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系创新途径分析3篇
时间:2022-05-15 05:14:05
导语:科技管理体系创新途径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科技管理的推进流程与关键控制点
1.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是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研项目管理推进的统筹安排、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推广、新成果汲取、有序管理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科研开发突破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点、成果水平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可以全面体现企业的研发能力。科研项目管理推进主要从立项申报、项目研究、实施控制、结题准备和项目验收等5个方面予以实施,其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在产品研发中,科技管理应当重点关注流程的顺畅性、衔接性,如为实现“绿色造船”,应围绕船舶设计、建造两个重要环节[1]进行研究,而环保已成当前船舶设计的主流趋势[2],需注意整个过程的合理性、关联性,以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对多个关键点的深入,夯实科研基础、创新管理思路、优化推进流程;并且在推进中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得失,最终为项目结题和验收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实现需求信息跟踪,更好地服务于科研项目(课题)[3]。
1.2专利申请
基层科技管理推进了专利申请及后续专利受理授权,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对取得的专利成果进行保护和应用的有效环节。专利的申请要有针对性、新颖性和独创性,要有能够投入推广应用的相应平台[4]。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培育企业更多的发明专利,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以综合体现企业的发明成果。推进流程要计划与申请并行,受理与授权并重,还要积极加以推广应用。
1.3成果鉴定
产品研发与项目结题后所取得的成果与突破的关键技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鉴定,并进行各级奖项的申报。成果鉴定的推进流程,如表3所示。撰写科技报告应重点突出、内容完整详实、数据准确可靠、创新点及解决的关键技术一目了然,在行业内乃至国内外具有先进可比性且所附材料有说服力、有硬件材料支撑,能客观反映业内专家的权威意见;同时注意专利情况,为成果的各级奖项申报奠定基础。
1.4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除科研项目管理、专利申请和成果鉴定推进的较高层面外,在企业一级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奖项评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构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反映企业科技发展的有效方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要注意反映企业的最新科技状况,提升企业的最佳科技水平。对企业一级的奖项申报和评审,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旨在通过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2过程控制的优化
2.1事前方案策划优化
事前方案的策划应有针对性、可行性,掌握的素材应尽可能丰富,调研情况也应尽量全面;然后提出方案并进行比较,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反映策划的着重点或切入点或反映策划的平衡点,并具相应的联动效应。
2.2事中实施控制优化
过程控制的事中实施控制优化,是对科技管理内涵与外延关系的重视和对管理过程轻重缓急节奏的把握,更是对重要性与一般性事项准确区分及衡量的关键,因此,在整个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对每一个管理节点的良好衔接,实施事中控制优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中实施控制优化对过程实施具有良好的检验效果。要做好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就要落实管理的各项要素并注重管理的推进节奏。在实施考核中,有可控性分解表,以体现管理的丰富内涵;而在考核深入阶段,有可操作性分阶段计划辅佐,以反映管理的诸多成果。需要注意的是,中间节点的时间需根据项目情况决定[5]。事中实施控制优化是科技管理的核心,其外延涵盖了事前方案的策划优化、事后总结的评估优化,重点以阶段性、成效性设限,以整体性、成果性把关,突出控制优化的明显标志,蕴含控制优化的各项要素,取得控制优化的积极成果,并把考虑全局性、推动全过程、覆盖全范围作为科技管理控制优化的基础条件。
2.3事后总结评估优化
考虑全局性、推动全过程、覆盖全范围,就是既要注重管理过程,又要注重管理的最终成果并反映优化管理和创新管理的内涵。要善于总结经验得失,注意提升自身素质并及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从而更好地开展科技管理工作。事后总结评估对科技管理今后工作的深入具有积极和举一反三的功效,其重点是认真撰写技术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或验收报告、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等。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项目内容评估,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报告提供的数据应力求丰富且有说服力,能够有效进行整体科技能力评估,在详尽的数据中体现科技含量。在事后总结的评估优化中,评估的具体内容应当清晰明了,不仅要有先进可比性的各项考核指标,还力求做到针对性强、反映面广、可操作性好,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科技水平。
3结论
造船企业科技管理的过程控制方法,要结合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发挥企业优势。通过对科技管理的流程与过程控制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技管理中,要特别注重以集成创新为重点、以原始创新为基础,将产品研发作为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努力提升企业船舶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管理特别是科研项目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为纽带,推动企业突破核心技术。(本文来自于《船舶》杂志。《船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周惠炳1邵天骏2工作单位:1.上海沪东造船油嘴油泵有限公司2.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
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内部,科技管理工作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专业协同”的原则组织管理。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的重点是科技战略及政策研究、制度制定、资源配置、知识产权管理等职能。二级公司要统一调配本板块科技资源,做强做优各自的“中央研究院”,承担重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工作,统一管理三级企业的科技资源。三级企业要立足于产品和工艺开发,解决企业生产制造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在集团公司层面:一是设立技术创新领导决策机构,明确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决定创新工作的重大事项,领导和推进相关工作。二是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门作为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科技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公司科技决策事项;组织《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制定《年度科技项目计划》;负责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负责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管理;负责组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公司生产标准的更新升级等工作;对各单位科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评价和考核激励。
