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价值构建论述

时间:2022-02-16 04:25:43

导语:马克思的价值构建论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的价值构建论述

本文作者:苏星鸿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什么是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如何在当代中国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习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根据的这一重要论述,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是当代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当代价值是历史价值的创新和发展。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不能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换言之,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就必然会亡党亡国。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根基和立国之本。以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为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最根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必须积极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等错误论调。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不同的历史阶段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却被人们不断质疑,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时,各种社会思潮就纷纷夸大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妄图从总体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学术界,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置于西方文明史的视域理解,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缺乏应有的世界历史向度。或往往从静态上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而不是将其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去理解,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也缺乏应有的历史深度。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历史事实去理解,而且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认同、践行的曲折复杂历史进程去理解,这样才能彰显其独特、丰富、真实的历史价值。那种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是肯定肤浅的,至于由于价值傲慢和偏见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健忘或否定的态度则是不负责任的,只有全面、客观、辩证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价值,才能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的历史基点,为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提供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只有与当代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当代存在,而不至于是一种永远束之高阁的抽象历史存在。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实际上是高于其历史价值的,应该说,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最好坚持。其次,坚持以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开拓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质意义的价值领域。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事事都要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此,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表面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坚持地是假的、臭的克思主义,最终必然走上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经验主义则无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仅仅满足于狭隘的经验,无法指导实践取得成功。总之,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都属于主观主义,都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应当落实到基于全球视野的当今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解决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逻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逻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逻辑,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和核心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需要理解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开展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积极吸纳各种文明中的优秀价值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优秀价值资源的互补中开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现代化的初始境遇和文化根基和西方国家现代化有很大的不同,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既要深刻把握与全球文明的内在关联,又要深刻把握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内涵、独特性质与历史命运,研究由此而生成的独特道路、独特理论、独特制度的世界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八个坚持”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这些问题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新的理论认识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过程中牢牢把握,自觉贯彻。认真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努力解决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大问题,才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耀眼的价值光芒。总之,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必须抓住揭示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根本任务,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没有一项任务比这项任务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也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再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打造中国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其中道路是实践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中国话语权的客观要求。在打造中国话语权过程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因为只有自觉地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才能确保打造当代中国话语权的正确导向,真正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价值问题;必须具有高度的道路自觉意识,因为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出发,以高度的道路自觉揭示这一伟大实践价值追求的丰富性,才能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真正根基,从而为中国话语权构建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理论自觉不仅意味着不仅要自觉学习、宣传和研究这一理论体系,而且意味着要对其保持高度的信仰认同,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改写西方普世价值的神话;必须具有高度的制度自觉意识,制度自觉意识不仅意味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深刻体认和坚守,而且意味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必将为中国话语权构建提供牢固的制度支撑;必须深刻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当务之急,也是形成具有创新性质的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因为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中国话语权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以上六个层面所形成的中国话语体系架构,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学术内涵和实践内涵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结构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应当成为我们的持久坚守。[4]进而言之,上述架构本身是实践的,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理应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获得其最为深入最为实在的价值领域。

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切真诚地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当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头等大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排除各种“左”或“右”的错误思想对改革开放的干扰。当前,全球价值转型和中国社会价值转型都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和新特点。一方面,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各种价值观念都在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文化领导权,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使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发扬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有力地回击各种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自觉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干扰,这是每个有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实践证明,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占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任何放松,都意味着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放弃,就是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放弃。我们一定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我们积极的构建和主动占领活动才能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构建意识和阵地意识,既要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实践需要和人民期盼,又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占领文化阵地。其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新胜利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历代领导人都特别重视把全球向度和中国向度的坐标融合作为客观依据,把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的共同阐发是重要课题,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持久互动作为根本要求,围绕人们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在澄清人们思想认识的困惑和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新的价值活力和生机,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前,更要在解决全球价值转型和当代中国价值转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全球价值转型看,金融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价值危机,预示着新自由主义标识的理念、道路和制度的整体性危机。但是,“资本逻辑”仍然以强大的惯性力量和固有实力统治着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活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出现了一些新高潮的迹象。“资本逻辑”的稳定性非但不会证明马克思主义过时,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持续批判和确保人类文明发展正确走向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从当代中国价值转型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还要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的悲惨处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才能迎来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理论自信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广大党员干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代表,也是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中坚力量。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服务群众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决定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决定着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能力。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力提高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把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提供思想保证;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还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型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努力探索建设创新型政党的长效机制,使我们的党永远成为在善于实践创新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作风,在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定能够获得新的更大的提高,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也一定能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加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