌好高骛远或只考虑当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并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实力、企业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区域位置作为管理物流信息资源的依据。第二,对于企业当前所产生的数据流,应重视规划,将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考核管理物流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数据流的整理以及分析工作,有效整理物流数据能够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综上所述,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现有物流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所以企业应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与物流管理方式的完善程度是相互作用的,管理方式的完善推动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也能够推动管理方式的完善。企业应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使企业物流管理方式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本文作者:何梅芳工作单位:贵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