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6-03 08:45:21
导语:高校辅导员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与职业要求
(一)辅导员的工作定位
高校辅导员在1953年诞生于清华大学,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其工作职能从最初的政治思想教育,发展到涵盖学生教育、学生管理与学生服务等多个方面,职能内涵不断丰富。2006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表述为八方面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格养成、校园安全稳定维护、经济资助、就业指导、发挥班集体力量、协调工作骨干以及做好学生骨干培养等内容,涵盖了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领域,兼具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的多重角色。
(二)辅导员的职业要求
目的是增强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为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导向、为辅导员自觉提升职业能力提供方向、增强职业自信心与归属感,其核心是以职业技能的标准化促进辅导员更充分的发挥工作职能。
二、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的核心在于将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实行刚性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让组织的战略规划能够有效的贯彻到每个环节,提升组织整体的执行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并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按照系统化、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的理念,从促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角度,将辅导员工作的具体任务细化到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技能和工作评价,形成闭环反馈机制,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对象精细化、工作内容精细化、工作技能精细化与工作评价精细化四个方面。其中,工作对象精细化将学生个体化差异作为决定辅导员工作开展方式的重要参数,从学生生涯发展目标清晰程度、家庭期望高低和综合素质能力强弱等角度进行细分,为选用具体的工作方法、提高个体指导效果提供充分的信息参考。工作内容精细化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以辅导员工作全部内容为指向,形成以学生不同阶段发展需要为主线的时序体系和以工作职能实现为主线的功能体系,微观层面以单项辅导员工作任务为指向,明晰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尤其对涉及部门间合作或辅导员工作系统内上下级协调的情况明确分工与权力界限。工作技能精细化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将约定俗成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经验凝练为工作载体与工作流程,确保良好效果的可重复性与发展性。工作评价精细化是运用定量的方法从客观行为事实和数据出发对辅导员工作单项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形成闭环反馈机制,便于职业导师开展指导或当事人自我提升,强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开展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将对提升学生个体指导实效、完成辅导员本职工作、强化与其他部门机构合作、快速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在人才培养的大目标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以往传统粗放型的工作模式难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学生毕业后可能选择求职、读研、出国、创业等发展方向,选择创业的学生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外实践,而要读研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学业要求并不相同,但高校对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要求是统一的,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辅导员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经验向知识的科学化凝练。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经历提升为经验,将经验形成知识的过程。与经验相比,知识可以脱离人存在,同时更具科学性。将学生工作的经验转化为知识正是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的重点之一。通过梳理工作流程形成工作程序将工作经验提升为知识形态,使其具有可重复性和操作性,在工作流程中加入工作标准,对每一个环节中要完成的任务或动作以明确的语言和准确的数据给出指导,更加体现“细”的精神。以教练技术提高培训实效性。培训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往的辅导员工作培训主要侧重理论知识和观念态度,而精细化管理中的培训着重强化对具体工作的方法、流程,以工作目标为导向增强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强调在编制工作手册一类材料的基础上指导培训者通过教练示范、现场模拟和实际操练来传授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通过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撑。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工作目标合理设定。与传统的辅导员工作相比,这里的工作目标不是经验值,而是运用大数据的理论与方法得到的统计值,更具科学性也将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尤其要关注到个体差异,这必然要增加获取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工作量,并且为信息的管理和运用提供便捷高效的工具,这都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撑。
(一)解析工作内涵,明确工作范畴,梳理工作内容
学生工作的开展既有教育管理工作的普遍性,也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还有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时代性。各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分析学生工作的价值内涵,并通过对工作内容全面、系统的进行梳理,明确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满足精细化中“精”的体现。对工作内容的梳理是面向全体学生工作队伍的共性任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使用目录整理的方法,先参照工作岗位职责列出目录,再将日常工作的内容分类填写的表格中,然后要明确重点工作,明确完成任务的独立性程度。学生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在梳理工作内容时要侧重对统筹性工作的流程梳理,尤其要关注流程设计中不同环节的效率和变动性问题,尽量提高流程效率、优化流程环节、降低流程变动性。
(二)掌握学生需求,设定教育目标,强化个性指导
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时代特点、发展需求和成长困境,才能够提高教育目标设定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以自然年为单位编制《大学生年度发展报告》,既要从思想道德、学业、生源与就业和奖励表彰等显性数据掌握现状,还要通过专题调研准确掌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在人际交往和人生观念方面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破解制约学生个性化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要组建以学生个体发展指导需求为区分度的教研组,专门为解决某一类发展性咨询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化教学和交流活动提供专业技能。
(三)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规范,优化信息支撑
按照学生工作精细化的要求在明确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细化工作流程,增强可操作性。在工作流程中加入工作标准,对每一个环节中要完成的任务或动作以明确的语言和准确的数据给出指导,形成工作程序,将工作经验提升为知识形态,使其具有可重复性。工作规范不仅包括工作流程的详细说明,还包括工作目标、系统化的人员分工、工具的下发和使用说明、工作完成的交付物及工作成效的检验方法,形成《学生工作手册》。要建设灵活、高效和强大扩展性的信息系统,为学生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提高学生工作者查询数据与记录信息的效率,能够帮助工作更快捷的发现问题,为经济资助分配、学生个体咨询指导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四)引入教练技术,构建核心课程,创新培训体系
教练技术在工作队伍培训中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质,在岗位适应期内(上岗第一年)以导师制的形式出现,将自己作为楷模并追随自己,通过教练示范、现场模拟和实际操练来传授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来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岗位适应期外则主要体现为伙伴制,强调通过陪伴、倾听和激励。在培训内容上,对应学生工作核心工作内容的要求,以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身心健康四个一级指标和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管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职业发展规划知识、科学研究知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十三个二级指标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在涉及工作技能方面,突出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剧和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量化工作绩效,优化考评体系,建立反馈机制
目前的考评大多存在考评周期长难以及时反馈、评价以主观感受为主难以衡量或是量化标准科学性不高等问题。比如大多数考核都是在一年结束时才开展,无法在过程中对个人的行为以反馈,或是不容易考察,只能根据主观感受投票,或是用了过多的数量关系,但与工作实际表现不一致的问题。在学生工作精细化视角下,将工作分解为一个个的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在结束后就能够产生一项评价结果,就有一次结果反馈。结合教练技术,还可以在行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从而真正将人的技能发展作为首要考量。在此基础上,要将工作区分为规定工作与和自选工作,充分考虑不同工作内容与担任不同职务所带来的工作差异,既有承担工作量的情况,也有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满意度等参数,要确保这些指标在当事人入职工作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和设定的意义,受到过系统的指导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考评是一个让问题显现的过程,对阶段性的考评结果要做到及时的反馈,并强化对结果的使用,不断完善和调整绩效考评体系,使其更加体现工作实绩。
作者:郑皓王晓光张硕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 上一篇:自来水供水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 下一篇: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的比较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