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4-15 03:21:18

导语:微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微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有力补充,近年来在经济调解和促进经济增长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小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微小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影响其经济作用的发挥,致使其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障碍。本文从微小企业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入手,简要说明了目前微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着重剖析了微小企业发展中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策略,以期促进微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微小企业;管理体制;战略目标;改革策略

1、微小企业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微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对市场经济进行一定的补充,活跃市场,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丰富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市场经济更加平衡的向前发展。这些经济特性使得微小企业对经济的调解作用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微小企业具有灵活发展的特性,能够适应市场的变换和时代的变换而不断更新发展,其可行性强,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资金周转相对灵活,能够为市场经注入新鲜的发展血液。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渐进白热化,大企业逐渐想要对市场进行全面掌控,使得微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缩之又缩,可持续性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此外,微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其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核心技术越来越不突出。因此,微小企业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突出优势,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补充市场、丰富市场、搞活市场,才能更好的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调解和稳定作用。

2、目前微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微小企业以其资金少、周转灵活、技术更新迅速,市场把握准确等特性,为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地。面对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化、白热化,微小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独辟蹊径,稳中求发展,发展中求持续,就要结合市场动向、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建立自身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进入技术创新局面。在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寻求发展优势,挖掘潜在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可见,对于微小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波动中寻求发展动力,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着眼于管理体制、积极进行管理改革,突破限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市场经济的作用。

3、微小企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病

3.1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

微小企业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其私营性质浓郁,使得微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同时具有两个角色,即经营者与投资者融合于一身。这种两面角色无法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管理体制的问题,如管理团队的组成呈现家族式特点,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手段相对陈旧,管理环节过于缰硬,权力过度集中,事务处理职权不清,等级式管理存在沟通障碍,使得简单的事务得不到迅速解决,办事效率低,越权行为严重。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弊病,越来越不适应微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3.2微小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性思维

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国际一体化发展进程,此时,企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全维度的发展考量,根据自身特点,把握市场,进行发展定位,从而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核心力。对于微小企业而言,其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企业管理者在战略目标的决策上和市场定位上缺乏创新思维,无法进行优势挖掘,核力竞争力无法突出。其发展的重心仍停留在眼前的营销策略上,这种思维定式无疑是微小企业长远发展的障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企业领导层缺乏战略性思维的直接表现。另外,还有的微小企业对战略发展认识不到位,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是战略,无论怎么操作都是战略。可见,这种思维无疑是将战略和策略进行了混淆。

3.3微小企业战略发展人才缺失

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战略团队去实施,对于这一点,微小企业的人才队伍就拖了战略发展的后腿。微小企业战略定位不明确,战略目标不清晰,战略发展不重视,导致人才更新缓慢。对于各个部门的战略人才引进上认识不到痊,使得有才之人进不来,无才之人排成行。同时,这种战略人才的缺失,使得微小企业不能更好的进行权力的下放,用人之道只能停留在“亲”人必用上。另外,微小企业私营性质较浓,在人才的薪酬上无法实现高配额,从而使得人才不愿意加入微小企业。

3.4资金来源固定,资金投放受限

微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相对较固定,多为管理层私人投资入股,即使是拓展资金来源,寻找资金入股,或者进行贷款,其来源也较单一,不会出现“外人”控股现象。因此,对于微小企业来说,其资金来源较少,资金量不足,企业经营面临巨大挑战。而且对于入股或投资者来说风险都很大。另外,国家对于微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使得微小企业无法通过金融手段进行大量资金的注入。此时,进行投资投放,就会受到限制,对于风险大利益高的项目,只能望而却步。总之,微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其战略发展的掣肘,是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3.5企业文化缺失

微小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发展时间,企业规模小,企业的资金基本都被用来投入生产,因此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设企业文化,进而造成了很多微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缺失。员工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当企业遇到困境时缺少与企业同舟共济的信念。这样的企业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壮大的。

4、微小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4.1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其管理成效

微小企业想要从战略发展角度长远发展,在全球经济联盟中站稳脚跟,必须正视自身管理体制的弱点,突破束缚,改革创新。具体做法是,首先,战略发展首当其冲。领导到要认清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对待企业的发展,无论是管理上,还是制度上,还是人才更新上都要以战略发展为主,突破“家族式”管理的陈旧模式。其次,权力下放与平衡。微小企业权力过于集中并非好事,领导层要认识到这一缺点,从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对待权力问题。该下放的权力就要下放,利用好监督部门的职能即可。调动全员监督,促进权力的平衡,从而提高办事效率。最后,管理团队重视新力量的加盟。积极引进管理层人才,引进标准是以战略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为手段,以改变企业管理理念为宗旨,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以上努力,逐渐将微小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更新与完善,促进其规范发展。

4.2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

定位是微小企业从企业本身的优势出发,从资金渠道、人员组成、技术核心、资金投放与回拢、营销生产、市场发展空间、管理制度、运作模式、发展前景等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考虑来为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行定位。定位后,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目标制定同样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核心技术、发展优势、市场空间以及财务状况等作为参考,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如果战略目标过大,可以进行拆分分段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既可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又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凝聚力。

4.3做好人才的引进与管理

人才管理上以人事管理制度为依据,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将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在人事调动上,人员奖罚上,薪金配套上进行科学改革,才能使微小企业人才有干劲,团队有信心。在人才引进上,要从企业战略发展出发,重视人才培养与规划,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将优秀人才安排到各个岗位中进行锤炼,使得人才懂生产、精技术、明理论、会应用,能上能下,放到哪里都是精英。此外,在资金配套上要加大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竞争机制和奖励制度,便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4.4丰富资金来源,投放资金做好风险评估

微小企业想要以充分的资金在市场中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宽资金渠道。其方法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并以其为指导进行资金拓宽。如吸引投资、增加贷款、内外融资并用、发行基金或股票等等,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对于资金投放方面,企业要进行风险评估,对于评估能力较小者,可以聘请评估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尽可能的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保证与微小企业密切相关的各方的利益。

4.5建设企业文化

微小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企业从各个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微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并根据自身情况,整合并提炼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对于被共同认同的企业精神要大力宣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给微小企业的员工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其对于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微小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个长远的过程,应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完善。

5、结语

微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补充力量,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调解、平衡等作用。对于微小企业来说,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从而实现战略发展。因此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突破,权力下放,人才引进、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拓宽资金来源,加强风险评估等,才能保证微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张嫒婷 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金波.论微型企业的优势及其发展意义[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2]陈金波.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J].商业研究,2009(10).

[3]郑平.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J].中国商贸,2012(03).

[4]王成林.关于我国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5]黄芸.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3(47).

[6]蔡翔,李翠,张光萍.微小企业的管理之道[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7]王志根.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3(12).

[8]史忠良.促进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