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模式概念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30 09:58:00

导语:企业信息化模式概念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信息化模式概念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信息化模式是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方式,反映企业所选择的信息化要素的不同组合。本文对现有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讨论比较,旨在揭示企业信息化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模式

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否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信息化模式,关系到能否为企业寻找一条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化建设道路,能否在整体上保证信息化建设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多种不同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它们是对企业信息化实践的理论总结、提炼和归纳。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以区别,以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指一种方式、样式,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的本质形态,是某种事物运动的标准方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企业信息化模式,就是指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方式,它是企业在信息化要素的多种组合中所选择的某些信息化要素组合。信息化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信息化目标、信息化范围、信息化重点、信息化实施次序和信息化采用的技术路线等。

1.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模式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根据进程的不同,既有总目标,也有阶段目标。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实施思路。企业要能够真正做到企业信息化“为我所用、保证实效”,就必须针对信息化的应用和作用,分析企业的特点,正确定位信息化的目标。

2.信息化的范围

企业信息化通常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财物力,牵涉企业的各个方面,由于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也未必需要一步到位全面信息化。因此,企业信息化需要综合考虑业务复杂性、投资、实施难度等因素,在不同阶段或时期确定相应的范围。每一个企业需要对自己的各项业务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实施范围。

3.信息化的重点

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信息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重点,选择信息化应用的突破口,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般而言,信息化的重点可能包含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整体影响最大、难度最大、投资最多、牵涉精力最大、关注度最高等。对于信息化项目的各个部分,应该按照上述几种情况进行排序,找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问题,对其他部分起到带动作用。

4.信息化的实施次序

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如此不断迭代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步到位,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由于实施过程可能带来企业管理制度变革,对管理人员的权利进行重新分配,可能损害一些管理人员的既得利益,管理人员对于新系统的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于新系统的不同部分,技术上、企业管理基础上存在差别,也存在实施难易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开展信息化时,往往先选择对于现有管理系统影响较小、实施难度较低的部分,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然后逐步实施对整体影响较大、实施难度也较大的部分。如果实施次序选择不合理,不但难于成功,还会为后期实施带来负面影响。

5.信息化的技术路线

企业信息化涉及的技术非常多,选择何种技术(是顶尖的产品和技术,还是目前主流的、一般的产品和技术等)来实现信息化的目标就涉及信息化的技术路线问题。不同的技术路线,将直接影响着以后的资金投入,决定系统的技术架构的实现,并长期影响软件的应用,还决定着系统未来的“生命力”。因为不同的技术路线,对软硬件设备的要求不同,将来系统维护的难度也不同。如果信息化资金充足,选择顶尖的产品和技术当然好,但多数企业用于信息化的资金有限,只能选择投资较少的技术路线,系统的性能等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一般企业应尽量选择成熟的IT技术和产品,同时兼顾产品的先进性和可扩充性。此外,应尽量选择多样化的技术路线,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一种推向市场的技术都有其优势,也都存在被淘汰的风险。

二、几种不同的企业信息化模式

1.企业信息化的生成模式、投资模式

企业信息化生成模式(又称进入模式或投资模式)的概念是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动因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化建设,阐明了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或外在动力。例如,有学者将企业信息化的生成模式归纳为:企业—产业互动模式、挑战—反应模式、雁行模式、地域互动模式和其他模式等5种;也有的归纳为内部驱动模式(包括主动开发模式、集群带动模式)与外部推动模式(IT方案提供商推动模式、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两种类型。

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化模式、发展阶段模型

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用以描述企业信息化的延伸或扩展路径,也常用来反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式或思路。如果企业的信息化由内而外发展起来,即先有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然后再发展外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供应链管理,这可称之为由内向外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反之,可称为由外向内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也可分为从低层向顶层做的模式和从顶层向低层做的模式两种,前者比较实际,但缺乏整体观和全局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而后者则容易形成对业务了解不够,实用性欠缺,而且投资额度较大。此外,还可从信息化扩展方向上分为3种:一是横向模式,指企业在初步信息化之后,在操作层面和职能层面上进行横向扩展,扩大管理软件的服务范围,满足更多的数据需求,为企业操作层面和职能层面的效率提高服务;二是纵向模式,指企业的信息化涉及范围在纵向的操作层面、运营层面和决策层面上向上发展,满足更为复杂的数据需求,解决更多的非结构化问题,为更高层次的企业领导者服务;三是复合模式,指上述两种模式的复合。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这在理论上一般反映为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又称为演进模型)。如比较著名的诺兰模型、系统进化模型、MIT模型等等。由于研究的依据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但都是从某个角度反映企业信息化各阶段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是对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综合。

企业信息化的进化模式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由低级构造向高级构造进化的结果。有学者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进化模式分为5个阶段:自动化孤岛模式、局部集成模式、全程集成模式、网络化柔性大规模集成模式以及网络化智能柔性超大规模集成模式。这种分类是从信息技术应用集成的角度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的总结和归纳,其含义与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类似。

3.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一般表述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涵盖层面或具体应用的方式。有论者把它分为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若干种模式。也有专家依据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涵盖的层面、实施难度和建设成本来进行划分,将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分为点状应用模式、链状应用模式和网状应用模式3种,其中,点状应用模式即单机应用;链状应用模式即在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设计、研发等方面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但各系统间尚不集成;网状应用模式即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化应用。实践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应用模式。

4.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表述企业采取何种开发方式来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自主开发模式、外包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和整体引进模式4种。也有专家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为3种:一是定制开发模式,即针对企业管理规范和业务需求,以专项定制开发为主,除特别因素外,一般不选择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系统;二是购买模式,即以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系统为主,并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在所购买的商品化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系统之间的系统集成、客户化定制等工作;三是购买与定制开发相结合模式,即在购买商品化软件系统的同时,针对某些管理和业务上的特殊需求,选择定制开发的方法予以解决。

对于制造企业,也有论者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部流程为基础向外延伸的模式,强调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性,着重业务重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重组,彻底理顺内部管理关系,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在企业内部打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然后向供应商和客户两端延伸,属于“推式”建设模式。另一种是以客户/供应商为中心向内部延伸的模式,强调企业的市场导向,以外部需求带动内部信息化建设,属于“拉式”建设模式。

三、企业信息化的不同模式比较

如表1所示,上述多种不同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中,信息化要素的组合各不相同。企业信息化生成模式强调信息化的目标和动因;企业信息化进化模式及发展阶段模型强调信息化的目标和规律;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强调信息化的目标、范围和实施次序;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强调信息化的目标、范围和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则强调信息化的目标和技术路线。明确这一点,有利于企业在信息化实践中把握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从众多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遇到不少困难和障碍的情况来看,多数可以归结为企业信息化模式的选择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在企业信息化的每一个阶段,需与企业的发展相契合,选择好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应用模式和建设模式。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工艺、行业属性、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从来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企业,因此也就没有可以完全照抄照搬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也不可能存在千篇一律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国内成功企业的信息化模式,除了普遍的经验之外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企业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者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竞争地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或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阶段、目标、范围、重点、次序和技术路线,这样才能既不脱离企业自身特点、基础和条件,又能很好地服从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令家.企业信息化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谢康.中国企业的信息需求与信息化投资模式[J].管理世界,2003,(3).

[3]靖继鹏,霍红梅.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新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3,(5).

[4]刘向东.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与策略分析[J].山东经济,2004,(3).

[5]王剑.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交通与计算机,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