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策
时间:2022-01-17 09:14:49
导语:职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培养目标的破与立
以往过宽的职业面向导致培养目标的大而全、全而空,培养目标落不到实处。窄化了职业面向后,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宜做适当调整。同时,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调查,93%左右的学生都选择了在省内就业。在当前国家支持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和三门峡实施“旅游强市”和“四大一高”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强化旅游管理专业为区域旅游经济服务的观念,培养目标应明晰“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定位。根据调研,目前三门峡、黄河金三角乃至中原经济区旅游行业人才市场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一方面,小型旅游企业不仅专业素养高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一般技能人才短缺和流失问题也很严重;另一方面,大中型旅游企业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总体上区域旅游企业主要缺乏职业素养高、业务纯熟、精于管理的业务经理层次人才。因此,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一线业务人员为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业务经理岗位管理人才。另外,从对旅游企业的调研结果看,除要求学生具备旅游行业的基本管理知识、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外,很多旅游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意识与职业精神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礼仪礼貌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将难以胜任越来越受客人“挑剔”的服务工作和日益复杂的管理工作。综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区、旅游酒店及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和中层管理岗位,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的高素养、高技能管理人才,以适应国家旅游业特别是三门峡、黄河金三角乃至中原经济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破与立
以往教学计划中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一直存在着对核心能力概念理解的偏差。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基本能力”、“软技能”(美国)、“基础技能”、“共同能力”(香港)。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认为,它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一般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人的终身的可持续能力。它在职业能力的三层结构中(,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居于最底层,决定着人的岗位转换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又称岗位特殊能力)与行业通用能力合称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显性或半显性的部分[7]。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能力体系设计既考虑了一线业务人员的基础岗位业务能力,又强调了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的设计,同时立足学习型社会,也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角色(在校生、社会成员)所必备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如表2。四、教学模式的破与立以往采用“1+1+1”的教学模式,第一学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自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5月开始,至8月结束,到三门峡周边景区及旅行社进行旅游综合实习;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4周在校学习,自当年12月中旬到次年8月底(包括第三学期4周,寒假1.5个月,第四学期16周,暑假2个月)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三学年在校上课,毕业前进行3周的毕业实习。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学习,实践,学习,实践”的技能习得规律,尤其最后一个“1”,考虑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往往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返校后学习的欲望和目的更强。但从近几届学生的实践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反而是实习期间基层岗位单调、重复性的技能性操作,使学生形成了一种“知识无用”的错觉,对新学知识缺乏动力;加之连续实习时间过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点疏离,从而影响了第三年的教学效果。此外,在酒店管理专业已然独立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仍在酒店进行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设置的模糊,弱化了专业的特色;同时,这种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导游证的考取。调整后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旅游淡旺季的行业特点,学生前三学期及第四学期的第1-9周在校学习;第四学期第10-16周和暑假,到旅行社或景区进行旅游综合实习;第五学期第1-12周在校学习;第13-18周、寒假进行酒店、景区、旅行社实习;第六学期在校学习。其特点表现为:根据能力层次逐渐提高的原则和不同学习阶段能力形成的重点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年以学校为主,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侧重导游业务、景区服务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年通过工学交替、项目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到企业生产实习等方式和途径,侧重业务规范的培养、团组接待能力训练、景区资源开发能力培养、营销计调业务训练;第三年通过顶岗实习方式以企业为主,注重学生对旅游接待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线路的设计等工作过程对应的导游业务能力、酒店管理能力、景区服务与管理能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模式是“教学以致用”理念的充分体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外置”,不是粗放的顶岗工作,也不是“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从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合作,而是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建设、课程讲授、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人才培养过程的联合培养。同时,这一模式还把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深度链接。
三、课程体系的破与立
以往的课程体系,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课程名称,抑或教学内容,都深受学科式思维的影响,与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相悖离,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新的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范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产学结合、课证融合、技术与人文融通、理论与实践并重。(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第一,征集具体工作任务。通过面向旅游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广泛调研,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三个主要就业岗位,即导游员和景区讲解员、旅行社计调和外联人员以及旅行社、景区职能部门经理,一个次要就业岗位,即高星级酒店中基层服务和管理人员,并征集了这些岗位上的83个具体工作任务。第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面向,将83个具体工作任务归纳为校内学习的15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对应的专业课程。第三,根据“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三个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对应的“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校学习阶段,并按三个阶段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排序。同一阶段的课程,再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要求进行排序。(二)课程体系基本结构按照上述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构建专业能力课程模块,整体上形成包括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社会能力模块和通识课程模块等五大教学平台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专业能力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训要课堂和实训室两手都要抓。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或案例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初步认识工作情景;在校内实训室,重视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熟悉岗位操作规范和方法。校内实训内容与要求。校外实习是实践环节的核心,是发展学生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的主要场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安排了旅游认知实习和一年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实习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参加顶岗实习,学习场所从学校转入企业,部分课程外置,由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学校教师主要进行心理指导,通过实习例会、批阅实习周记、注重企业反馈信息等渠道处理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顶岗实习结束阶段须举办技能考核及总结大会,学生撰写实结,企业填写实习鉴定表。校外实训内容与要求和顶岗实习环节实训课程分别。六、结语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与发展所本依,其合理与先进与否,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成败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更好适应高职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地改革与优化,而非一成不变。旅游管理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国家旅游事业,特别是三门峡、黄河金三角及中原经济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会战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招商局三万活动阶段性汇报
- 下一篇:契约理论下的旅游管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