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苏北区域旅游整合发展思路
时间:2022-05-18 06:12:00
导语:漫谈苏北区域旅游整合发展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苏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本文从整合角度,提出开发主体、开发空间、开发产品三个层面的苏北旅游发展新思路。通过不断动态综合,使旅游资源和谐、完整和一体化,促进苏北区域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关键词:苏北;旅游;整合
一、整合条件
1.形象的整体性。
江苏是文化大省,凝聚了几千年的历史精髓,蕴涵了无数人的智慧结晶。追溯历史长河,江苏一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闪亮璀璨的明珠。一条大江把江苏划为苏南苏北两部分。历史上江苏省的形象具有分裂性,在大家的感知印象中,江苏被分成苏南和苏北两块区域,苏南是鱼米之乡、发达地区的代名词,而相反,苏北成为的落后的标志。这是人们意识上的误差,但却成就了对苏北形象的整体认知。以此为基础,苏北作为我国南北交界的区域,汲南北文化之精华,取长江淮河之灵秀,揽黄海东海之广阔,得富饶平原水乡之养育,形成独特的苏北文化。经过整合锻造,可以成为江苏乃至东部地区旅游的一支奇葩。
2.旅游资源丰富,相似性和互补性较强。
苏北五市是江苏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集中了两汉文化、山水海滨、生态湿地、珍稀动物、名人名泉和淮扬美食等品牌资源。
徐州两汉文化与战争文化资源独特,人文景观居主体位置;淮安的名人文化与美食文化享誉盛名;连云港的海岸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景观丰富;盐城拥有独特的海岸滩涂风光,发展生态旅游和海滨度假旅游前景广阔;宿迁湖泊资源丰富,也是是全国著名的酒乡。由于苏北五市的旅游资源具有先天的差异性,因而无形中产生了很强的互补性,形成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基础。另外苏北地区天然的联系紧密,地脉和文脉一致性较强,旅游资源本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连云港与淮安的西游文化、徐州与淮安的楚汉文化、连云港与盐城的海滨旅游资源等等,完全可以组合开发成主题性拳头旅游产品。苏北各类旅游资源错落分布,互为补充,既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又有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这是整个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良好基础,是区域内部旅游业竞争共存共同发展的优势所在。
3.区位优势明显。
苏北地处沿海,是全国沿海、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背靠上海、南京都市圈,易于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从该区域情况看,徐州拥有“五省通衢”优势,淮安是苏北的交通枢纽,盐城拥有海上苏东优势,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宿迁随着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的畅通,交通条件也大为改观。加之高速公路干线网络形成,连云港—釜山海上航线开通,机场航班的增加,旅游可进入性更加便捷。随着上海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辐射扩散效应的增强,以及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海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个苏北与上海及苏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也正日益密切。
二、整合思路
1.开发主体层面的整合。
第一,企业整合,组建苏北旅游业联合投资公司、控股公司,构建政企分开、市场引导下的企业公司化运行机制。负责以徐州为核心的苏北旅游的整体开发策划与经营。对区域内重要旅游产品,名牌旅游产品以及统一开发的旅游景点实行重点倾斜和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和鼓励江苏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市场主体,逐步形成有苏北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集群。支持各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不同经济主体的联合,彻底改变苏北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进而以企业规模化的优势,培育出更多的苏北区域旅游旅游精品,使之享誉海内外。
第二,行业整合,成立旅游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紧密大旅游产业链条,促成吃住行游购娱六环节的整合,打造苏北区域完整高效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同时以协会的力量,增强在抑制无序竞争、协调旅游经营管理、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行业自律功能。
第三,政府整合,在省政府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苏北各城市政府组成的苏北旅游发展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以徐州市为核心作为区域行政协调组织,由目前苏北五市市政府主要领导人组成。该机构主要负责苏北地区的旅游战略发展、政策、规划,以及实施、监督、协调工作。各城市的旅游管理按目前的管理体系运行。
第四,部门整合,在苏北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框架下成立苏北地区旅游、交通、工商、教育、园林、建设等部门参加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提高其他社会部门的旅游观念和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凸显旅游产业的特殊发展地位,提升旅游业整体协调能力。在小组的领导下,将分属各部门的旅游资源在同一框架内整合开发,优化并推出长线、短线、环线相补充的各种旅游产品。
