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旅游管理系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时间:2022-03-05 06:53:00
导语:小议旅游管理系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都是高职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从其功能、建设方法、运行与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成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但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意义来说,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是校内实训基地无法替代的。建立一个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必要基础,已成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必要的理论学习是职业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职业技能必须在实践中去训练。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重视和突出实训教学环节既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其区别于基础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显得更为重要,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条件,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硬件,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采取何种运行模式确保基地优质、低耗、高效运行,就将成为各级各部门和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共同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就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有关问题作一此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般来讲,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校企双方合作,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都是高职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生产性、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就业岗位,使学生亲历职场,在校期间得到上岗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促进产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职教育健康、良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它一般应具有专业实践教学功能、科研与技术服务功能、学生素质的展示功能和社会知识教育功能。”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应是校外实训基地的首要基本功能,其作用可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校外实训基地所在的行业和企业自身先进的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制度管理和运作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高效的实习场所和模拟的实训平台,直接服务于专业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训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其二,这种仿真性极强的实习实训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大阅兵”和综合检验,为学生职业技能提供演练场所。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是我院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对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系十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本着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实现学生就业“零适应期”。与大量旅游企业单位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我系通过多方努力,与众多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无偿为我系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岗位、无偿的提供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置身于“全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
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的原则,真正实现了“产学互惠三方受益”。一方面,企业通过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认识了解人才的状况,为储备和招聘人才打下基础,同时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获得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锻炼提高实习带队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我系的专业改革与教学改革,及时调整学生培养目标,增设就业岗位专业辅导强化训练,让学生向社会需求靠拢;第三方面,学生通过工读结合,顶岗工作,培养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系部制订了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相关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的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实习前开动员会、实习中有实习内容与记录表、学院有带队老师指导,企业有指导教师。真正做到实习前目标明确,组织清楚。学院制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实训教师要求”、“实习考核评定”等条款。几年来,校外各实训基地的组织安排有条不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使校外实训成为了学子的企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完善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稳定、良好运行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训奠定了基础,满足了学院快速增长的实践教学需求,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与管理中我们发现有以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率不高,与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校外实训基地都是生产运营型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需求随时为教学服务,这使得实践环节和工作经验的获得相当困难。
2、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保证上课时间,尤其在教学安排的时间里。
3、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高,提高了教学成本。如何进一步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的等等,都是今后探究的重点。
三、今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一)目前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国家政策法律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1、“学校主体型”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这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以学校本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现状直接相关。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实践证明,合作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3、“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只有采取这种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二)优良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
如何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2)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5)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2)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了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实训基地应采取何种运行模式?这不能不考虑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也不能不考虑使用成本的承受能力,还必须兼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效率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确定必须服从于基地功能定位。
那么,实训基地应具备哪些功能呢?
首先,实训基地应该具备教育、培训功能。实训基地应创造生产现场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实训基地建设起点较高,装备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城市新市民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基地。基地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其次,实训基地应具备加工服务功能。实训基地应该是为企业或社会承担相应加工服务任务的场所。基地新购置的生产型先进设备,满足了学生“真刀真枪”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就是为企业或社会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学生从中不但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学生的加工服务也为企业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同时基地营造的企业生产氛围也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再次,实训基地应该具备职业资格鉴定功能。实训基地应该是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站、所),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考核模块,建立试题库。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实训基地应该具备科技研发功能。实训基地既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又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基地。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企业新产品也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和推销。基地还可以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实训基地是基本功能与综合功能相融合的统一体。实训基地能够做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服务、创收合一。
明确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后,其运行模式的选择就容易多了。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应该是:“校企实体合作,多种功能并重”的运行管理模式。在此种运行管理模式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准基地负责人。基地运行质量状态如何,关键取决于这个基地负责人称职与否。在遴选基地负责人时,必须综合考虑并兼顾以下几方面条件:既要精通教育教学又要谙熟企业生产管理;既要热心人才培养又要富有经营头脑;既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踏实苦干的品质
2、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按学年进行考核:一是学生实习任务完成率及学生技能合格率的考核;二是教师的参与程度及能力提高程度的考核;三是设备的利用率及保养维护成本的考核;四是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扩展及创收增长幅度的考核。
- 上一篇: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方案
- 下一篇: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