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野外认识实践创新

时间:2022-06-13 06:55:00

导语:旅游管理野外认识实践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管理野外认识实践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涉及到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劳动)实习和毕业(管理)实习等几个环节,其中在野外进行认识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以后在景区进行的野外教学活动,属于本专业的基础性认识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多学科特性[1],了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相关组成要素;认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了解到旅游行业的构成要素(景区、饭店、餐馆、购物、旅行社、导游等环节)及其运行与协作机制,并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与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等相关的知识。[2]。另一方面,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可开展针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摊贩业主等的调查,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特点和规律;还可针对不同景点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收集到多方面的第一手素材。通过野外认识实习,学生的专业感悟深刻,能够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竞争意识,培养实践操作的技能,并自觉调整知识结构,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但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因经费等问题很多被安排在景区、酒店、旅游公司,以使学生深刻感受旅游服务各要素。但是这种方法因为难以深入到高水平的环境中,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体会不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不深刻,并最终导致学生对专业前途丧失信心。因而,应基于现有的实习基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进行创新。一般而言,“创新”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层含义。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的创新,应是立足于现有条件进行的对传统的、局限于城市内的单一视角的认识实习进行超脱和变革,它是在系统安排的周密计划指导下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的。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就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的创新问题作一梳理,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野外认识实习的资源依托条件

成都理工大学自2001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以来,基于以下多种条件,长期把峨眉山作为专业认识实习目的地的首选。其依托的资源条件如下:

(一)峨眉山旅游资源秀美卓越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号称“佛国仙山”。峨眉山是“植物王国”,全山约有植物5000种,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峨眉山也是“动物乐园”,共有23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包含大熊猫、金丝猴、枯叶蝶等珍稀物种。峨眉山素有“震旦第一山”、“地质博物馆”等美称,在全世界出露的l3个系的地层中,有l0个系在峨眉山均有出露[3]。峨眉山气象景观丰富,峨眉十景中的大坪霁雪、洪椿晓雨、象池夜月、金顶祥光景观美轮美奂,金顶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更令人叫绝。峨眉山人文资源丰富,全山有佛教寺庙26座,处处有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的宗教建筑,以及数量众多、历史悠久的各类文物。另外,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墨客诗书字画、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引得中外游人赞美不已。

(二)峨眉山有成熟的旅游接待条件

峨眉全山分布有各类饭店300余家,其中涉外星级宾馆20余家,农家乐、寺庙招待所等200余家,住宿条件十分优越,可参观学习对象丰富。峨眉山地区有注册的国际和国内旅行社10余家,景区有运营旅游车200多辆,旅游购物130余家,以及经过系统培训的从业人员8300余人。峨眉山景区旅游各要素发育完善,接待条件成熟,是十分理想的旅游管理专业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环境。

(三)峨眉山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一流

峨眉山自古便是旅游胜地、香客朝山圣地。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峨眉山一直是四川省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年均游客都在150万人次左右。峨眉山景区设施齐备,管理规范,是“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之一,也是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消费者最满意的景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四川旅游金熊猫奖”等荣誉。景区一流的管理不仅培育了完备的实习体验环境,还能帮助实习学生学习到规范先进、务实鲜活的管理范例。(四)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硬件条件有保障峨眉山距离成都市140余公里,有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连接,自成都出发约2小时可达。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位于峨眉山市名山路22号,属著名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报国寺景区范围,毗邻“天下名山”牌坊,步行到报国寺仅需10分钟左右。成都理工大学峨眉实习基地直属于学校教务处管理。该基地占地面积近30亩,配套建设有教学楼、酒店式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球场、娱乐室,及种植园、车库等设施,能够解决教师、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自1956年成都理工大学建校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地学、测绘等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的野外认识实习以峨眉基地为依托,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零距离”认知旅游产业相关要素(景区、游客及旅游服务六大要素),而且大大节约学校和学生的支付成本,在省内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二、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识实习的创新

(一)坚持四个原则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中,坚持创新即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在校外的新鲜环境下,必须坚持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保证在校外的师生安全,务必做到安全第一的原则;出现故障时即要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又要临机决断,坚持请示汇报制与临场处置权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山高路长,学生队伍很长,必须坚持集中教学与分散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二)运行前进行周密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蓝本,行前必须制定周密的包括教学、学生管理与生活服务等环节的计划。计划往往可以设计多条,具体执行时根据情形灵活执行。整个认识实习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参见表1),合计三周时间。其中第二周是具体的野外实地踏勘,之前的前期资料收集和之后的报告撰写与总结(两周)在校内,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4]。

