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变透析

时间:2022-01-12 11:02:00

导语: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变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变透析

摘要: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是一个介于绝对竞争和完全一体化之间的连续谱系,受企业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的作用而不断演化,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本文着力于研究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通过构建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将推动这种演化的作用力分解为三种动力和四种阻力,指出由于企业间关系具有保持现状的“惯性”,只有当作用于企业间关系的某类力大到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企业间关系状态才会改变。

关键词: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

随着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网络组织等组织形式越来越普及,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日益重要。这些关系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成为企业获得关系租金、赢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杜智涛认为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是一个介于绝对竞争和一体化之间的连续谱系,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受企业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的作用而相互转化,演化出不同的企业关系形式[1]。那么,推动企业间关系演化哪些力量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驾驭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提升关系资产质量。

实际上,早在1973年,Granovetter就提出关系程度的变化主要由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程度四个因素来推动[2],其后Nooteboome和Gilsing提出范围、专用性投资、持续性、互动频率、信任以及正式控制等是推动关系程度演化的重要动因[3]。Hausman认为承诺、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主义等是影响关系的重要因素[4],Cullen,Johnson,Sakano以及Sarkar,Echambadi,Cavusgil,Aulakh等也认为相互信任、互惠承诺、合作交流是影响关系程度的重要因素[5-6]。K.W.Hipel等和D.M.Kilgour等对合作冲突进行了深入研究[7-8],国内学者李勖等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以及稳定性问题[9],叶永玲研究了虚拟经营的竞争博弈及合作动力问题[10],吕坚等从静态绝对收益和动态相对收益两个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与经营的合作动力[11]。刘伟华和季建华运用动力学模型,借鉴期望理论、平衡理论,分析了企业间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和方法,并利用企业合作阻力系数构建了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和企业整体合作强度的计算模型[12-13]。本文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对演化动因进行了细分,并对演化动因的类别及主要因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演化动因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

二、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类型

基于上述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分析,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ABI,SCI、Ei、ELSEVIER、LISA、JSTOR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对企业的调查,本文认为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有以下几种:(1)从作用方向看,有“动力”和“阻力”两种,前者推动企业关系亲密化,而后者推动企业关系疏远化。(2)从时间序列角度看,有“先天”动因和“后天”动因两种,前者指在企业间产生竞争合作关系之前,推动企业行动的动因;后者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竞争合作关系,由上一期的关系状况所形成的、对下一期关系造成影响的动因。(3)从来源看,有“内生”动因与“外生”动因两种。

动因I:(1)共担风险。当某一投资项目风险很大,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2)塑造核心竞争力。合作可以使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外包,专注做好主营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3)优势互补。合作可以使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双赢。(4)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控制资源、保障交易。通过合作使企业规避在生产资源、分销渠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6)扩张战略。联盟合作可以使企业在保持柔性的前提下实现扩张。⑺学习内化。通过合作,使企业学习合作伙伴先进的技术知识、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动因II:(1)政府要求,或是政策的导向,促使企业间进行合作。(2)对抗竞争压力。通过合作来抵抗外部竞争压力,或巩固优势地位。(3)市场进入。许多外国(或外地)企业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推行其本土化战略。(4)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企业间形成合作联盟。(5)网络外部性。在电话网络、信用卡网络等行业中,网络中的成员越多,则网络的整体效用越大,这促使相关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参与到网络中。

动因III:(1)合作绩效的正激励。企业间合作是一种重复博弈行为,上一期合作满意度高,则会使推进企业在下一期的继续合作。(2)未来合作的预期。既使企业在上一期合作中满意度不高,但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则也会有继续合作的可能。(3)惯性,为了维护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企业一般倾向维持合作现状。

动因IV:(1)政策因素推动,政府主导企业间合作。(2)外部环境推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等变化,使得企业的传统优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将传统优势与新兴变革相嫁接,获得新的生命力。

动因V:(1)对合作预期不乐观。(2)自我保护,害怕被恶性兼并或核心机密被泄露,而拒绝合作。(3)决策者的偏见,有时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非理性倾向会影响企业合作。(4)利益非相容性,当企业间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且企业间处于“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状态时,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小。(5)惯性,同上所述。

动因VI:(1)反垄断政策。(2)历史文化差异,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合作中,这种差异会成为合作的极大阻力。(3)行业和产业限制,如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行业准入有所限制,这也成为影响企业合作的重要原因。(4)资源的稀缺性,当企业所需求的资源较为稀缺和难以获得,且具有“竞用性“(不能被多方同时使用)特点时,不利于企业合作(特别是平等合作)。

