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济南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

时间:2022-05-08 03:19:00

导语:深究济南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济南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

摘要:泉城特色风貌带是一条最能体现济南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带。然而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风貌带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本文通过对风貌带特色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风貌带特色营造的定位,重点对风貌带特色营造进行研究。

关键词: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探索

泉城特色风貌带位于济南中部,南至千佛山一带,北至黄河,西至顺河高架路和生产路,东至历山路。在风貌带中云集了山、泉、湖、河、城等最能体现济南风貌的特色元素;同时,泉水文化等地域文化更为风貌带增添了文化气息。然而,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风貌带的特色越来越模糊,有的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在泉城特色风貌带内对特色进行营造,使泉城特色风貌带恢复在人们记忆中的“泉城意象”,是我们在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研究中着力探讨的问题。

1.泉城特色风貌带概况

1.1风貌带发展的历史沿革

济南古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历下古城、齐州州城和济南府城三个阶段。整个古城南依群山,北面黄河,城中汇集了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大明湖等名胜,形成了山、泉、湖、河、城的城市模式。同时在空间序列上依次展开,构成了千佛山到黄河之间一条极富特色的城市风貌带。

1.2风貌带的特色构成

1)“山、泉、湖、河”融为一体的自然风貌特色

泉城特色风貌带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南部的千佛山背依东岳,层峦叠嶂;中部以大明湖为中心,护城河像一条项链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串联起来,而珍珠泉群又位于古城中央,与城东南隅与西南隅的趵突与黑虎二泉呈三泉鼎立之势;北部的小清河恬静安逸,而黄河却又气势磅礴,一动一静,各有风韵。

2)不同时代的城市风貌

泉城特色风貌带内汇集了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和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都书写着一段城市的历史,体现着不同时期的城市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风貌带也越来越体现出现代城市的风貌特色。

3)独具特色的泉水文化

泉水串流于民居与街巷之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生活场景,这是几千年来泉水文化的最真实写照。

4)风景优美的景观视廊

济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山与湖遥相呼应,站在大明湖北岸向南望,连绵的群山映衬在湖中央,形成“佛山倒影”的奇观;登上千佛山北望,万里平原上九座山拔地而起,黄河穿流其中,形成“齐烟九点”的胜景;中部的大明湖与南部的千佛山、英雄山呈三角形布局,而珍珠泉、趵突泉和黑虎泉又呈一个小三角形居于其中;千佛山路和青年东路将古城与千佛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佳的观山视线。

1.3风貌带特色的现状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风貌带内的水系受到生活和生产污水的侵害,南部的千佛山山体用地遭到侵蚀,大气环境也日渐恶化,一年中可以远眺“齐烟九点”、“佛山倒影”的天数屈指可数。

2)泉水文化的遗失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使泉城居民的生活与泉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泉水已经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忽视对泉渠、泉眼的保护,导致泉水出现断流,泉眼、泉渠被掩埋。

3)建筑空间环境的不和谐

高层建筑的布局不合理,“插花”式的建设严重破坏了古城原有的天际线,也阻断了风貌带内的景观视廊;大体量、大尺度的现代建筑打破了老城的传统机理,古城危在旦夕。

2.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定位

2.1风貌带特色营造的指导思想

泉城特色风貌带要充分利用山体、泉水、河流、建筑物及构筑物等特色要素,营造不同的地域景观,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将适度发展与保护相结合,使风貌带更具有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品味;在创造新的人工景观过程中,要注意与传统旅游资源的结合,营造出具有泉城特色的风貌带旅游环境。

2.2风貌带定位

1)山水蓝带

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整合风貌带空间形态,建立完整的景观生态格局,形成“山、泉、湖、河、城”共生的生态格局模式与景观特色。

2)文化金带

风貌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重塑多元文化,突出并延续城市文脉,提升风貌带的文化品位,同时以此来带动风貌带内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的长足发展,真正打造一条以文化特色为主,兼具特色商业、特色娱乐、特色休闲等特色功能的金色风貌带。

3)旅游绿带

泉城特色风貌带具有区域性旅游中心区功能,是整个山东省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低碳的、环保的、可持续的旅游产业,打造一条具有浓郁特色的旅游绿带。

3.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

3.1风貌带的空间构架

1)山水城市的生态构架

规划形成山—水—城一体的整体空间格局,明确千佛山与风貌带内生态系统的相互渗透关系,通过河流、泉水串联起风貌带内的公共空间和开放绿地,形成风貌带的整体生态格局。

2)悠久历史的文化构架

深入发掘能体现泉水文化的元素和符号,通过不同泉群所体现的不同风格,营造不同层次的泉水聚落空间,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特色空间。

3)三大特色区的空间构架

将风貌带分为三大特色片区:南部千佛山名胜区是俯视泉城和风貌带全貌、远眺“齐烟九点”的制高点。中部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以“泉水”为主题,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市民生活特色,形成融“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园林式城市标志区。北部的北湖市民文化区规划开辟北湖,与大明湖遥相呼应,集中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城市功能,突出和完善风貌带独特的空间格局。

3.2特色景观组织

1)景观秩序

规划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风貌带景观秩序。对风貌带内的北湖公园、小清河公园、体育公园、大明湖公园、环城公园、泉城公园以及北湖市民文化广场、南门广场、泉城广场进行景观设计和改造,通过对清河北路、历黄路、黑虎泉北路、黑虎泉西路、趵突泉北路、趵突泉南路、青年东路和千佛山路的景观化处理,将景观点、景观面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景观系统。

2)城市色彩

创造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城市”风貌,“蓝天、碧水、青山”总体构想是风貌带的彩色写照,“黑、白、灰”是建筑的基色调。通过在淡雅明快的大色调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的建筑色彩。

3)天际线

对风貌带内几条重要视线通廊范围内的超高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恢复古城平缓的轮廓,将山的轮廓组织到城市空间的天际轮廓中,形成风貌带特色天际线。

3.3风貌街区保护规划

1)芙蓉街历史街区

芙蓉街历史街区位于老城的中心,是济南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泉文化的载体。在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要保持传统街巷和建筑的整体格局,整治被掩埋的泉渠、泉眼,在王府池子、百花洲等周围营造宜人的滨水开敞空间,对有特色的院落和民宅依据房屋质量进行小规模填充式的改造,逐步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生活场景。

2)解放阁片区

该片区位于老城的东南隅,在历史上是城隍庙和迎祥宫所在地,与护城河隔路相望。西侧的天地坛街是古城的南北轴线,中部的舜井街为古城南门正对的重要街道,西侧为舜祠,片区的整体风貌极具济南地方特色。在特色营造过程中要维持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原有的街巷肌理,对解放阁、浙闽会馆、金家大院、舜园等特色建筑进行维护,同时借鉴上海豫园新天地、南京夫子庙等文化商业区改造的成功经验,将片区营造成为集商业、旅游、文化娱乐、办公为一体的综合特色片区,延续老城传统风貌。

参考文献:

[1]张润武,等.图说济南老建筑(近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2]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