(三)行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组建教师团队带队教师按照20名~30名学生/教师配备,由工作热心、责任心强的,具备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能认真指导学生、解答旅游相关专业知识问题的专业教师组建教师团队。成立专门的“野外认识实习协调小组”,小组设置教学、学生、财务及后勤保障等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因为人手少(20-30学生/教师),教师就务必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彼此兼顾。

2.建立组织沟通渠道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教学、学生、生活及交通等方面问题,可通过例会、早会等进行任务布置和工作总结;并依托组织结构建立起教师与系部之间、教师团队内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内部之间通畅的沟通渠道。制定野外实习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并通过逐年总结进行完善;层层落实学生管理和认识实习教学工作。对学生按照6名~8名/组分成若干小组,每名教师负责3~5个小组学生的日常管理。由于人在离开常住环境后会格外放松,容易麻痹,因此在实习期间应实行较校内更系统、更严格的管理。

3.做好物质准备出发前按照配发的生均实习经费筹足款项,提醒师生准备个人必要的费用;同时提前申请实习基地的教学生活接待场馆;师生均要做好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物质的准备。

4.交代相应的管理办法实习行前,要交代相应的管理办法,包括紧急情况的救治与处置方法、学生行为规范与奖惩制度、野外实习期间纪律要求、实习工作考核办法、指导教师的工作细则等。

(四)师生的具体活动分解

在峨眉山实习需要准备两条以上线路预案,该预案是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的第二阶段,一共7天时间。以风景优美、线路较长的后山为例(如表2所述),从峨眉山的低山区,到中山区,再到高山区,海拔跨度从500米至3099米;从成都———乐山———峨眉山,往返行走472.5公里,校外工作7天,累计62小时,天均约9小时。实习期间学生体验了火车、汽车到步行多种旅游交通方式,经历的资源类型也从人文的宗教旅游资源、建筑旅游资源,到动植物、地质地貌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等。实际操作内容包括实地考察、现场模拟讲解、问卷调查、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学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

1.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1)通过引导学生参观与实地讲解,帮助学生认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景区管理运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政府部门的职能等。(2)消化课堂所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旅游业运作的能力等。(3)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导游示范讲解,提出注意事项。(4)布置每天的教学工作内容,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5)协调照顾学生生活起居,尤其是在可能出现安全的地方做好提醒和组织工作。(6)其他事项。

2.学生的工作内容(1)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观察、描述,并进行一定的分析;了解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对社会条件、经济条件、资源环境等因素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感性认识。(2)进行导游模拟讲解。根据老师事先示范的导游讲解方法、手段和相关要求,逐段进行模拟讲解,学生互为模拟导游和游客,进行现场导游讲解和知识问答等。(3)进行问卷调查。围绕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经营和游客满意度主题设计问卷,逐步完成问卷调查。(4)实地座谈。在景区内向酒店和餐馆业主、旅游纪念品商户、游客进行实地访谈,收集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行业现状、工作内容和行业感受的第一手素材。(5)针对运行中老师或学生临时出现的情况临时布置,临时处理。

(五)运行中严格落实各项预案

根据实习计划(如表2),为实现教学目的,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手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改变校内教学的“老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方法,以大自然、景区和身边的人为切实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尝试,使学生形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学习习惯。

2.明确教学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根据预案,针对不同的实地场景,结合“教师示范———学生试讲———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的方法,目的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学生之间的积极竞赛能力和对未知环境勇于探索的能力。

3.认真落实各项预案在实习中要落实学生练习的四个环节———问卷、座谈、讲解、考察和教师工作的三个重点———教(讲授、评论、示范)、护(生活安排与照顾)、调(协调处理突发事件与应急问题)。

(六)指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完成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收集到的有关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与线路、游客满意度等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撰写实习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就一定主题(如旅游服务项目、游人满意度、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环节管理服务水平)完成该报告。

三、严格落实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一)牢固安全第一的思想

根据学校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为防止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不在野外危险地段进行,并时刻做好提醒工作;责令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得与其他游客、村民、景区管理人员发生争吵、斗殴等事件;对涉及食品、交通、复杂气象以及其他不可预测情况下的安全隐患要做充分预估和评判,严格制定和执行安全预案。

(二)为师生购买社会保险

考虑到野外实习有别于校内课堂和实验室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校外实习的管理难度和潜在危险(不可预测的突发性事件),因此除了制定和落实各项预案外,为规避风险,行前还必须为每位师生购买交通及人身意外等社会保险,保障野外认识实习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