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水平研究
时间:2022-11-28 03:23:33
导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水平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日,富民县财政局完成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设置及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详尽掌握了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共有行政事业单位178家,有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会计人员总数为364人。按单位性质分,有行政单位59家,事业单位119家。按管理方式分,由县国库支付中心进行支付管理、由单位自行核算或交商业记账机构核算的的78家,由教育局核算中心进行集中审核、单位自行核算的16家,由卫生系统核算中心将卫生院进行集中核算的8家,乡(镇)财政所纳入零户统管核算的76家。一是,从会计岗位设置及持证上岗情况来看,全县有26家单位存在出纳、会计一人兼任的情况,占总数的15.6%。在岗会计人员中有305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占总数的83.8%,有59人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总数的16.2%。二是,从学历及会计专业学历情况来看,在岗会计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37人,大专学历的180人,中专及以下的45人。在岗会计人员中具有会计专业相关学历人员为170人,占总人数的46.7%。三是,从会计专业职称情况来看,在岗会计人员中会计专业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的40人,初级职称63人,无专业技术职称的260人,职称占有比率为28.6%。
2富民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影响会计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
近年以来,随着全县各项管理改革的逐步进行,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经历了传统模式、集中核算、集中支付三种阶段,这就要求个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随之做出调整,特别是2008年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后,要求各单位设置出纳、会计两个岗位进行核算,这是会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也是会计工作的新需要。面对形势变化,还是有个别单位在会计岗位设置上没有按照会计管理的新要求进行设置,出现了一些会计基础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影响了会计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1.1岗位设置不规范
通过摸底调查发现,富民县现有近20家单位未按照会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只设置一名同志从事会计工作,出现了会计出纳一人兼的现象,还有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是办公室人员兼任,出现一人分管几摊工作,会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
2.1.2从业人员无证上岗
在《会计法》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方可从事会计工作”。富民县现有35家单位的59名财务人员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就从事着财务工作,属无证上岗人员,由于会计工作是依靠会计人员依据是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行为进行真实记录、核算和反馈的一个完整过程,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直接影响单位会计工作质量,会计人员不具备完成自身工作的基本要求,其所在单位会计核算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2.1.3内控制度不健全
岗位人员职责分工不明晰,出现支票、印鉴一人管或是一个人即管钱又管账的现象,缺少合理有效的内部相互监督制约的防范机制,造成会计核算漏洞,给单位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给违法犯罪行为留下可乘之机。
2.1.4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
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在帐簿设置、科目使用上存在随意性,不认真规范使用帐簿及科目,造成报表数据的不真实;部分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时把关不严,存在实际事项与发票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违反会计核算真实性的要求;还有部分单位存在白条抵库、超限额现金支出、个人借款挂账不销等现象,违反了会计规范化的相关要求。
2.2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不利于会计工作独立性和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现行会计管理体制是各单位会计人员的编制都在本单位,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面对本单位的部门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现行资金分配管理体制下,财政政策和部门利益的冲突
现行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对财政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的使用都有着专款专用的明确要求,而各单位的财会人员作为财政政策的执行者,将面临财政安排资金和部门实际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更有甚者有些财会人员为部门的利益而通过虚构事项、改变用途等手段回避制度要求,将一些不合规定资金、事项合法化,从而影响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2.2.2各单位负责人对财政政策的要求了解不够,影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各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单位资金的支出审批权。但这些单位负责人中绝大多数不是会计人员出身,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财政管理改革对各单位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一些违背会计管理要求的会计事项,使会计人员面临执行会计制度与满足领导需求的两难境地,部分会计人员会从满足领导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帐务处理上进行变通,影响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规范性。
2.2.3现行考核管理制度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考核制度侧重于单位行使主要职能的考核,对财政法规执行情况的考核只做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内容,各部门财经纪律落实情况没有被列作年度考核指标,使得各单位普遍重视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的日常工作开展及业务完成情况,对会计部门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影响会计人员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性。
2.3会计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缺乏统一有效衔接,会计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部门既有各单位的直属主管部门,又有财政审计等会计政策执行部门,还有纪检监察等廉政建设监管部门,都在加强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在分头监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3.1管理手段滞后,缺少信息动态管理
在现有的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底数清晰、设置规范的会计岗位及人员的基础资料库,使得我们无法对各单位的会计岗位及会计人员实行动态监管的机制,对会计人员岗位变动情况、会计人员继续深造、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及职务情况掌握不及时,使得我们会计信息更新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2会计主管部门间缺乏有效衔接,存在越位与缺位并存现象
由于各主管部门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会计基础业务的指导规范,在制订具体流程及管理办法时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传达上也是自行,没有形成一条统一的途径。财政部门作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由于财政内部分工趋于细化,相关职能科室都在从不同角度对单位进行业务指导,职能分工使得会计管理上出现“各管一段”的现象,缺乏必要的衔接,影响了会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
