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讨
时间:2022-03-04 08:29:40
导语:企业管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给企业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就需要找出现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着手,综合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措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可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适应企业发展,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看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果,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从事制造类企业的生产一线、商业企业的销售一线,只有个别的专业学生选择会计、教师等行业,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现在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相符,不能有效指导实践。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企业管理型人才的时候,应该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式。
一、对产业主流技术专业内涵进行适当的定位
由于现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师资团队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称的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误解,随着本、专科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断的下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空间事物的想象力和对抽象物体的理解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效果和专业特点,一方面使得各个企业单位很难在众多毕业生中挑选出能胜任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各大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另一方面,由于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即将面临失业的状况,所以需要企业单位稍微降低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谋求市场生存和商业利益最大化是各个企业单位的核任务,所以企业单位绝不可能牺牲自身权益的来降低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因此只能让高校对自己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思,多培养复合型的岗位人才,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为高职院校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体现出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高职院校制定出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落实对学生教授的理论知识和需要学习的实践技能,以便对才人培养进行合理的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单位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必须要对岗位进行分化,突出岗位的社会分工和岗位的差异性。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远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因此产业的细分和新专业的诞生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与地方产业布局相结合,合理安排专业
合理的专业是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学院紧贴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与企业、行业合作,按照需求设置专业,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相一致的专业布局。如学院制冷工程、智能家电技术专业依托美的、科龙、格兰仕、万家乐等知名家电企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联邦集团等著名家具培养企业管理型人才的关键就是选择合适的专业,学院的发展和当地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应该按照当地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以高校专职的人才培养来促进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制冷工程、电气专业、材料工程等,都是和当地的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科龙、格兰仕、万家乐等知名家电企业与制冷工程相结合,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联邦集团等著名家具生产企业,材料工程专业依托华润、美涂士、ICI等知名涂料企业,这些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并设置一些其他专业为支撑,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这样的专业设置能够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三、企业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企业管理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培养主要从“课堂学习、实践体验、环境熏陶”等方面着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工作内容为基础,创建专业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实际企业中的工作内容,合理制定专业项目培训,创建新型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将工作项目和任务穿插在课程体系教学当中,这种转换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对应式就是将工作项目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其次是合并式,就是将若干个类似的项目整合成一个课程体系;然后是分解式,讲一个内容丰富的工作项目分解成几个相关联的课程,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工作的核心,体突显课程的职业化特点。
2.结合和改革创新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公共课程主要包含公共必修、限选、任选三个体系,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等核心知识、技能和方法,具体课程内容有职业生业规划、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等。公共限选课就可以根据学院设置的专业来设置一些与之相关或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例如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和科学与艺术等,然后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两门作为学习课程。另外,近年来,高职院校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向学生全面开放任选课程,课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例如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医学、工程等领域,例如,如“比较美学与经典艺术作品欣赏”“唐宋诗词欣赏”“世界文学经典选讲”“红楼梦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顺德精神”等,这些课程不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帮助企业文化发展,为企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3.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技能培养和专业素质教育,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生的教学时长应该占总时长的一半以上。在校学生通过三年不间断的分散集中教学原则,对各个专业进行科学合理化的安排,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练习。学校在进行第一学年教学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安排2~5周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学习,通过实际的学习生活体验,了解到企业单位需要何种人才和该岗位的人才需要具备何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进行第二年教学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安排6~10周的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实践,掌握实践技能,了解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工作技能的要求;在进行第三年教学的时候,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综合技能的运用,安排10~20周的顶岗实习,积极学习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综合运用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生活技能。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教师和兼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写出总结性文章或者有建议性的文章,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各个学院的老师需要和企业单位根据所需要的人才,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生产实习计划,切实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并且成立专门的项目,确保校内外实训正常的进行下去。各学院的负责人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积极的把学生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对此进行学分制,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素质拓展活动不得少于3个学分;各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必须进行为期2~4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2~4个学分。通过和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大学生进社区、大学生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来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4.积极发挥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力
各个院校的负责人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还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对高校人才进行合理有计划的培养,在教室和实训室内,构建出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影响作用,多多组织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以及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四、完善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稳效实施
有利的实训基地能搞让高校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计划稳步实现,不仅仅需要结合兼职和专职老师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更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机制和新的教学制度。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高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培,保证校内外实训在内容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和互补,这样才能使得校企合作更加的有效,使得学生可以在校内和校外同时完成完整的时间教学体系。高校通过实施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不断的资助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定向的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团队,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校企两方面长期友好的合作,提高教师团队的建设,这样才能建立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校企合作正常,实行统筹兼备,才能保障工学结合正常顺利的进行下去。根据工学结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出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尽快完善教学计划、学籍管理、质量管理等教学制度。五、结束语本文主要以企业管理在高职院校中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积极探索出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解决现在高职院校存在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背离的问题,始终坚持也学生为核心的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校企结合的教育方式,为企业培养更多有用型的人才,帮助企业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2]陈粟宋,张斌,肖坤.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9):86-88.
[3]官芯如.“订单式培养”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97-99.
[4]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154-156.
作者:李柳颜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 上一篇:蒙古族舞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下一篇: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及启示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