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管理措施

时间:2022-07-09 09:53:04

导语:乡村旅游管理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旅游管理措施

摘要:乡村旅游本身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旅游业发展出现的,乡村旅游是具有较快和较大发展潜力以及活力等特点的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社会各界对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关注度提升,乡村旅游本身具有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但是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且促进乡村旅游管理更好进行,本研究在双因素理论基础上将乡村旅游划分为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加以研究,使得乡村旅游的管理策略更加完善。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措施

乡村旅游主要将农业资源作为主要基础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在一起,这一旅游形式从出现的时候,就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将农业文化和生态景观等提供非城市居民,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和风景等。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相对较晚,其主要是在二十世纪末所出现的乡村旅游热背景下产生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政策的实践中,乡村旅游逐渐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将农村的空间环境作为重要基础,通过城乡之间的差异对产品加以规划,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多种功能,也促使其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需要加以重视和不断完善。

一、乡村旅游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过对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等方面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乡村旅游英特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其不仅具有休闲和娱乐的功能,同时也逐渐具有学习恶化购物等方面的功能,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当前,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存在有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研究学者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所引起的,其具体定义包含有一下几个方面内容。这一新型旅游形式中的旅游空间活动场所主要为乡村地区,而旅游中吸引游客的吸引物主要是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乡村饮食文化和古民居文化等内容,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其具体的旅游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一定的乡野运动和休闲娱乐等体验,并且提供一定的服务,因此乡村旅游可以理解为,是以乡村地域空间环境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其以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使得旅游者能够得到观光游憩和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需求满足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具有的乡村性特点,其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发生的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地域本身有具有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的地域性又是其最根本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其对乡村的人口情况以及居民分布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对社会文化相关特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1]。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独特性。乡村地区是对原始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保存较好的区域,这就使得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本身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约定俗成一定的文化习俗,在具有较为独特的饮食习惯等,各个地区也有自身特有的农副产品等,而这些农副产品以及当地所特有的的当地的生活习惯,都能够使得游客对农村文化具有深刻体验,同时也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农村生活,使得游客体会返璞归真的感觉。(二)乡村旅游的多元性和多变性。乡村旅游景点,主要包含有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等内容,这些景观中存在有相对较多的文化因素内容,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有聚落以及自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同时也促使乡村景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全方位和多元化的特点。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多元同时也具有较多的变化,这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具有相对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多数地域旅游资源都是以地域特有的民俗风俗和自然风貌等作为主要的资源,很容易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的时候,对这些相关因素更加全面的考虑,能够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三)乡村旅游的适度性。乡村旅游的基础存在农业生产的条件,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旅游淡季乡村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是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内容,而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乡村旅游汉族要是以文化景观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这就说明,在对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适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也能够使得农民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得农村剩余人口逐渐转化为生产劳动力,促使农民能够在农忙闲暇的时候,通过卖旅游品和开商店以及民宿等方式促使自身收入增加,使得农民能够在不用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就得到较好的收入,也为农民提供发展的平台。其次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由于乡村旅游在为城里游客提供娱乐的同时,也使得游客们将城市中的先进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等带到农村,农民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接收到潜移默化的知识传输,增强农民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是乡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本身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的时候,会对自身的基础上设施加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基础公路等方面的重视以及资金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休闲,使得农村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

四、双因素理论以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涵。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曼•赫赫茨伯格于1959年所提出,这一理论首先出现在他的著作中,他在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员工的调查中发现,职业内容和职业环境以及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都会对人们工作的热情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有时候会鼓励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的热情,而有时候,也会对员工工作热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在对员工进行安慰之后仍然无法促使员工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对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主要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等,激励因素主要是指能够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刺激作用的因素,例如员工工作的成就感以及工作的兴趣等方面内容,都能够促使员工对工作发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期望。而保健因素主要是指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打击的因素,这些负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关系等方面,例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因素。以上是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所提出的关于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包含的内容,并且他明确表示,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职业本身的内容已经存在一定激励因素的特点,而工作职业环境及工作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则逐渐成为保健因素。另外,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中的相关内容存在着交叉的情况,有些因素在一定情况下为激励因素,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是保健因素的内容。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的满足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提升作用,而激励因素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不会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保健因素的满足如果不足,就会造成员工多数出现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公司发展。(二)双因素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一些研究学者在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加以研究的时候,已经逐渐将双因素理论和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体验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了一起,其中Noe和Uysal学者在双因素理论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研究的过程中,在对游客的满意情况加以观察的时候,将对满意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主要是操作因素和表达因素,操作因素主要是对旅游产品本身的属性加以明确,而操作因素的功能等方面内容也得到较深入研究,这些因素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所必要的因素,对乡村旅游持续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如果这些因素缺少,会出现游客不满意的情况,而表达因素主要是指旅游产品本身的价值等方面都是使得游客满意的因素。Pizam等学者认为多数旅游产品表达因素比操作性因素等更为重要,贾英和孙根年等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将旅游体验分成高峰体验和辅助性体验等两个方面。高峰体验是对游客满意度方面产生作用的因素,而如果高峰体验造成游客失望的时候,就会无法对游客的缺憾加以弥补,也无法促使其得到游客的满意,而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由于高峰体验本身具有的低劣的辅助的影响,造成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将乡村旅游和双因素理论之间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得出乡村旅游分为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等内容。在这之中,核心因素主要是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等方面内容的体现,这就和游客所进行的乡村旅游驱动力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游客所追求的乡村旅游价值的关键所在,对于核心因素的关注恶化不断加以完善,是对旅游游客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核心因素和乡村旅游产品等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其中包含着人文风俗以及乡村活动或乡村产品等方面内容。乡村风光主要是由生态景观所组成的乡村风景,同时也包含着农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风光以及菜园和果园等农业生态环境等田园景观,而乡村人文主要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发展,所根深蒂固,在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以及其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等方面内容,而乡村活动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以及民俗活动等活动内容。乡村产品主要指乡村传统工艺和手工艺品等产品[3]。乡村旅游的辅助因素主要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对乡村旅游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产生必要的帮助作用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游客旅游中的主要需求,但是这类因素的缺少也会使得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这类因素主要包含交通和景点基础设施以及接待服务等方面内容,其相关交通主要包含着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具有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的条件,而其相关住宿方面内容主要包含这住宿环境以及卫生状况和住宿价格等方面内容,餐饮本身也包含饮食特色以及价格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乡村旅游中的景点基础设施包含着休息设施以及引导设施等,其中接待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方式等内容。

