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现状
时间:2022-04-10 10:39:00
导语:漫谈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概述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包括财政集中支付、财政预算体系等各个方面。这当中研究和探索公用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效益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财政收支管理效益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财务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各级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详细阐述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益是大多数公用事业单位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评价各公用事业单位管理效益的重要关注点,所以,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运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评价公用事业单位发展效益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包括:
1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比较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使用的预算方案时,绝大多数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筹划。一方面,公用事业单位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预算申请不够严谨,有些部门为了向上争取多获得一些资金的使用额度,故弄玄虚地谎报一些资金项目,其实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用来弥补单位日常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发现很多财政的资金项目分工管理比较难以平衡。例如,我们很多公用单位目前对农业、教育、卫生等项目都实行分科管理,难以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在上述分工项目之间进行论证和综合平衡。这就使得有些针对性较强的财政专项性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其结果必然导致在总额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有些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预算的盈余。而相反,必然有一部分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不够使用,进而影响了整个财政资金的统筹规划,影响了公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
一般来说,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管理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来监督的,然而类似于职工代表大会这种群众组织是在同一个级别的党政领导下的工作组织。不具有实质性的行政监督权力,可想而知,在具有同级行政权力的条件下,职工代表大会要对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可能性不太大。因此,如果要对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状况进行监督,势必要通过上级财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这样的机构,然而,上级财政单位都有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有办法实行严格的监督控制,所以,使得当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出现资金使用上的不当、盲目审批、资金浪费等现象。
3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财务控制的意识薄弱,财务作用被淡化
由于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都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所以,有发现很多公用事业单位只是把平常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当成形式上的服务工作,很多只是把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当成简单的程序性工作来完成,在平常财务工作中根本没有财务控制的意识。很多时候,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对资金的收入和支付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甚至对于很多专项资金的申请要求是否满足财政的要求、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等财务管理问题,也只是把它当成财务的内部问题不加以重视,这种严重淡化的财务控制意识使得财务管理这项职能在公用事业单位中犹如形同虚设,起不了多大作用。
4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资金的管理风险较大
每年年初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都会到相关的上级财政机构申请项目资金,但是,单位申请到的这些项目资金下拨到单位以后,资金的使用进度和项目的推行进度经常是脱离的,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总体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在每年年末的时候,很多时候项目实施完成后,事业单位会节约下来一部分资金,这一部分资金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会导致挂在单位账上的结余越来越多。经常是结余的资金构成单位银行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位却不能够使用这一部分资金,进而使得很多资金没有办法及时发挥作用,而事实上很多公用单位的资金使用数额总体上来说还是欠缺的。另外,目前我国很多公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信息化不强,财务资金收支没有办法及时反馈和跟踪,财务资金使用的风险比较大。很多时候,下级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上一级财政监督机构没有办法起到财务监控的作用。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公用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财政政策体制方面、财务人员素质方面、财政资金使用评价体系方面等。这些原因的准确定位为我们提出完善和提高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对策提供了思路。
三、完善和提高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对策
1完善资金管理的控制机制
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至今还没有一个操作实务性很强的控制机制,进而使得很多资金的使用缺乏具体管理办法,很多时候公用事业单位具体部门的单位职责和资金申请使用的权限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规范。所以,要完善资金管理的控制机制,一方面,各公用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起优胜劣汰的资金导向机制。各公用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使用规划时应该充分地结合单位长远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工作计划,不仅要考虑使用资金项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结合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位应该积极建立项目库管理,通过专门的项目跟踪来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2建立确实可行的监督机构,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熟话说:“办多少事,用多少钱”,要加强目前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运作的效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争取建立确实可行的管理监督机构,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方面,制度设置上要赋予公用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拥有对资金使用的充分监督权力,相关公用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要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开披露,争取让最普通的员工都能够参与到监督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各个公用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领导人员等要共同组成各自单位的资金监督委员会,对于单位的每项资金支出都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尤其对于大宗商品的采购更要进行公开招投标,争取把握住资金使用的各个链条,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性。
3强化财务管理在公用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公用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公用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作用。因为资金流的运作实质上就是公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展开轨迹,业务工作是否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在资金的支出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财务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是当前强化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重要举措。此外,公用事业单位也应该注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对于专项财务资金的使用检查专题化、财务汇报制度化。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监管,切实管理好单位的各项资金。
4强化公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的绩效评价,防范资金的管理使用风险
自从前几年我国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申请和使用经常是和项目相配套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建立公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体系是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单位可以根据不同项目资金的支出情况,比较项目之间的经济社会成本效益,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支出组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要将项目资金的使用进展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配比,进而审查和评价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效益评价的目标要求。单位要争取通过建立公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分析指标,同时强调规范会计核算和财政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公用事业单位也要防范资金的管理使用风险,要争取从制度上防范财政资金使用的风险,要从单位的每个人做起,树立严谨的风险管理意识,从源头上杜绝滥用使用资金的风险。
- 上一篇:会计信息化现状及解决对策诠释
- 下一篇:企业财务软件入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