在二级公司层面:二级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负责编制本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负责开展科技项目立项论证及申报;负责有关科技项目的牵头实施;协助科技项目的验收;负责新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推广应用;负责所属专业技术标准的起草、修订和提升等。二级公司应健全完善以“公司为研发项目决策主体,技术专家委员会为研发项目评审主体,研究院为项目研发和科技管理主体,生产部门为项目实施和成果转化主体,其他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以研发项目为载体,基层技术人员广泛参与,外部资源为补充”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细化和落实各项科技管理制度,确保技术创新体系运转顺畅。
二级公司应构建完善研究总院、专业研究院、企业研发资源三级研发体系,按照“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处理好研究总院、专业研究院和企业研发资源的关系。在科技管理职能方面,研究总院负责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年度科技计划的拟定与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科技创新成果及人员的相关考核,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以及与企业外部科研机构及社会院校的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等。专业研究院负责本专业板块的国家、行业重大科研、开发等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与论证,本专业板块科技项目的跟踪管理、监督实施以及定期检查和评估,本专业板块科技成果管理及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成果转化等。企业研究室负责本企业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论证、鉴定与验收,本企业基本建设、重大投资等项目技术方面的审查,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项资金的申报、企业所属研发机构建设等。研究总院在二级公司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引导带动作用。专业研究院在集团技术创新体系中起核心支撑作用。在三级企业层面:各企业直属技术中心、研究院等是企业集团科技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公司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支撑作用。重点攻克关系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促进各个板块主营业务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公司运营中的技术难题等。
在专业保障层面:为了保证各级科技项目评审及咨询工作的公平、公正,在集团公司层面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集团科技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完善决策咨询体系。企业决策咨询专家库的建立应由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以树立其权威性。各二级公司职能部门负责按照具体要求组织推荐人员参加。专家库可以几方面人员组成,由集团内部各个行业领域内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设计人员等具有大量实干经验的一线专家,和集团公司外部各种专业机构、科研院所专家组成,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社会外部两种资源。咨询专家参加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对公司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查、中期评估和结项验收等工作,为公司科技工作提供专业决策咨询等。
例如宝钢集团,就是如此建立了一套运转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宝钢设有技术创新委员会领导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负责审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奖等。委员会下设专家咨询,由研究院管理专家库,并设规划委员会,负责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咨询和技术评审。规划发展部作为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整合外部资源,组织、策划、协调、集成战略合作,对口政府。包括组织国家863、973计划的组织申报工作,负责与战略合作伙伴及钢铁联合研究基金的合作项目。子公司和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的研发主体和共享平台。中央研究院不仅在重点的板带技术、钢管条钢、不锈钢、特钢等领域设立专门技术中心,同时注重共性技术的研究,设有炼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设备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在基础保障方面,设有情报中心、实验保障中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等。通过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构架基本形成。这个构架是组织结构、方法、过程和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开展的平台,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管理力量,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完善。
作者:王巍工作单位: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
第三篇
1.以价值观念、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层面是科普文化创新的核心内涵。于是,科技管理服务科普文化创新要从精神层面上进行生动地实践,包括科普价值观、投身科普事业的奉献精神等。