2.3.3缺少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现有的会计监管是由不同职能主管部门共同完成的,各部门相互间缺少信息沟通,没有形成一个信息相互传递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各个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对于发现的问题都是从本部门管理要求的角度进行惩治,对于各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中不属于本部门关注重点的问题就忽略不计,在监管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互间的沟通,没有一个合理的渠道将问题信息传递给具体负责监管的部门,检查结果不能实现共享,造成重复检查、集中检查,给各单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影响了监管的整体效果。
3富民县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3.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检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3.1.1规范岗位设置,人员持证上岗
由于富民县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有所不同,应区分不同情况加以改进。针对有条件规范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的单位,必须要求其改进现有状况,将会计法规要求落实到位;针对单位人员少,资金量小,会计人员兼职或出纳会计一人兼的情况,应选择具备会计资格的中介机构为其记账或作为主管部门派出机构,将人事权、财务权统一上划主管局,实行报账制度(如: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民政办等);针对农村街道小学独立核算后会计人员普遍没有上岗证这一遗留问题,应鼓励其参加培训,考取会计资格证书,限期规范这种无证上岗的情况。
3.1.2加强指导与监管,完善单位内控制度
由于各单位缺乏必要的内控制度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应加强内控制度重要性的宣传,将内控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纳入财务工作的考核管理中进行加强和完善。
3.1.3加强业务培训,规范帐务处理
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帐簿设置不合理、科目使用不规范、原始凭证不真实、报表数据不真实等情况,应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培训入手,提高会计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水平,强化会计法规意识,杜绝会计处理不合规的行为发生。
3.2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实现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实施考核评比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3.2.1改进现行体制带来的弊端,引入委派、聘任、备案制并行的管理模式
由于现行会计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是影响会计独立性的主要原因,应该从改变体制入手,减少影响会计独立性的不利因素。可以借鉴其他地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富民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三种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第一种模式,对财政资金占有量大的投资项目、社会影响力强的项目及政府持有股份、独立经营的公司实行由财政局统一派驻财务总监,对单位(或项目)的财务实行系统管理、专人负责、专人审核的会计委派制。第二种模式,对现有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行由会计主管部门发聘书聘请其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聘用制,即由会计主管部门对各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培训,考核、考试合格后,会计主管部门下达任用文件方可从事会计工作,改变现有的各单位自行任用的模式。第三种模式,在实行委派制和聘用制的同时,还应对在岗会计人员实行会计备案制,对各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进行备案登记,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人员,各单位在有实际需要必须进行局部调整时,须事先向会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同意后才能进行相关变动,并将具体变动事项报会计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以便加强会计队伍从业人员的稳定性。
3.2.2强化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实行会计管理全员培训
由于《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一把手是会计法规政策的第一责任人,针对各单位负责人对财政法规政策了解不深的情况,应重点突出的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及财政政策的宣讲,引入全员培训理念,及时将会计工作的各项新要求、新规定向各单位负责人及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传递,使各单位负责人对会计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采购管理等专项管理的程序及要求加深了解,避免因政策掌握不到位而造成违规事项的发生。
3.2.3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考核评比机制
针对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会计人员积极性有待调动的情况,应从年度考核政策的制定角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将会计工作达标情况和财政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基础指标进行考核,以提升会计工作在各单位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还可以通过制定评先奖优政策,将会计工作完成情况与会计管理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奖励进行挂钩,并在职务推荐、职称聘任上给予相应照顾,充分调动各单位会计人员扎实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3.3积极整合资源,实现协调统一的会计管理格局
3.3.1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推动实际工作向前推进
应从摸清底数着手,建立包括各单位会计岗位、会计人员基础资料在内的信息库,及时掌握各单位会计岗位和人员的变动调整情况,并通过对全区所有持证人员、在岗人员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加强人员储备信息,达到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和谐统一。
3.3.2加强协调联动,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
应通过必要的资源整合,明晰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统一会计管理口径,统一业务培训途径。通过协调沟通,将各主管部门间的实际要求与单位实际需求相结合,制定统一规范的培训方案。县财政部门可区别不同单位涉及不同业务科室的管理范围,将财政部门预算、文行、社保、采购、农业、综合及支付中心各科室的具体工作要求、步骤与会计部门组织日常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采用统一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各项管理规定的顺利贯彻又满足不同单位会计管理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组合。
3.3.3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创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克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给会计监管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着手打造一个可以实现检查、监督信息的平台,将面向各单位实施检查收集到的基础信息进行指定范围的共享,为不同角度的监管提供参考,从而将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效进行结合,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模式,为全面做好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作者:严宽美工作单位:富民县财政局
- 上一篇:谈煤矿企业的环保管理
- 下一篇:刍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