2.开发空间层面的整合。
①“板快型”整合。这是区域旅游整合的第一层次,即整合初始阶段,属于行政主导。苏北区域各个城市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借助于行政力量,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整合活动,以求得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壮大。跨区域旅游产品没有形成,或者很少。也就是说苏北区域旅游整合体应表现为五大明显的板块,也即是苏北区域五个组成城市所形成的旅游区。这一过程中,完全缺乏整体观念和整合意识,几乎处于恶性竞争的局面,除个别具有优势的区域外,大部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并不乐观。
②“渗透型”整合。这是区域旅游整合的第二层次,即整合发展阶段,属于资源主导。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要求突破行政界限,实现旅游产品完美的整合,发展到“渗透型”整合。“渗透型”整合即各旅游增长极和新增旅游地沿着旅游发展轴进行资源整合和旅游开发方向的借鉴(增长极之间)以及适应(新增旅游地适应增长极的开发方向),逐步形成能够反映局部整合的旅游新形象和吸引力更大的旅游产品。苏北地区逐渐整合形成楚汉文化体验区、大运河风情游览区、湖泊风光休闲区、山海生态度假区等四大功能区。在这一过程中,彼此的协调机制逐渐形成,相互吸附的趋势增强。
③“融合型”整合。这是区域旅游整合的第三层次,即整合成熟阶段,属于市场主导。在这一阶段旅游发展轴的不断延伸情况下,区域旅游进行全面整合,打破各种制约因素,成功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三个无障碍和五个共享:即交通无障碍、服务无障碍、投诉无障碍及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和信息共享,达到旅游服务的“无缝隙化”和旅游资源最完美的整合,通过努力,逐步培育成一个能代表区域整体的旅游新形象和影响力更大的旅游产品。苏北旅游最终的整合途径是依托陇海线、大运河和沿海线所形成的旅游空间拓展轴,形成完整、和谐和高效的苏北旅游圈。树立整合理念,铸造旅游品牌,苏北区域旅游完全能与苏南区域旅游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3.开发产品层面的整合。
①产品体系建设。产业的提档升级是以产品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为基础的,构建完善、发达的旅游产品体系,实施旅游精品—名品—新品系列工程,对苏北区域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集中全力建设两汉文化、名人文化、海滨生态等国家级旅游精品;提升战争文化、湖泊资源等旅游名品;加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新品。
②产品结构优化。以特色和功能为基础,整合开发苏北旅游资源,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发展水平。苏北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应以特色化的楚汉文化体验观光系列为基础,大力开发提高层次和专业层次的产品。尤其要重点突出两汉文化和战争文化等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苏北区域旅游的发展档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外,要适应旅游发展趋势,借助海滨优势,大力发展度假产品系列。
③线路产品整合。楚汉文化游。以宿迁的项王故里纪念馆、盐城北门汉代遗址、淮安的韩信祠和漂母祠、连云港的徐福祠、孔望山摩崖石刻、徐州的汉画像石和楚王墓以及徐州博物馆等遗迹组合成楚汉文化旅游线路。并改变静态旅游方式,在楚汉风俗、服饰、歌舞、饮食等全方位开发上做足文章,使楚风汉韵渗透到旅游诸要素中。形成系列旅游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旅。依托盐城的新四军革命纪念馆、淮安的苏鲁豫皖边纪念馆、连云港的抗日山、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推出革命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开发军事演习场馆,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参与式旅游。
山海景观游。依托连云港和盐城、徐州、淮安等城市。设计山海湖韵游:依托连云港和盐城两市,推出海滨垂钓度假游、生态观光游、浪漫海岸游等。
运河风情游。京杭运河流经徐州、宿迁和淮安,串联微山湖、骆马湖和洪泽湖,沿岸风光优美。源远流长的运河苏北段曾养育出一代代的名人英才,留下了许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如淮安漕运总督府、宿迁皂河古镇和徐州窑湾古镇,这为苏北联合发展运河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京杭运河正在向世界遗产迈进,苏北联合进行开发运河之旅势在必行。
在五市原有各旅游产品、旅游路线的基础上,将其具有竞争优势、自然或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活动项目串联,优化组合,构建区域内的旅游精品线路,强化苏北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通过区域内旅游要素的空间协调,加大综合旅游服务的力度,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注:本文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司绪华等。试论苏北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05)。
[2]黎万山等。试伦渝西经济走廊旅游整合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 上一篇:西方国家港口物流的拓展与启发
- 下一篇:有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拓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