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物学教学创新及实践
时间:2022-01-02 10:48:03
导语:刍议生物学教学创新及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能将图、文、声、像有机组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图片与影像资料的感染力,呈现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对于教学图片的筛选,一方面采用国外优秀教材中大量彩色、高清的图片;另一方面,选择最新的相关新闻图片或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环境(例如校园)的照片,制作成一套简洁、精美的教学课件,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例如,在讲解“外来种入侵”一节时,我们呈现了在校园内拍摄的喜旱莲子草和福寿螺的照片,学生感到很亲切,有共鸣,于是能很快融入到教学中去。对于影像资料的筛选,主要选择英国广播公司BBC所拍摄的一些纪录片,例如,《生命》《人类星球》《美丽中国》《南太平洋》等。在备课时,根据课程需要对纪录片进行选择和剪辑,把纪录片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并非整堂课都让学生观看视频。例如,在“保护教育”一章中,经过剪辑后,所播放的公众教育使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丁政府对墨西哥游离尾蝠进行保护的视频长度不足3分钟。
2网络教学的应用
保护生物学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作业习题等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其中,教学材料版块下又包括教学课件、文献资料、参考书籍、优秀学生读书报告等栏目。学生在登录课程后,能够查阅、下载上述资源,提交作业,并在答疑讨论区,通过留言板向老师提问,同时也能够在同学间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将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科学问题,然后对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于1920年提出的,旨在通过案例形式的教学,培养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典型案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外来种入侵”一节的教学时,首先给出澳大利亚兔子入侵的经典案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859年,一位英国人为了便于打猎,把24只兔子带到澳大利亚。由于兔子世代周期短,加上没有天敌,气候宜人,遍地是可口的青草,兔子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繁衍至六亿多只。它们啃食各种牧草、灌木、树皮,打洞啃吃树根,导致其它野生动物面临饥饿,许多野生植物也存在绝种的可能。澳大利亚政府曾经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来消灭兔子,然而都没有成功。直到1952年,通过引入粘液瘤病毒才将困扰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兔灾控制住。该案例非常简洁,但几乎涵盖了外来种入侵一节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即外来入侵种的基本概念、入侵途径、入侵种生物学特征、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因此,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由学生归纳总结,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4读书报告法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发展迅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尤其针对那些毕业后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培养他们外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文献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研究生教育中“读书报告”的教学方式引入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之一。学生可以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献,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查阅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将选择相同或类似文献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讨论、一起学习。在学生提交读书报告后,教师从中选出10%相对优秀的,利用2学时让学生或学习小组做课堂交流。读书报告法从选题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进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评价体系
考核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仅仅靠一张试卷是无法完全体现的。不少学生依靠考前死记硬背,往往也能获得高分,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将平时成绩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及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平时作业、网络教学平台交流、读书报告四个方面,共占总评成绩的40%。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希望学生注重对知识的点滴积累,使总评成绩能够更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在期末考试的形式上,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近三年,从原有试卷考试的形式转变为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需附详细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以期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考查内容方面,命题也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不少学生表示,写论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以往为了应付考试“背书”付出的更多。经过这一环节的训练,自己对课程相关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对学科发展动态也增进了了解。
三、实践效果
近几年,我校学生积极参与了多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公众教育活动,例如,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人才培训班、“中英2011低碳生活行动”等。学生们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为重庆高校、中小学生讲解动植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深入居民社区开展低碳生活的宣传及调研活动等,从而实现了保护生物学课程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科研活动方面,学生们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分别以入侵植物的生理特征、昆虫和植物多样性调查为研究主题,参加了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成功申报2012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此外,不少学生还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他们利用寒暑假跟随教师到野外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艳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上一篇:民兵整组活动方案
- 下一篇: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