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时间:2022-03-23 03:04:49

导语: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摘要:会计监督作为常用的监管手段,在资产保值增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再从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出发,分析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促进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措施,以期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有资产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也得到了提高,但整体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就目前来看,当前国有资产调控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资产的审批审核流程复杂但不够全面,日常经营管理还受以往“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思想影响,账实不符的情况仍存在,还未完全摸清家底,且资产浪费问题也有待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资产流失等都制约了当前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对国有资产使用的监管。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和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一)国有资产流失原因简析。国有资产的流失大体可以分为显性流失、隐性流失以及在产权交易中的流失几类。根据不同流失类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有:第一,低价出售或处置国有资产。例如在国有体制混改的过程中,受管理者管理理念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国有资产的价值被低估,售出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国有资产无形中流失的价值。第二,一些企事业单位管理架构、制度规范等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这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存在管理漏洞,不能完全通过制度来规范每一项国有资产的使用。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庞大的业务规模和组织结构下,国有资产并未全面实现规范管理,部分游离于管理之外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并不了解,导致这部分国有资产被侵吞、私占等,使得国有资产流失。第三,产权交易是一种新的经济活动形式,但目前的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够完善,制度流程不健全,给产权交易活动的开展埋下了一些隐患。部分交易行为没有详细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再加上当前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界定不够明晰,法律意识也不强,部分交易行为存在违规、违法等现象。尤其是在交易过程中,对于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相关税费、成本界定等环节工作,大多通过经验来决定,没有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或者由于单位财务人员水平不高,财务部门也难以提出根本性的解决和优化意见,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较高。(二)国有资产管理中会计监督的作用分析。会计监督是指单位会计人员、负责会计监督工作的政府相关部门、审计组织等,对相关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等进行的监督活动。由此来看,会计监督既有内部监督,又有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负责,主要是对原始凭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进行监管;外部监督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会计监督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合规性,实现保值。会计政策和财经法规是各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管理所必须遵循的规定,会计工作是单位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单位各项收支都需要会计这个关口来把关。因而通过会计监督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以及可行性等进行审查,监管并督促各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循财经法规来进行经营管理,严格控制违法乱纪行为,对单位会计资料凭证、收支等进行监督,促使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国有资产转让价格、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等,同时规避以公肥私等现象的出现,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二,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实现增值。会计监督从财务的角度,对单位开展的经济活动及效率进行分析,对单位经济活动、经济计划以及其他重要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科学展开,同时也对单位成本支出进行监督,编制监督报告,使得单位管理者能够准确了解国有资产支出情况,了解支出效率,并督促其不断优化。

三、增强会计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一)保证会计监督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目前,针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主要在事后开展,监督计量依据主要以历史数据为主。一方面是由于企事业单位自身内部监督水平有限,对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主要由财务部门或内控部门负责,会计监督的效果受从业人员能力的限制较大,且在单位整体管理下,内部监督结果也容易受到领导班子主观思想的影响,导致监督结果不够科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部监督不够深入,侧重于国有资产安全性的监督,分析是否存在被侵占问题,相对忽视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在产权交易方面,法律制度的不规范也使得外部监督效果发挥有限。为此,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应设立内部会计监督部门,或抽调有一定经验的财务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并根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合理划分人员的职责,并形成相互制约的格局,同时以动态的角度,综合内外多项因素、信息来计算和记录国有资产价值,从而提高单位内部监督的专业性,保证内部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按照规定和需求及时披露单位会计信息,公开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情况,使得外部监督机构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单位国有资产相关信息,将监督活动扩展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过程。另外,政府监督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还应重视对固定资产利用率的监管,并站在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角度,综合考虑国有资产相关税负、成本等情况,从而客观地、全面地对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二)规范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业务中的行为。针对国有资产的使用,企事业单位也需加强会计监督的执行力,确保针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工作方案、措施等可以有效执行。为此,企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内部控制,通过内控制度来约束各项活动的开展,保证会计监督方针等得以在单位内部贯彻执行。另外,还需要健全会计工作制度,根据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要求等,优化和完善单位会计工作流程,设立备查账,以便会计监督人员可以及时查阅。同时,精简单位组织机构,按需调整岗位,并重新划分权责利,落实追责问效制度,为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确保监督报告得以有效利用,督促单位管理者及时处理和整改会计监督反馈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并将相关责任追究到具体个人,使得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更具有威严性,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三)健全会计监督制度。首先,建立多元化会计监督方法。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手段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会计人员,监督方法传统。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引入云计算、云监管等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便利性来提高会计监督效率。而且,单位也可以将全面会计监督理念引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中,将国有资产按层级进行划分,分层级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成立不同的会计监督小组,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考察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也有利于监督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完善会计监督的工作制度。现阶段,政府部门负责监督国有资产的相关人员、政府审计人员、会计事务所、单位内部监督人员等,从各自的角度要对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分析,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各监督主体既能区分职责,又能相互制约,避免各自为政,出现相互干扰、监督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具体完善中,企事业单位应从战略发展、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在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详细制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规范,明确监督目标和内容,并确定各监督机构的职责范围,保证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四)借助信息化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和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有极大的关联,因而企事业单位也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应加快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实现单位各系统数据的实时共享,并做好信息披露,使得各监督主体都可以及时获知准确真实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信息的录入、原始票证的审核等和初始数据相关的工作进行严格规定,设定信息备录功能,并交由不相容岗位人员负责,从而尽量避免人员私自篡改、编造数据的可能性,为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四、结语

从当前的环境来看,加强会计监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也针对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利用率问题不断地出台法规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协助企事业单位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和审计制度,强调会计监督的专业性、独立性、客观性以及有效性。此外,除了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外,还需重视会计监督工作的效率,以最优的监督成本来实现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全面监督,促使企事业单位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高效率应用出发,推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珏.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172-173.

[2]林菁.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若干思考[J].纳税,2018(31):103-104.

[3]都慧英.浅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财经界,2018(6):104.

[4]吉莹莹.新时期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分析及会计监督[J].全国流通经济,2019(22):83-84.

作者:邓迎丽 单位: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