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检验精细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20 08:18:57
导语:血液样本检验精细化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由于现代医学发展,临床科室诊断过程逐步完善,血液检测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但在血液样本采集、保存、检测等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人员等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2]。明确血液样本检测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诊断真实度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但该管理模式多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分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根本原因,管理措施较为单调,缺乏系统性[3]。根本原因分析法属于新型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缺点,同时从多角度进行完善[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文化,其建立在系统化、规范化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5]。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拟行血液检验的患者3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98例,女84例;年龄为18~74岁;体质量为54~85kg。对照组患者中,男101例,女81例;年龄为23~72岁;体质量为56~85k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质量控制管理。按照流程采集血液样本,记录样本类型、标号等,由专门护理人员送检,然后由检验科使用仪器检验,再对检验结果进行复审,并存档。观察组给予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1)根本原因分析法:①成立质量控制组:主要成员有检验科及护理科主任、各科室护士长、护士等,均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②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就根本原因分析法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确定讨论主题,即检验血液样本不合适原因,分析讨论并记录最终结果。③确定原因:护士原因:抽血时间过长,送检不及时,缺乏检测经验,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患者原因:未提前禁食、禁水,空腹时间过长,处于月经期间。医院原因:人员配备不足,送检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不稳定等。见图1。(2)精细化管理:①检验前管理:确定患者空腹时间约为1h,耐心询问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其不存在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仔细阅读检验申请单,确定采集血液样本量。对于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或发生水肿患者,应综合其具体情况决定采集的血液标本量。医院应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或专业培训,组织护士等进行业务学习,明确送检流程和规范,并合理规划人员配置,定期更换或引进检验设备,教会检验科人员设备操作流程。调整信息系统,简化临床工作,提高检验效率。做好宣教工作,提前告知患者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如高脂饮食、白酒等,同时告知患者需停服的相关药物。掌握血液标本保存条件,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同时掌握好储存时间。②检验中管理:使用前应先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对,然后根据检验指标与项目,选择合适检测方法,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流程操作,定期消毒、维护和保养。③检验后管理:样本运送前,详细记录其数量,确保试管塞子无松动,如运送时间较长,需配备保温、防震等装置。检测部门人员接收样本时,应明确样本数量、时间、保存温度等,对不合格样本应拒收。检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审,确保准确性,如有异常,则需重新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应该留有样本备用,并将检测结果存档。1.3观察指标。①误差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血液样本结果误差发生率。②出现误差原因所占比例:统计两组在样本凝血、溶血、进食高脂食物、不符合保存温度、剧烈动荡、检测不及时中所占比例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χ±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误差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血液标本误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出现的误差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样本凝血、不符合保存温度、剧烈动荡中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样本溶血、进食高脂食物、检测不及时中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3.1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意义。临床检验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逐渐成为诊断和判断疾病的辅助手段,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诊治疾病的结果[6]。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结果可反映患者病理状态,质量控制目标是准确、精密,且贯穿于血液标本检验全程中。由于医疗技术进步,新型血液检验方法被运用于临床中,从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尤其是检验结果精准度[7]。但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检验结果仍存在误差,影响疾病诊断准确性。3.2影响血液标本准确性原因。血液标本自采集至检验需要经历一系列环节,在检验前,患者空腹时间过长,可降低血液中有效成份,还能促使代谢产物升高,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8]。采集血液时,尽量选择充盈良好的血管,并确保落针准确性,如针尖反复进出血管,不仅增加采集难度,同时易产生凝血或溶血现象。长时间将血液样本置于室温下,可导致血浆中钾离子升高,影响血小板平均容积。样本送检时间过长,未配置保温、防震等装置,不能有效保证样本质量。接收血液样本时,未对保存时间、数量等进行检查,可提高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样本量[9]。检验过程中,未执行无菌操作,没有对仪器进行清理、检验和校对,检验后未进行审核,均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10]。此外临床护士不熟悉检验操作规范和流程,使用错误的标本容器,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缺乏相关检验知识,不能最大限度排除干扰因素,责任心不强,信息系统不稳定等,均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11]。3.3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根本原因分析法作为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团队协作方式,对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确定根本原因,在错误中反思,改善检验制度和流程,提出预防性针对措施[12]。该方法从血液检验的各个环节着手,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患者、医院、护士、仪器设备等方面统筹分析,记录分析结果,最终制定改进和完善措施[13]。该方法可有效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误差。精细化管理广泛用于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作为新型管理理念和文化,其主要在标准化、信息化等基础上开展,能够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通过对血液检验过程进行信息化分析,以报告的形式统计不到位问题,经数据比较后,进行重点分析,并要求护士从现状着手,对检验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综合能力[14]。确定影响血液检验的根本原因后,进行精细化管理,可实现管理系统化、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益,同时完善和优化检验流程,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还可降低检验误差发生率。两种管理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发挥作用,最终降低检验结果误差发生率。有研究发现[15],采用精细化管理可降低血液样本检验结果误差发生率。本研究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样本误差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可降低血液样本误差发生率。本研究进一步对血液样本误差原因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样本凝血、不符合保存温度、剧烈动荡所占比例优于对照组,提示在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应重视样本保存条件。综上所述,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中,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明确影响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因素,降低误差发生率。
作者:徐巧叶 徐雅萍 单位:绍兴市上虞第二人民医院
-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在急救车的应用体会
- 下一篇: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