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时间:2022-08-18 10:59:00

导语: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有偏差。(1)成本核算重制造成本、轻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由产前、产中、产后构成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制造过程大大缩短,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降低,而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等非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滞留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中心,因而,成本核算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2)成本核算重物质资料、轻人力资源。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主要以物质资料为重心,而未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比重日趋上升,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物质资本管理转向人力资本管理,构建起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结合的财务核算机制。否则,一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3)成本核算重企业内部成本,轻社会环境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成本补偿只有包含这三方面的消耗和支出,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全良性循环。

第二,成本核算的内容未及时拓宽更新。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使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生产加工“粗老笨重”的传统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必须将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减少消耗和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第三,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亟待改进。首先,从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一般来讲,品种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重复、单一品种生产类型,分批法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其次,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来看,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制造费用只占人工成本的近60%,且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将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然而现在的制造费用其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已相当于人工成本的300%左右,有时甚至达500%至600%,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

第四,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和分配方法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经济形态中,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即产品的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生产和经营厂商要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个性化导致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的结构和数量、生产工时各不相同。这种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产品单一化和批量化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成本的分配也必然要作相应的改革,也就是说传统会计中成本分配的分批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前的生产导向型变为消费导向型,生产厂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小批量“单元生产”和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繁琐复杂的分步法显得没有必要,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的基本方法。第五,企业人工成本的归集不完整,核算随意性较大。在成本核算中,不考虑现代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人工成本的归集对象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而未包括研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等。同时,人工成本的列支内容又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而未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社会保险等项支出,致使企业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人力资本耗费的全貌。有些企业领导人和会计工作者,为了本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不按“两则”和《会计法》操作,千方百计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不该列支则支,人为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导致成本计量数据失真。

二、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对策

第一,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各产品的成本水平,因此必须加以改进。笔者认为改进方法有二:其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难。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不同成本动因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实现材料资源的节约。但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企业应实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和适时生产系统,而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目前我国实行作业成本核算为时尚早。为此,一方面应改进我国现行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在生产中,企业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使用标准尺寸设计可以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装置非常容易和便捷地升级换代,在这类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大的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试点,通过试点,解决作业成本核算理论和实务中的众多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行。

第二,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成本核算改革的要求,使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打破了成本责任的“大锅饭”,做到权责分明,有效地控制成本,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一般步骤和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各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件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联系的责任成本体系。

(2)严格确定责任范围。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3)实现目标成本到责任成本的转化。即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成本或编制成本计划时按步骤进行。制造费用既要按步骤采取一定方法编入成本计划中,又要按部门编制,做为各单位的责任费用标准。

(4)责任成本的核算考核与分析。一是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要按月进行核算,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计算出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责任成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应区别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二是责任成本分析。各责任成本中心由负责人每月编制一份本中心实际报告,分别列出实际数与计划数,考核时主要以各成本中心可控成本为标准,不可控成本通常做为参考资料列示。

第三,实现会计电算化、加强审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很大,涉及到材料的收发存核算、人工费的统计与分摊、间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摊、中间产品的成本核算等等,有些基础数据的形成甚至需要几个部门的共同认定,实现会计电算化,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企业成本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目前,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脱离了手工操作的账务处理过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也实现了计算机化,这大大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的检查及处罚力度,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要终生负责,防止注册会计师为了承接业务或为了降低审计成本而随意出具报告;国家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在企业查账时重点要放到企业成本核算中,发现违纪违规现象要对单位及责任人予以严惩;内部审计部门要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加强内审监管力度,内部审计人员应处处以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为重,努力担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顾问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诊断医生”,充分宣传审计成果,使广大职工和领导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真正做到“审为管用”、“审管结合”,促使企业规范、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