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改革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思考

时间:2022-01-01 09:27:51

导语:会计改革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会计改革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思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相继出台《预算法》(2014)、《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2014)、《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5)、《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7)等法规、文件,明确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对于高校资产管理而言,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会计管理制度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在高校资源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运用会计制度实现高校资产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对于高校资产管理而言,必须规范传统的财务行为,以政府会计改革为依据,分析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出发,提出高校资产管理的新机制,顺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形势,进而提升高校资产的管理水准。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审视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各地高校开始扩建之路,高校资产也日益增多,加大了高校资源管理的难度。由于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导致高校资产管理质量不容乐观。审视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高校资产购置重复现象严重。高校资产购置的重复性主要表现为一些诸多电脑、专业设备、教学仪器的购置出现重复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监管和制度诱惑。从财务部分的角度来看,对于资产购置,一般不会考虑其重复购置问题,只会对其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控制,那么,一些科研项目为了把钱花出去,只能开支哪些符合规定的项目,比如购置教学设备等,那么,大量的科研经费都用来购置教学设备,必然出现重复性问题。其次,高校资产使用率较低现象严峻。高校购买资产的经费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政府财政拨付的经费和教师的科研经费。从政府拨付的经费来看,主要用于购买教学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这类经费的使用一般由院系上报,再由学校统筹安排,院系用财政经费购买设备之后,就安置在院系办公地点或者教室中,除了本院系使用之外,其它院系共享的机会不多,闲置设备缺乏调剂,使用率当然也会很低。此外,教师科研经费购买的教学设备,一般为“私人物品”,基本没有共享的概念,导致高校资产使用率很低。最后,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落后。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院校之间基本处于一种“信息孤岛”的状态,很难实现资产信息共享。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其工作职责是会计核算;设备管理部门只负责对资产进行购置和发放;院系则使用高校资产,但是无论是会计部门抑或是设备管理部门,对于院系如何使用设备是不清楚的,如此,很难对高校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解,更不利于资产管理的高效化。

二、政府会计改革视角下,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高校资产管理带来挑战,为了确保高校资产管理的高效化、便捷化和信息化,必须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制定防止资产吃饭够早、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平台、强化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首先,制定项目经费管理制度,防止资产的人为重置。在院系项目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之初,由高校会计人员全程参与,帮助院系和科研负责人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对其所购买的教学、科研设备进行审核,从源头上防止项目经费的浪费现象,防止资产购买的重置。从学校层面而言,要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对高校内部资产进行清查,实际了解高校资产的总体情况,利用好预算和审批权限,避免不合理的资产购置,做好引导工作。其次,强化高校内部资源共享,打造高校资产共享平台。高校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为避免高校内部资产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资产共享平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互通有无,以节省高校项目建设经费。对此,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高校资产管理云桌面平台,实时监控高校内部的资产使用情况,及时对闲置的资产进行调配,让各院系之间实现对教学设备运用的共享共赢。最后,推动高校资产信息共享,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手段。针对高校内部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和院校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必须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把所有关于高校资产的信息放置于“数字云平台”中,财务部门在进行资产申报项目审批时,只需要登录高校资产管理云平台,便可以详细了解资产管理的情况,为高校资产的购买、折旧、处置提供依据使学校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对高校资产管理要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时优化各项资产管理制度,节省高校项目经费,把经费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进而放在资产的人为重置、强化高校内部资产共享、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作者:曾庆帮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