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

时间:2022-07-06 05:47:26

导语: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等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体验、休闲、购物及学习等,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自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来,乡村旅游便成为我国旅游业的生力军,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文明乡风的形成,整洁的村容村貌的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举措,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为例,试图探讨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关系。

1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优势资源分析

1.1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大箐乡(彝语意为鸟语花香的地方)境内有6333hm2成熟飞播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且牧草资源丰富。境内全是山地,最高海拔2925m,最低1720m,居民及游客生活其中均不会产生高原反应,适宜居住及旅游。气候属横断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15℃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是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

1.2民俗风情纯正朴实大箐乡是纯粹的彝族乡镇,白庙村下辖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约28.13hm2,总户数为541户,人口2049人,均是彝族土著居民。彝族的银饰手工技艺、毛纺织品及擀制技艺等民族工艺,民居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婚庆嫁娶,节日庆典等均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1.3区位优势突出白庙村距离西昌市区15km,自驾车约30分钟,省道西巧公路综贯全境,交通极为便捷。同时,白庙村北临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川南胜景”的邛海——泸山景区;南距以“螺髻山开,峨眉山闭”著称的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国家级4A级景区)18km,且是其必经之地。故可依托两大著名景区,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2白庙村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自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来,乡村旅游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发展高潮;四川省本是国内现代乡村旅游的发祥地(贾会娟,2011),然而诸如成都市三圣乡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故在2008年4月,四川省《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规划布局了一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启动建设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陈翔,2011)。西昌市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成效显著,于2010年被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荣誉称号。而白庙村因具有优势资源在西昌市的乡村旅游发展队伍中异军突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白庙村因地处半山区,畜牧业便成其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主要养殖猪、牛、羊、鸡;农业以种植土豆、玉米、荞麦为主。农民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来,修建了彝族农家乐、彝家特色烧烤店和小卖部等餐饮服务业。饲养的生态猪、生态羊,种植的土豆等不再作为低廉的初级农产品出售而变成了农家乐餐桌、烧烤店里的美味,身价倍增;生态鸡、绿色土鸡蛋也成了游客眼中的稀罕物,颇受旅游者竞购。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延长了农业和畜牧业等相关产业链,也使乡村旅游的收益更多的留在本地,成为白庙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2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动态传承文化精髓白庙村充分利用太阳历广场、长寿梯、观景台等资源,以一年一度的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的彝族火把节和被称之为“嘴巴的节日”的彝族新年为契机,深度挖掘彝族节庆文化内涵,推动节庆旅游的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如2012年春节期间(1月23日~1月28日)举办的以“千年彝韵,白庙溯源,探秘古老彝族文化”为主题的西昌大箐乡白庙村古彝文化节,接待了来自成都、攀枝花、重庆等地及州内游客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7万元。类似活动的举办在促进村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有效传播了彝族文化,增强了彝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住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是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从而更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达到共赢状态。

2.3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提升生活幸福指数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白庙村村民的积极参与。村民在投资、经营乡村旅游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培训,提高了文化素质(如学习了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学会用汉语和普通话与游客交流等)和自身修养(如礼仪修养),改变了生活陋习(如彝族村民惯有的席地而坐的习俗)。同时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收入渠道,使许多村民不用到异地他乡就能挣钱养家,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3白庙村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川省于2010年在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满足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环境硬件设施及人文软环境的需求,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1村庄布局规划合理,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白庙村利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机遇打造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融合地域和彝族文化、传统民居特色,以彝族乐器“月琴”为依据,对村庄进行了特色规划:进得来,村民游客进入方便;聚得拢,有足够的公共活动场所供游客活动;藏得住,村民能藏于村落,村落能藏于自然,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影响村民的自由生活;看不透,相互之间合理间隔,错落有致,避免一览无遗;走得通,居民和游客轻松走遍整个村落,不容易迷路。21栋彝风式雕梁画栋的风情房屋,青砖白墙,清新雅致;客厅、厨房、主卧、客卧、厕所、停车场等一应俱全,完全达到了“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的要求。村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与外界相连及村内的主干道、入户道路全面硬化,增加了旅游的可进入性;通水、通电、通网、通电话、通电视等问题的解决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节水灌溉、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2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文明乡风纯正朴实白庙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施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种树栽花,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2m2/人。村民响应号召,积极使用环保清洁能源,修建沼气池285口,改变了砍伐林木做燃料的生活习惯;家家户户使用太阳能,让烧水洗澡成为了历史;有效减少了炊烟污染,促进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建立了垃圾中转站,设立垃圾桶,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不能有效处理的难题,防止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同时通过排水管网将生活污水汇聚到氧化塘进行处理,并达到农田灌溉排放标准,加强了对水质的保护。通过以上措施着力打造和维护的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然而,新农村建设不仅包括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造,还应更加注重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避免进入“只见新村,不见新农”的误区。白庙村通过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利用板报、标语、会议、音像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和良好卫生习惯,并制定“村规民约”加以强化。同时,也利用彝族特有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家支文化,开展村民互助,如彝族家庭中若有孩子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会由家支出面,采用每家分担费用的形式解决费用及相关问题;在遵循国家的法律的前提下,家支会利用习惯法解决家支及族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独特的彝族家支文化,在维系着淳朴的民风同时也吸引着旅游者欲身临其境感受异质文化。

4乡村旅游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民族地区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黄顺红等,2011)。乡村旅游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方面的活动,将会激活乡村加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与发展的机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起到拉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宽裕了,民族文化精髓才能得到动态传承;民族地区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科学合理的村庄布局规划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了游客心目中对自然乡村景观的建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整洁的村容村貌又适应着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淳朴的文明乡风和民族风情驱动着游客追寻异质文化的脚步。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措施客观上均促进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