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层次性

时间:2022-07-01 08:56:45

导语:企业知识管理层次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知识管理层次性

1企业知识管理的微观层面:企业知识本身管理

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也可以称作是企业纯知识管理,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知识管理主要是由经济界、企业管理理论界在进行研究,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工商管理色彩,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了情报学,它是指对伞业中知识本身或者说“纯知识”的创造、吸收、获取、加工、存贮、检索、传播、共享、转移、创新与应用的管理。依据所管理的知识范围的大小,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地说,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就是指对企业隐性知识(未编码知识)的管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知识局限在显性知识(编码知识)的范围内,把知识等同于显性知识,而忽略了隐含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一面。企业知识管理可以说就是针对这一缺陷应运而生的。企业知识管理的提出尽管并没有抹杀对企业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有强调以显性知识管理形式存在的我们经常说的“知识处理”的这一面,但是相比较而言,它在当前的兴起是突出了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视。因为在传统的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从泰勒到西蒙所指的知识一般就是显性知识,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指出在将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后,生产力以每年3.5到4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泰勒在这里所指的以可以量化的数据形式存在的知识即是企业的显性知识,丝毫不涉及企业的隐性知识。而事实上,隐性知识却比显性知识重要得多。如果说显性知识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尖端”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它们比冰尖部分—显性知识难以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企业知识管理概念与理论的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企业中蕴含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将成为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相对于狭义的理解,广义_L的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既指向企业中的显性知识,也指向企业中的隐性知识,它强调的是对企业中整个知识本身的管理。说得更为具体些,它包括:①企业知识的社会化管理—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②企业知识的外化管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③企业知识的内化管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④企业知识的整合管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我们可用表1将这4种知识转化模式归纳如下。上述4个方面的企业知识管理共同构成了企业中的知识创造、获取(知识生产)与知识流动(知识交流),其目的在于做到企业知识共享,而最终目的则是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企业实施知识创新就是为了通过依托和利用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来获得持续的创造力,从而使处在非线性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知识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如上所述,表现为社会化、外化、内化与整合这4种转化形式的企业知识本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企业的知识交流。而知识共享则是紧接着知识交流的本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它同时也是知识交流的直接目的所在。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个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曰头交谈、网络等被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知识财富。简言之,知识共享就是要实现知识从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财富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知识共享不但是知识的积累,而且还是知识的加工,甚至是知识创新的初级孵化。知识的加工处理在整个知识共享中极为重要,而知识加工的核心内容又是知识组织与整序。构建知识库、知识仓库、绘制知识地图与知识历程图是企业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整序的4种极为重要的具体实施形式,也是对企业知识本身进行管理的有力工具。有时为了强调这一点,知识组织(知识整序)也被单独抽出与知识共享并列,而被视为本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这种将整个运作流程划分为知识交流、知识组织与整序、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4个并列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突出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与目的性的做法,成为这一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一大显著特点。而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知识吸收(知识的生产与获得)、知识转移等的研究也被视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方面:企业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企业知识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

