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顾客关系论文
时间:2022-07-24 06:00:00
导语:企业与顾客关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与“一体论”的思想,它深刻地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一切的和谐与统一。和谐既是一种伦理道德,也是一项管理准则。我国当前正在努力构建以和谐为目标的未来社会,在这种大环境和整体要求下,企业以“和谐管理”为指导思想便是应有之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不但是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也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和保障。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有资料表明:只有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在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的问题造成的。这说明克服“文化障碍”,进行文化沟通,在现代经济合作中的意义,说明建设开放的、有成效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纵观各成功企业的背后无不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力争建立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便是“和谐”。
从企业自身所处的地位看,主要体现在以满足社会和顾客的正当需求和欲望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它要求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和顾客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从企业构想,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方位考虑,求得三者利益的平衡、统一。当三者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和保证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也许,企业会因此暂时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企业也必定会因此获得长远和更大的利益。这种规划与实施包括了产前与售后的一系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仅限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而且还渗透到生产和消费领域之中,即决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主权在于三者的共同利益与全社会长远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其具体内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导“绿色”的社会里,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和,提升企业文化品质
1.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从价值链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第一个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从供应商开始,到终端用户结束,只有每项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增值活动,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因而企业必须摒弃无价值的活动;第二点就是在价值链上,下一个活动的执行者是上一个活动的客户,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这样客户的含义就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概念,从“外部客户”(即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扩展到“内部客户”。
要深入理解客户导向,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需求”。就最普遍的理解而言,“需求”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客户需求,不仅需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也需要了解“客户的客户”需要什么。换言之,就是不仅要了解用户的显在需求,也要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
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创造财富的人比财富本身更具价值,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如是总结微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秘诀。所以,处理好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
(1)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范围,构成了企业内部的心理环境,企业领导者怎样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关键在于领导者按照心理学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营造适宜内部的心理环境,使全体员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识。在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遵循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育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等心理机制。(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应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儒家学说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体和谐为宗旨,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自觉把个人融入群体之中,以求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这充分说明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在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在当代企业文化管理中,其目的无外乎是谋求内外团结的氛围,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关系和谐共融,员工归属感强,愿意参加企业活动并承担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以“和为贵”价值观培育为主的各项有效措施来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激励群体意识,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鼓励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号召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要培养员工树立起“以企为家”的思想,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连,自己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回报,进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职工群众共同办好企业,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重大决策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职工加强自我管理。使企业上下和和睦睦,相亲相融。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一体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元:企业文化探讨[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0)
[2]秦在东:现代企业管理新方略[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郑罗平: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影响力研究.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月
[4]唐骏:中国式管理.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6月2日
[5]刘迎秋等:2004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分析报告.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2月
- 上一篇:废电池综合利用管理论文
- 下一篇:化学课程整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