五、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

2010年的时候,福建省旅游局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时候,对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重新确定和定位,在这一过程中,福建省旅游局将七彩福地乡村游作为旅游宣传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其每种颜色都表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特点,其中较为贴切的主题和乡村旅游自身的发展情况是相符合的,具有较为明确的方向。乡村旅游的内容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而在福建省旅游局关于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实施情况下,使得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逐渐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系统,一直到2014年福建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逐渐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同时也形成了17个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使得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福建省旅游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逐渐将闽台之间文缘相承和商缘相连等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促使福建省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之一,不断形成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在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而福建省旅游局和农业部等部门也在近几年以来对全省的乡村旅游项目展开可一定的帮助工作,其扶持的金额投入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在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上,也组织闽台旅游相关人们的交流工作开展,使得福建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完善协调硬件设施配合软件服务。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的硬件设施始终是辅助因素的关键内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关注,这就需要不断对交通道路和通讯电力以及排水排污等硬件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且也需要对这些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等方面的特点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当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住宿有度假村和宾馆等,而这并不适合一些自驾游和散客游的人们,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民俗以及青年旅社等的建设和关注,在此之外,福建省乡村旅游的硬件设施的设计规划也要当地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加以配合,需要和福建省乡村地区的整体风格相符合。乡村旅游虽然是对促使游客能够对乡村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或者体验乡村的日常生活,因此,游客们在对乡村生活加以体验的时候,也需要促使乡村本身具有能够为游客提供必要服务的条件,使得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因素内容。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外观进行乡村元素建设,而设施则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特点,需要和城市居民本身的生活习惯相符合。而在硬件条件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具有较为细致的软件服务和相关硬件设施相配合,对其原有的服务设施等相符合,促使其人性化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4-6]。(二)逐渐将辅助因素转化为核心因素。辅助因素虽然是具有支持性特点的内容,其对核心内容的发展具有中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在乡村旅游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对游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能提供直接的满足,而需要将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之后,才能充分对其因素加以发挥,也可以在适当的途径的帮助之下,对游客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例如,福建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可以充分利用水乡资源,水乡资源本身是当地特有的资源内容,其在促使游客感受乡村景观的时候,也将本地的特色内容提供给了游客,使得游客在福建省旅游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游客感受插秧和赛舟以及品尝水乡具有闽南特色的特色菜肴等,这些附带的内容,都属于乡村旅游中的附加因素,这些因素能够促使游客对当地的乡村生活加以更加充分地体会,促使游客们能够在观赏乡村风景,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候,对其中相关产生进行消费,而在一过程中,就是将乡村旅游中的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促使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得游客们能够充分体会当地的乡村生活。(三)创新管理方式,变革管理理念。乡村旅游的管理通常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政府的管理和乡村旅游景区等当地的企业管理,其两组之间具有宏观和微观之分的特点,对乡村旅游政府部门而言,要促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借助于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相关工具,例如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促使乡村旅游本身处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得意提升,使得其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效率。其次,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其整体管理的程度,根据当前所具有的“3s”对乡村旅游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其保护力度加强,并且也需要在这一技术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制定,对乡村旅游的环境加强保护力度。乡村生态平衡问题是乡村旅游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明确其重要性,在乡村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完善,促使其管理方式逐渐得到创新,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在时展的进程中,逐渐加以变革,从而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外部的力量加以借助,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各乡村旅游景区内部的管理,能够选择综合素养更高的工作人员,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和改善,同时也需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加强对经营单位的管理者等人员培训的力度,在对人员加以有效培训的过程中,使得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理念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使乡村旅游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而是和时展相契合情况下的乡村旅游管理,在对乡村旅游管理内容创新的基础上,逐渐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得到改善,而这对于乡村旅游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进行旅游管理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对管理的新的技术加以完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也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完善旅游管理,使得乡村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有序,也不断达到快捷有效的标准,使得游客们的旅游经历更加丰富和充实,积极发展新技术能够促使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方式与理念更加完善[7-9]。

六、结语

乡村旅游在近些年以来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旅游类型,在促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情况下,就需要逐渐对其管理策略加以完善,关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恶化发展方向,使得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欣.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住宿偏好与满意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2]包大明,郑辽吉,赵艳辉,王焕宇,周晓丽,罗云艳.基于游客感知的景区供给质量提升分析———以辽宁青山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67-73.

[3]刘含嫣,吴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日照滨海旅游满意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3):71-76.

[4]李志勇.“双因素理论”分析框架下的博物馆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J].社会科学家,2014,(12):74-80.

[5]李露.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的探索———以常熟蒋巷村为例[J].江苏商论,2010,(12):112-114.

[6]朱珊珊.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郑耀星,曾祥辉.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9):1138-1141.

[8]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07):37-48.

[9]王莹,许晓晓.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经济地理,2015,35(03):203-208.

[10]廖慧怡.基于《里山倡议》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初探———以台湾桃园地区对乡村旅游转型的需求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06):76-86.

作者:黄利剑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