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试论中小企业管理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9-17 09:20:00
导语:独家原创:试论中小企业管理的误区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超过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接近我国GDP的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有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却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没有一个长远而又行之有效的规划,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人才引进渠道过窄、随意性大,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尽合理,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的挖掘。二是人事任用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在人才作用上,不少中小企业还具有强烈的“情感经济”意识,在人员配置机制上,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成为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在这样的企业中,血缘关系成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高层次管理者和财务等核心职位大多为亲朋把持,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远离企业核心管理层而难以发挥其才能。在国有中小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能进不能出”和传统文化中的“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裙带关系现象,大量平庸之辈占据着企业的要职。三是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缺乏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这不仅会扭曲和削弱激励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也将使企业陷入管理监督的困境。实践中,中小企业员工对薪酬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他们积极地工作。
(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企业领导者财务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中小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许多都是由自己的亲属担任会计、出纳,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有的甚至不设财务机构,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或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等。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财务收支没有审核制度,资金划转随意,应收账款缺乏有力的催收手段,且周转速度缓慢,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比较落后,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得不到应用,致使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投资盲目,现金管理不科学。有的企业的投资随意性较大,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只凭经验盲目决策投资项目,或只追求短期投资目标,很少考虑自身规模的扩张和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导致中小企业原有项目的经营资金周转困难,甚至陷入财务危机。有的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或是缺少资金使用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有的没有建立严格的收付款条款,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三)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技术创新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另有一项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30家企业中,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水平。
二、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模式不合理而产生的主观原因。
1.人员聘用制度缺陷。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核心人员常常是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进去的。而企业在遵循“能者上、平者留、庸者下”这一人事变更原则时不尽合理,其人事变动的依据与员工的业绩关联度不强,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如在一些私人中小企业中,“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严重,这使得一部分远离企业核心层的优秀员工难以发挥其才能,在国有中小型企业,“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量的平庸之辈占据着关键岗位,致使优秀的员工晋升机会不大,晋升周期过长,造成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
2.绩效评估与报酬管理制度缺陷。许多中小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员工的责、权、利不相统一,导致绩效评估标准及过程不合理,而报酬管理制度上也偏重传统的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激励,这些都使得优秀的人员在工作中难以发挥其才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隐患。在分配制度上仍普遍存在着平均主义,企业的高、中、低级人才的收入差距很小,人才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的体现。
3.约束机制缺陷。中小企业往往对于高层管理者的约束不够,不能保证其权力的合理运用,没有约束力的权力必然会导致一些如越级指挥、多头领导、权限过大等问题。一些管理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尤其是一些国有中小企业,“穷庙富方丈”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会导致企业中的员工对领导者、对企业本身的失望,而选择离开。
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它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这往往会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
(二)财务管理方面
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从企业内部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筹资综合成本高,造成负债比重加大,财务风险增高。
2.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3.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中小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技术创新方面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有外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等外部原因,但更多的则是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创新观念意识淡薄。企业领导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经营思想急功近利,风险规避意识过强,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而有的企业家虽然颇具冒险精神,在技术创新的战略上却又容易犯错误。
2.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基于对创新资源认识的局限,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缺少长期性利益激励机制。一些企业长期没有按规定提取技术开发费用,更不用谈专款专用,有的企业连续几年都没有技术开发支出,给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激励机制缺乏,无法实施有效的人才储备,无法留住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各种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供给状况,导致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创新水平较低。我国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极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比例也不高。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1.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业应该不断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开发,将无法适应以人力资源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挑战,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员工的培训并不仅仅是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开发人的能力。通过不断培训,使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使员工向智力型、复合型人才发展。
2.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平等的竞争机制。中小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实习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使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此,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择优的员工竞争上岗制度。再次要建立反映竞争结果的晋升、培训、薪酬奖励制度,以发挥竞争机制对员工的导向作用。
3.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分配制度设计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次,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报酬制度,并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这些要素应参与企业的分配,并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4.改良企业文化,营造人力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其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牢固结合起来的潜在力量,但同时,企业文化也要在适应新的工作和报酬方式中不断作出调整和改变。最后,每个中小企业都应在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1.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财务观念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和有效的内部结构;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技能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彻底解决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等问题。
2.注重科学决策,降低投资风险。项目投资程序不当,是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型企业要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学会科学理财,尤其是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投资的决策、评审程序,对拟投资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注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要把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做到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要以资金运营和资本的增值为中心,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企业资金资金周转顺畅,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1.推动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观念创新和意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中小企业要切实分析企业目前所处的形势,更新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把技术创新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为了培养员工现代企业创新观念和意识,应该建立员工定期定点培训制度。对于企业家创新意识不足的障碍,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企业家要积极慎重地指挥、控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也要不断地自我修炼,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者干脆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指挥控制权转交给合适的角色。
2.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包括张扬个性、不求全责备、尽力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充分放权、授权,委以重任,予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倡导和营造创造性、自主性、人情化的企业,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独特的文化力,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普遍创新热情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要采取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加大企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力度。中小民营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必须启动企业人才战略。首先特别要注意对人才各种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必要的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的信任。其次,企业要根据条件尽力为他们创造对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交流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使其不感到受企业规模的局限,有足够的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的余地,对他们的各种创新思想要予以足够的尊重和实事求是的支持。第三要培养对人才的信任感,对引进人才的必须增强互信,而不能对外来人才总是处处防备,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思维的充分展开。
结论:中小企业和国营大型企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强劲活力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中小企业必须要增强战略眼光,促进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加强财务管理,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独家原创: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论文
- 下一篇: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