市委领导率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负责人赴京召开慰问院士专家座谈会,一方面听取院士专家对三明发展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向与我市长期合作的院士专家送去温暖。春节前后,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科技工作者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三明市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开展科协“会员日”活动,举办“三明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活动,成立市心理健康促进会、市职工心理健康协会等。三是积极开展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活动。开展“三明青年科技奖”表彰活动,评选表彰了三明市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四是积极开展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问卷工作。完成有关“专利法”和“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等问卷调查,完成科技工作者信息上报。通过一系列对科技工作者切实利益的维护,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组织与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2.以规章、制度形式出现的制度文化是遵循科普文化创新内涵得以发扬光大的保障。于是,科技管理服务科普文化创新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有效地实践,包括建立有利于科普事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
三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吴联派在市科协六届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握新的机遇,打造“六大品牌”,其中专门强调:着力打造“科普文化”品牌。如何打造这一品牌?他说,一要提升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职能力;二要提升科普惠民的受益面和实效性;三要提升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水平。这已成为市科协打造“科普文化”品牌的指导方针。市科协加大统筹力度,认真履行三明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深入实施《科普法》、《科普条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学习贯彻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主动协调成员单位,草拟《三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11-2015)》,协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是科协的一项目重要工作,为让科协工作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市科协积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造就科技人才、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引进院士等高端人才,借助高端技术,发展“院士经济”,推广普及院士文化,三明也通过制度形式加以保障,制定《三明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还印发该《办法(试行)》的通知,市委办、市政府办又出台《关于创建三明市“院士科技服务中心”以及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实施意见》。市科协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龙头,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高新项目,促进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目前,三明市院士工作站已有12家,涵盖林业产业、竹业产业、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农业产业、城市与桥梁、园林景观等各领域,推进三明市在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发展。三明市林业产业和河龙贡米产业院士工作站荣获全省“十佳院士工作站”称号。通过院士文化的普及推广,已在三明市民心深深地中扎下了根。
3.科技管理服务科普文化创新还要从感知层面上进行细致地实践,包括科普园区、科普基地人文环境以及科普载体及科普平台的工作氛围等,而人们可感知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则是创新科普文化的物化载体得以生存的阳光、空气和水分。
三明市科协从三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围绕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景区和军营等7个重点领域,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五大人群,积极开展科普品牌活动,并组织、推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公众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科普七进”是“科普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首创于三明,尝试与实践更具地方特色与价值,这里的民众也优先直接从中受惠,更能从中真切体会和感知。一是科普进校园,不断提升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类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建立三明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建立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举办科普夏令营等,促进科学知识、科普文化在青少年心里扎根。二是科普进社区,积极促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组织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等深入社区进行科普宣传服务活动。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保护水资源、节能减排、防震减灾等活动,为营造和谐社区作出积极贡献。三是科普进农村,助推新农村建设。市政府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列入重点工作,以实施农业“五新”工程为载体,办好农函大,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推动现代农业的要素转变,着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科普进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各企业科协积极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围绕企业技术难点、技改重点、技术创新等开展课题攻关、技术研发、决策咨询、建言献策等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和“金桥工程”活动成效显著,仅2011年我市企业“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立项654项,参与活动科技人员达30000多人,节约资金上千万元。五是科普进机关,带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高。市、县直机关科协认真履行职责,专门编印学习辅导材料,为机关干部学习科普知识提供服务。市科协发挥与省内外院士专家联系交流广泛的优势,以“院士专家三明行”为载体,积极邀请院士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高层次科技报告会、科普讲座,拓宽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视野。各地还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科普进景区、科普进军营等活动。2011年8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充分肯定了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农村等在社会中产生的突出作用。总之,科普文化创新是智慧之举,重塑了三明的形象,促进了三明进步,成为加快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建设有力的“推手”。
作者:郑祥渊工作单位:三明市科技活动中心副主任
- 上一篇: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档案局党的群众路线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