2企业知识管理的宏观层面:企业知识资源管理

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有着浓郁的信息管理学的味道。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知识资源管理,而知识资源管理(KRM)是信息资源管理(IRM)发展的必然趋势阁,因此知识管理可以看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向前延伸、发展与升华。还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信息管理学在当前的深化和最新的发展〔,一8〕。总之,在学术理论领域主要是图书情报界、信息管理界从这一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我们再回顾一下国际知名的信息管理学家、美国学者马夏德(D•A,M,hand)与霍顿(F.W,Horton)早在2O世纪so年代中期所提出的将信息管理划分为5个阶段的经典理论观点。即第一阶段:信息的物理控制时期(19世纪末一2O世纪5O年代末),这一时期也可被称作文献管理时期;第二阶段:自动化技术管理时期(2o世纪印年代一7O年代中),这一时期以MIS为代表的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信息专家的作用日益凸现为特征;第三阶段:信息资源管理(2O世纪7O年代中一8O年代);第四阶段:商业竞争分析与智慧(2O世纪so年代);第五阶段:知识管理(2O世纪9o年代至今)川。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很早就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它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要逐步从信息管理中孵化独立出来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管理领域。该角度的知识管理即这里将予以分析的处在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这一层次的知识管理。当前对信息资源的权威认识是:对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联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I’0]o按照这种思路,知识资源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资源只是知识本身,广义的知识资源则不仅包括知识本身,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我们知道,有关知识本身的管理尽管也涉及到了情报学,如知识组织、知识存贮与检索,这些也与信息管理有着直接联系,但它更多地涉及到了工商企业管理,因此,它更应属于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的范畴,而且有关知识本身的管理还是处在微观层面上的管理,对此我们已经在前面做了论述。这里所说的企业知识资源管理则是指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企业中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的管理,是涉及知识本身、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设施、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知识系统、知识网络等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是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广义的知识资源的管理,它涉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相对知识本身管理而言、处在宏观层面上的管理。这里把它视为企业知识管理中不同于企业知识本身管理的又一个研究层面,对此国内图书情报、信息管理学界进行了深人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学者马费成教授在与他的两位博士生合著的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信息资源管理》中,将信息资源管理定位于对信息进行资源性管理这一基本意义的基础之上,以专章专节的形式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知识管理,指出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是人们基于对信息资源管理缺陷的深刻认识与体验,所提出来的一种更为高级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信息管理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形态由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所导致的种种信息资源管理缺陷日益显露的必然产物[”1。还有的研究者论述得更为直接,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明确地提出知识管理就是一种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资源,企业知识资源由人、网络与知识3部分构成;知识管理的起点是知识资源配置与共享;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管理的载体是基于资源的知识管理系统{’21。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很丰富,有的研究者将知识资源管理进一步划分为知识产权管理、科研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知识系统管理、网络知识资源管理等〔’3]。具体地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从产权的角度对企业中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企业科研管理是指运用科学计量学等工具对企业中的科学研究与发展(R&D)进行管理;企业文献信息管理是指对企业中各种知识记录的管理,通过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与服务,达到文献信息共享;企业知识系统管理涉及术语库与知识库的建立与完善、知识智能系统和知识评价系统的建立、支持企业组织记忆、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发展等问题;网络知识资源管理则是有关网络数据库、域名管理、搜索引擎、元数据、网络资源集合的评价、网络知识资源的安全等的研究。上述各研究分支的深人发展必将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这一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开展。

3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与知识资源管理的派生:企业知识资本管理

知识资本(intelleetudcapital)有时也被称作智力资本,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概念。在知识管理的提法正式出现之前,知识资本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就已经在西方理论界广为运用,其代表是瑞典斯堪的亚保险公司所推出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定义为一个企业(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差,是不能在企业账面上反映的无形资产[’4]。知识资本一经提出,它的概念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按照国际现行的主流观点: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部分,或者说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3部分〔’5〕。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知识资本是将企业中包括知识本身在内的整个知识资源作为商业买卖的对象,并将其资本化,从而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知识资本是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一切“活”知识,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知识资本。企业知识资本概念强调的是企业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一种聚合知识载体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整个知识资源。知识资本实际上是知识本身和知识资源的商业化、价值化与资产化,强调知识的价值增值与财富创造。这里可以用图2来表示知识本身、知识资源与知识资本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图中阴影部分即为知识资本。通过以上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不难发现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是通过资产化与资本运营这一桥梁而由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与企业知识资源管理所派生出来的,它与这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它们3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知识管理。那种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内知识资本的管理”的观点明显是片面和狭窄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知识管理,既包括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也包括宏观层面上的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还包括源于前面两者的企业知识资本管理。企业知识资本管理以价值创造与增值为目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鉴别、获取和有效利用来提高公司价值增值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它一方面囊括了企业中所有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活”的知识部分,另一方面则将在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与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死”的一部分知识激活,使之成为能够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增值的“活”知识。正因为知识资本管理在整个知识管理中起着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企业知识资本运营”[”l,这里所讲的企业知识资本运营即从动态角度而言的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目前理论界是从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静态意义上的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大致涉及4个方面:①对使企业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产的管理,如企业的R改D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等;②对来自本企业员工的资产的管理,如企业员工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管理等;③对体现为脑力财富的资产的管理,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④对使企业具有凝聚力的资产的管理,如对企业文化、经营方案、管理等的管理。而对动态意义上的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我们通常把它称为企业知识资本运营。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创造、收集、开发、组织、配置、传播、利用、评价等一系列过程,实现企业知识资本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知识资本运营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在企业要加强组织学习;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以知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和观念;要发展诸如“知识联盟”、“虚拟企业”之类的新型的企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要努力营造使虚拟组织或虚拟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在企业中推广CKO制度;要在企业建立知识激励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