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汶川重灾区旅游开发策略

时间:2022-06-11 03:43:00

导语:分析汶川重灾区旅游开发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分析汶川重灾区旅游开发策略

“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省西北部以汶川县为核心的地震灾区广为世人所知[1,2]。在灾害发生后,众多媒体进行了密集报道,众多国家和志愿者参加了救援与重建工作,与灾区、灾区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汶川县、北川县等极重灾区因此拥有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潜在旅游者[3]。大地震给当地遗留了大量地震遗存,拥有重要的科学考查、科普教育和纪念价值。随着灾区进入后重建时代,当地旅游设施已重修完毕,新的旅游项目和景点进行了良好的前期开发准备,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也有了充分的物质和思想准备迎接八方来客,灾区旅游业的大发展时代已来临。目前,各地区虽然开发了许多新的旅游项目,但是国内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在灾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如乡村旅游中的卫生问题,住宿问题,黑色旅游中的当地居民感情问题、安全问题,旅游项目同质化问题、旅游商品外来比例过高等。本文尝试从当地自然环境禀赋各异、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程度低、旅游商品外来化严重、旅游安全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发展现状

本文选取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的10个县(市)为研究范围。极重灾区大部分位于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一线,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川西高原。该地区集中了大量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潜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地区内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种多样,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极富观赏价值[4,5]。

2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旅游局计划打造以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一线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极重灾区旅游业发展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同,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农业、轻工业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分享发展成果,是各界的最热均诉求。目前,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欧洲债务危机重重,灾区旅游发展的国外形势并不看好。相反,国内和省内的前途看好,在最近的“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中得到明显体现。在恢复性重建阶段,当地政府和企业主要进行了已有旅游景点及设施修复重建等工作,部分地区开发了新的旅游项目和景点。如乡村旅游、科学考察游、科普教育游和黑色旅游等[6]。项目硬件建设基本做到了一步到位,但项目与景点的营销推广不足,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游客仍集中于各大知名景点,许多地区的乡村旅游和黑色旅游等游客稀少,未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近期极重灾区自然灾害众多,特别是暴雨频繁,各种地质灾害大量发生,导致交通长期中断,游客安全是影响到这些地区出游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重建过程中大量居民异地安置,没有及时返回原住地安居就业,人员与物资不到位。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极重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禀赋存在明显差异。以成都市为核心,按距成都市距离的远近其社会经济条件依次变差,地区间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同时,各地区人文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少数民族众多,保留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底蕴是旅游开发与文化发展、民俗保护协同发展的良好载体,但是同样存在开发深度不够、汉化现象严重等原因。旅游业与当地农业、轻工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旅游商品外来现象非常严重,旅游景区琳琅满目的商品多是“舶来品”,从中获得的销售收入远不如出售当地商品。说明当地轻工业发展落后,农业产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深加工,仅仅停留在原材料或产品阶段,未能形成特色商品,附加值低,许多当地的民族服饰等依靠手工或小作坊,未能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其次,旅游业从业人员多数不是当地居民,如歌舞表演人员、宾馆酒店等工作人员多从外地招聘等,旅游业未能转移当地农业劳动力就业。第三,旅游业主要收入集中在景区门票费、宾馆酒店住宿费、交通费等,当地居民未能从中分得较多经济收益。然而,景区和宾馆酒店发展旅游业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加深,共同参与旅游业开发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上。旅游营销不足,对游客风险安全认知不够重视。由于受邻近知名景点“屏蔽效应”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差异不明显,后发地区的旅游开发和旅游营销缺乏经验和积极性,抓不住营销要点。极重灾区的自然环境导致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由于许多景点藏于深山,进出困难,加之旅游者对当地环境不熟悉等,极易遭遇各类风险。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各景区、景点缺乏危机管理机制与危机服务意识。旅游生态产品开发中的保护与开发关系问题紊乱,是“以保护为主,还是以开发为主?”在不同利益群体中,各自的认知不同。科学界和当地居民对待开发存在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科学家的实地调研、科学规划以及提出的发展战略更加适宜地区经济发展,但短时间也无法逆转当地居民与政府的简单化认知与处理。当地居民是当地经济、生态多样性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真正实施者和保护者,对摆脱贫困、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忽视他们的现实需求,再好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将大打折扣。此外,当地居民对保护规划有着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有的与科学家们提出的保护意见一致,有的却大相径庭。因此,旅游生态产品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长方式的改变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4对策与建议

首先,按照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禀赋,重新定位和调整旅游发展规划。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着旅游配套设施是否健全,各地区自然环境虽然不同,但是总体环境却差别不大。各地区人文资源禀赋不同,可供开发的资源和开发潜力也不一样。这些不同因素决定了不应简单模仿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就如同成都附近的“农家乐”不能简单照搬到汶川县一样,许多照搬照抄的地区旅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遭遇了瓶颈。因此,对未来旅游发展规划应重新定位,以区别于邻近地区,摆脱知名景点的“屏蔽效应”影响。其次,实现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以特色农产品和野生中药材等生物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以轻工业产品生产为纽带的发展格局,改变旅游业一枝独秀的局面[7]。彻底扭转只能提供生态产品和当地稀缺旅游商品的态势,将更多的经济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当地居民;将工业生产理念与技术带入各类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等生产区,提高生产质量与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由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在宾馆酒店等当地旅游服务企业中按一定比例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并由企业提供培训上岗。第三,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商品的营销力度,政府、企业和群众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带动本地旅游业走出去引进来[8]。通过各类有效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引进专业人才,吸收他人先进的营销经验。积极宣传与改善当地安全条件,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自然灾害情况,做好自然灾害预警。旅游从业人员应主动与旅游者一起克服各种突发风险,景区设立奖励机制,奖励积极协助人员。第四,旅游生态产品开发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当地居民广泛参与为原则,忽视当地居民的经济诉求是脱离现实的,更缺乏监督和可持续性[9]。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中,当地居民应认真研究科学家们制定的科学规划,避免简单化处理;要有长远发展目标,严禁涸泽而渔。政府应积极指导,有效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长期来看,不论是以企业为主体还是以当地居民为主体,通过开发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终诉求,但最后都要落实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上才能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续发展,达到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最终目的。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的主动广泛协作才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