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管理建设思考论文

时间:2022-11-03 11:25:00

导语: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管理建设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管理建设思考论文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发展与改革。应以立足民族地区优势,面向旅游国际发展合作趋势,综合旅游管理学科复合型交叉性特点,用发展的眼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业具有对文化、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性和对相关产业的推动性,以及无公害性、投资的相对低成本等优势特征,被列入了国家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行业。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薄弱,而自然生态优越、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也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六大重点任务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对旅游业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与此同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西部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加大近年来,西部12个省区以不同方式提出了本省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旅游业平均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以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为例,2005年西部创汇同比年均增长率为24.91%,远远超过全国同比年均增长率13.82%,而且这一势头还将继续。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大发展趋势下,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1],而西部仅有215所旅游高等院校(系),而且多为文科院系。西部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西部现有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人才短缺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确立特色创新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民族性、边疆性、跨国性特点,考虑民族旅游活动的全民参与性、人本性、扶贫性,考虑民族旅游特殊的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生态模式等一系列特殊情况,才能适应新世纪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到教学运行环境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二)专门民族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缺乏

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广大的区域民族旅游市场,强大的市场潜力都需要大批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开发、管理、营销人才;同时还需要熟知民族旅游地方性、特色性、差异性特点,并且具有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在西部民族地区真正具有民族文化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知识理论又拥有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能力的人才还不多,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和研究还难以达到民族文化或民俗文化旅游所应有深度,其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服务管理流于一般形式和文化表层。因此,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待更新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借鉴采用工商管理单一领域方向的理论体系实施教学与实践,必须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基础、优势、劣势、机遇等因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西部地区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把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资源学、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等工商管理学科和规划学、设计学、景观学等理工学科交叉综合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管理学科,强化校政、企、研一体化办学特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实践创新理论为指导,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需求和发展实际,对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突破原有传统模式,突出民族旅游这个主要创新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建立足西部,面向民族地区旅游特色经济的校、政、企、研一体化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一)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发展西部地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创新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关键。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仍不能满足西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十分迫切。西部民族地区旅游院校要以旅游管理实践创新课程体系为龙头,以改革创新教学、实践模式为核心,实行“三双”策略,即“双师、双语、双向”。通过内引外联、联合培养、借用外脑等不同方式,积极发展“双师”型教师;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与国内知名院校、国际旅游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进程;通过自我培养、引进和双向交流的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双语”课程教学的比例,提高能够开设双语课程教师的比例。此外,还应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最终实现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水平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标。

(二)优化旅游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内容面向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旅游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要着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要求;二是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用性人才需求。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须充分体现专业性、区域性、民族性、适用性特点,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调整和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和方式,加强融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学科体系内容可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旅游开发与管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面向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前景,适当参考民族旅游学、民族生态学、民族景观学、旅游人类学等交叉综合学科内容,将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系统的成熟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融入旅游开发与管理课程体系当中,突出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

学科方向设置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等特色方向,保证教有所重、学有所专。重点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问题,如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教学、研究和实践问题,紧紧依托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优势,重点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建设发展问题。通过特色化学科内容设置,实现西部地区专门旅游人才培养的优化。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其中,“教”的质量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及完成情况;而“学”的质量则是指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的能力及完成情况[2]。

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优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着手。

首先在“教”方面,要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计划,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行业发展和现实要求。教学方法上采用综合集成、面向对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3]。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电子图书馆、多媒体及数字化语音等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作用。

导师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专门的指导老师全程跟踪一定比例学生的学习科研情况,指导其阅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必读书籍,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活动。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使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

其次,学生“学”的质量提高。一方面要做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认同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课堂内多样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再通过课堂外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和认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系统教学认知模式可设置为低年级集中力量学习中外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各种知识理论,突出系统性知识积累、案例性理论分析,并间以观摩、试验、认识实习活动;中年级强调理论综合提升和参观、游览、拓展、调查等实习活动;高年级侧重于前沿性理论探究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实践内容。从新生入学,到学成毕业,试验性、实践性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拓展和深化,并形成制度化管理体制,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实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及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各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也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中重视实践教学的分量、编排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落实,真正实现理论素质与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机结合。公务员之家

首先要调整提高旅游专业实践课程比重。旅游服务业是“全员服务”和“全员面对顾客”的特殊行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征比其他专业更为突出,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内容比重要相应提高。一般来讲,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合计应占总课时的30%~40%,实践教学课程的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5%~30%。

其次,实践教学内容要从以验证性实践为主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转变;教学方式从教师演示、学生被动模仿到教师提示、学生主动设计转变。同时通过开放实验室、综合性实践、研究性课程开设、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再次,要加强基于企业的本科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增加实习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点,拥有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网络。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加速企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锻炼科研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最终实现校企“双赢”,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总体而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立足民族地区优势,面向旅游国际发展合作潮流,综合学科复合型交叉性特点,用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优化学科体系,调整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逐步实现专业化、科学化人才培养机制,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旅游局.2006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情况[EB/OL].

[2]田里,马勇,杜江.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自维.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