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金融扶持
时间:2022-06-27 06:05:33
导语:旅游开发与金融扶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海省湟源县位于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合部,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相交,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融合,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之美称。这里还有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丹噶尔古城,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湟源,在千年的风雨沧桑中积淀了厚重而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使湟源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同时,旅游发展也为厚重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展示平台,湟源由此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
一、湟源旅游业发展现状
几年来,湟源县相继开工实施了丹噶尔古城保护性修复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使旅游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以丹噶尔古城景区为中心,日月山、赞普林卡、石刻公园、人民公园、乡村农家乐、华石山、宗家沟、北极山公园、大黑沟森林公园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补充的旅游景点网络构架已基本形成,以丹噶尔古城品牌为核心,茶马商都、排灯之乡、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王母故里等为补充的文化品牌群雏形已初步形成,为今后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于2009年5月正式对游客开放的丹噶尔古城景区对全县文化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极为明显。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00余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7%和21%。随着湟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类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在全县兴起,目前,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有1947个,从业人员2921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12倍。
二、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
湟源县目前开发的旅游项目以丹噶尔古城景区为中心,以文物旅游为主要形式。文物旅游资源的精髓在于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文物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游览观光为主要形式,旅游产品供给仅仅满足于讲解员的简单介绍,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反而被忽略。例如:历史上,作为茶马古道重要场所的丹噶尔古城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而游客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根本无从体会,从而导致游客兴趣索然,走马观花看完之后再不愿重游。旅游重复率和滞留时间不能随景区景点的增多而提高和延长,导致旅游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二)游憩方式缺乏创新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一次旅游过程中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方式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旅游体验,但目前的文物旅游产品多是参观型产品,能够让游客参与的产品很少,且模式陈旧僵化。虽然丹噶尔古城修复新建了东西城门、牌坊、民俗宅院、博物馆、丹噶尔厅署、洋行、文庙、昌耀诗歌馆、羌笛乐宫演艺大厅、火祖阁等主要景点,沿街设置小品景观,街道和店铺照明设施全部采用湟源排灯代替,并策划编排了“羌风流韵”原生态舞蹈、城隍庙会、“署衙升堂”、文庙祭孔等文化活动,但是提供给游客的主要游览形式依旧以游客观看为主,游客作为表演者或者参与者的成分很少,游客根本不能从各类表演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无从感受到古城游览的快乐和情趣。
(三)拆旧建新中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丹噶尔古城内不少文物古迹正面临着商业经济的冲击和旅游经济错位开发的严重威胁。如今在丹噶尔古城内的街头小巷,到处摆放着鱼龙混杂的古玩字画,小商贩向游客兜售着各种各样毫无丹噶尔古城特色的纪念品,将历史悠久具备无限文化底蕴茶马商都改造为商业街,侥幸存留下来的古建筑孤零零地散落于现代商业群落的包围之中,历史街区的格局和氛围被破坏殆尽,而在景区内修修补补或精心仿建甚至拆旧建新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三、金融支持旅游发展的建议
基于湟源旅游开发的现实状况,亟需对湟源的文化文物旅游进行系统化、正规化、科学化的改造升级,这就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一)加大信贷资金投入
1.加大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时间和费用消耗最大的一项,是消费者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中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而会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全县主要景点交通建设情况,对已立项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及时跟进,避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配套资金不足而造成建设停滞。虽然,湟源县周边具有很多有价值的旅游景点,如日月山、青海湖、扎藏寺、西王母昆仑文化故地,但是距离丹噶尔古城有相当的距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旅游景区之间的主干道公路建设,提升连接旅游景区道路等级水平。
2.提高重点景区项目的信贷满足率。金融机构要把支持重点景区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信贷投入、利率优惠方面给予倾斜。重点支持丹噶尔古城综合开发、日月山景区开发、大黑沟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西王母昆仑文化故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3.及时跟进旅游工程配套建设。金融部门要及时跟进旅游工程配套建设,加大对星级宾馆、城镇电网改造、集中供热、供排水以及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配套工程的信贷投入,重点扶持有特色、有效益的旅游项目,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促进旅游收入增加。
4.支持休闲生态旅游业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依托独特的藏民族风情和良好的高原生态资源,加大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生态旅游、自驾游、野外拓展训练、“农家乐”等休闲生态旅游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及时满足休闲生态旅游项目的融资需求。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加强经营管理,凸显服务“三农”的优势,全力支持休闲生态旅游发展。
(二)提高信贷服务质量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旅游资源信息共享。人民银行要通过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组织和协调各金融机构与政府各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个体经营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行调研、论证,寻求最佳支持方案。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不断改进信贷资金管理方式,优化信贷结构,简化贷款手续,提供利率优惠。政府部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让金融机构适度参与旅游项目的前期考察、规划及后期开发的全过程。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建立旅游企业项目库和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建立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2.优化金融网点功能,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旅游业提供优质的消费结算服务。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调整优化网点结构布局,依托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对信誉高、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的景区可试行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形成一体化旅游金融服务。在重点景区(点)的宾馆、商场,推广安装POS机,增加ATM机,优化旅游消费卡受理环境,创建一流的用卡服务环境,为旅游实体提供全方位优质的金融服务,实现旅游业和金融业的互惠共赢。
3.提高信贷服务,增加信贷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旅游企业量身订造投资计划和财务计划,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资金需求。要积极争取上级行对旅游信贷资金的支持,不断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创新信贷业务方式
1.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开办个人旅游消费信贷业务,并针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探索以未来收益权、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和景点资源等为质押的信贷产品,增强信贷资金有效供给能力。
2.搭建“旅游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三方沟通联系平台,实现融资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一步实现“担保+企业+银行”模式,破解旅游企业贷款难的瓶颈。
3.扩展旅游企业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可根据旅游企业所需资金需求,合理确定企业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对象,扩展旅游企业贷款授信面。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应尽量满足企业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需立足县域,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按照不同的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确保项目进度与企业贷款的合理衔接。对散、小经营户或中小企业采取联保方式,解决单体企业或经营户资信不足的问题。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旅游开发氛围
1.金融部门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的有利时机,全力推动旅游创业。支持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支撑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改造提升旅游产业、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2.增进沟通,加强合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旅游部门要积极与金融部门协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旅游旺季金融服务网点设置、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的办法和措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
- 上一篇:全区应急管理培训指导方案
- 下一篇:历史情境资料教学法与能力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