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监管

时间:2022-11-21 10:59:00

导语:深究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监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监管

财务集中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财务管理流程,加快内部资金的融通和资产的周转,统一规范融资、投资及其他财务行为,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加强逐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实现整体效益提升的财务目标,为实现集团发展战略打好基础。本文就企业集团为何要实行以及如何实现财务集中管理进行论述。

一、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管理层次的增加,现有的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法与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展相协调,致使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率每况愈下。信息不对称问题分别在财务的核算层、控制层和决策层三个层面上均有所体现。财务核算的时滞导致业务和财务难以同步进行,以致财务系统所反映出的信息无法和企业集团中其他部门的信息相融合,产生了信息壁垒,财务核算层无法为控制层提供其所需的管理信息。控制层的计划职能、事中控制职能和事后的统计分析职能所依赖的信息质量低下,计划的可执行性、控制的有效性和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财务信息无法准确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财务控制更无法实现企业集团发展对财务提出的要求。决策层所使用的财务信息来源于核算层和控制层,但由两层传递上来的信息本身质量较低,易对决策层产生误导,降低决策的科学性。因此,能否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使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对企业集团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打破孤立封闭的财务系统,使财务与业务同步化,以使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同步,实现动态、实时、全面的财务控制。由此必须引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集中管理。财务集中管理是借助网络通信和IT技术达到信息的集成与资源的整合。在横向上,通过财务在企业增值链中各环节的嵌入,实现财务对整个企业作业流程和增值过程的管理。在纵向上,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力度,协调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经营目标,以更好地实现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

二、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准备工作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需要同步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IT环境的建立

要打破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孤立性,达到信息可以被实时动态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这一目标,首要前提就是营建财务集中管理所需的IT环境,即将网络、数据库和管理软件有机集成起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可以跨越信息传输的时空障碍。数据库不但能存储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定义数据结构、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管理软件则是企业管理主体对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管理的应用平台,为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友好的界面。

2.会计流程重组

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分离,财务管理仅对财务收支进行管理,而对其相关的业务活动关注甚少,因此,会计信息忽略了大量重要的管理信息,并导致信息流、资金流与实物流不一致,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已无法满足实时管理的需要。鉴于此,应秉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目标,对传统会计流程进行重组,实现财务管理的实时性。

会计流程重组应打破企业部门间的界限,重组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并融入到IT环境中,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将会计人员嵌入经济活动每一环节,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可以立即从“5W”角度,即What(发生何事,涉及哪些资源)、When(何时发生)、Who(涉及何人,充当何种角色)、Where(事件发生的地点)、Why(事件的相关风险如何)来全面获取业务事件的相关信息,并经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处理,将业务信息按照信息规则自动生成会计信息,这样保证了会计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更好地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3.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

为保证财务业务协同化的实现,财务人员要走出财务部,渗透到各业务部门的每个作业环节。此外,出于财务信息效率性的考虑,尽量减少财务部的中间管理层次,有助于降低财务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IT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也将促使组织呈现扁平化、网络化趋势。

为保证集团公司做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集团公司进行重大财务决策的人员需掌握下属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信息,同时,集团总部的决策也需要理解决策意义的人员在下属企业中有效执行。鉴于此,可在集团公司董事会下分设战略发展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采取兼职制度,吸收下属企业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担任委员,参与决策。这样,在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保持了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使决策更加科学,而且,由于下属企业的负责人参与了决策过程,了解决策的意义,可有效地保证决策在下属企业中的贯彻和落实,为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目标奠定了组织基础。

4.人员素质提升

人是实施的主体,财务集中管理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人这一主要因素。一方面,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需要提高企业集团各级员工的综合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都要进行变革,通常会涉及到企业员工的精简与职务的变动,其权力和利益受到影响后必然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这就需要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和透明度,以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

三、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措施

1.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脉,健康的资金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化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将集团内各公司暂时闲置和分散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集中起来,再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分配给集团内需要资金的公司,从而实现集团内资金相互调剂余缺。通过资金的回笼和调度,使集团从更高层次参与下属公司的管理,强化了资本经营。同时,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资金本身,还在于资金的动员、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以及关于资金运用、调度的信息。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资金的统一结算,不仅减少了整个集团的银行账户,而且杜绝资金内部拖欠现象,盘活资金存量,提高总体信贷能力,降低资金成本。此外,还可使集团公司能够有效控制各成员企业资金运作状况,便于集团能从总体上把握资金运作效果和筹资融资情况,并为集团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内提供贷款的功能扶持优势企业。其次,对于下属企业,可通过网络直接办理结算,并利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熟悉企业情况的特长,可简化贷款申请手续和办事程序。最后,对银行而言,其客户由分散的企业变为大型集团,不仅提高其管理效率,而且降低贷款风险,扩大结算规模,其规模和效益都将因此有所增加,同时各银行也不断地推出自己的集团金融专项服务,这也将是银企合作的新趋势。

2.建立全面预算体系

该体系分为集团公司预算和下属企业预算两层次,财务集中管理所涉及的成员单位均需列入预算单位。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是预算内容的两大主题,预算体制的设计要依据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预算侧重点,避免预算过繁过细。虽然引进了IT环境,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分析仍然是全面预算实施所必需的三个步骤。预算编制采用上下结合式,IT环境所提供的多种预测模型与计算公式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保证预算有效的执行,企业集团最高领导层应作为预算编制和实施的最高决策者,通过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预算管理,并借助网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及时反馈,不断调整预算执行偏差,提高预算管理质量。通过网络集团公司可及时得到各子公司的预算分析结果,以此确认子公司经营者、责任部门或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作为奖惩标准。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了集团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度,进一步理顺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的产权关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了集中管理的目标。

3.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一方面,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集团公司为了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可依据产权关系,以出资人的身份向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被委派人员对委派方、出资方负责,向委派方报告,委派方同时对被委派人员及其履行职责情况承担连带责任。另一方面,从各成员企业内部来看,为在价值层面对业务主管起到协助与导航作用,对于各业务部门也应派驻财务主管,并通过管理层推进财务业务协同化的顺利进行。财务主管不仅接受集团公司财务部门领导,同时还要接受其所属的业务部门总经理的领导,他的工作是双向制的。这样,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不但可以使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方针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体现和贯彻,而且能够规范子公司的财务活动,有利于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集中管理的有效落实。

四、结论

企业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能较好地实现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时动态控制,但其实施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须谨慎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