动因VII:(1)合作绩效的负激励,企业上一期的合作绩效下降,或合作绩效与主观预期相差甚远,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合作。(2)合作中无法协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缺乏信任、无法协同运作,会影响到下一期的合作关系。(3)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管理层的摩擦会成为企业间进一步合作的阻力。(4)合作中获得的收益不平衡,会使企业对下一期合作缺乏动力。(5)合作中企业间的地位差距拉大,导致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动权和控制能力降低,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动因VIII:(1)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使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资产剥离或分拆,导致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变得疏远。(2)政府政策变化,如反垄断法实施等。(3)企业合作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会使合作体以外的竞争对手深感威胁,它们会通过更强的对抗措施来阻碍企业合作。(4)其他企业的吸引,有可能成为既有合作的阻力。

三、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实证分析

为了剖析上述动因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对国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达到67%。通过问卷回收后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证明调查数据有效。调查首先对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动力因素主要基于企业的生产资源层面,在现代知识经济中,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状态,这说明国内企业的合作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这与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发展层次是相吻合的。阻力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大体上是基于资源和利益层面,由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在资源和利益上博弈显得尤为突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尽管归根到底也是基于利益,但在形式上却隐晦得多,如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在战略、服务、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竞争。可见,国内企业的竞争仍处于较低层面,竞争的目的主要在资源和利益上。其次,分析各动因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相关性。第一步,提出各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的假设陈述。第二步,计算动力、阻力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三步,以竞争合作关系程度为因变量、各动力因素或阻力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F值、R2和AdjustedR2均较满意,数据结论有效。由结果可见,企业共担风险、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控制资源和保障交易、学习内化、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网络外部性、在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对未来合作预期等动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较为紧密的合作方式;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宽松的合作方式。由于多数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正相关,因此可见,我国企业更加认可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必须既看到合作的收益,也要认识到被合作关系“套牢”的风险,在其间找到平衡点,寻找最佳合作之道。另一方面,企业间利益不相容、资源稀缺、合作中管理层出现摩擦、合作收益不平衡、合作中地位差距拉大等因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强烈的竞争方式。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更加关注资源、利益等方面的竞争,这与前面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四、结语

本文着力于分析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动因,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将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作用力分解为三种动力和四种阻力。这些力相互作用,当合力超过一定阈值时,企业间关系状态发生改变。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从方向维(动力/阻力)、时间维(先天/后天)、空间维(内生/外生)三个维度可以分为8种36个。为了对这些动因的重要程度及其与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方式、演化路径、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研究架构。

参考文献:

[1]杜智涛.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

[2]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3]NOOTEBOOM,GILSINGVA.Densityandstrengthoftiesininnovationnetworks:acompetenceandgovernanceview[J].Ecis,2004(1):1-44.

[4]HAUSMAN,ANGELA.Variationsinrelationshipstrengthanditsimpactonperformanceandsatisfactioninbusinessrelationships[J].JournalofBusiness&IndustrialMarketing,2001,16(7):600-616.

[5]CULLENJB,JOHNSONJL,SAKANOT.Successthroughcommitmentandtrust:thesoftsideofstrategicalliancemanagement[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00,35(3):223-240.

[6]SARKARMB,ECHAMBADIR,CAVUSGILST,etal.Theinfluenceofcomplementarity,compatibility,andrelationshipcapitalonallianceperformance[J].

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01,29(4):358-373.

[7]KEiTHWHIPEL,LIPINGFANG.AformalanalysisoftheCanada-USsoftwoodlumberdispute[J].EuropeanJournalofOperaResearch,1990(46):235-246.

[8]D.MARCKILGOUR,KEITHWHIPEL,LIPINGFANG.Thegraphmodelforconflict[J].Automatica,1987(23):41-55.

[9]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0(2):91-93.

[10]叶永玲.虚拟经营的竞合博弈及合作动力分析[J].管理科学,2003,16(5):2-5.

[11]吕坚,孙林岩,马新莉.虚拟企业组建的合作动力与利益协调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17(3):47-50.

[12]刘伟华,季建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强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1):120-124.

[13]刘伟华,季建华.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2(6):770-774.

[14]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91-101.

[15]李纲,杜智涛.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

[16]杜智涛,夏晨曦.企业间竞争合作动力机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7]周祖城.平衡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8]刘伟华,季建华.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