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员工绩效管理现况
时间:2022-06-04 10:33:19
导语:灵活就业员工绩效管理现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零工经济快速崛起,在优化资源配置、吸纳就业、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争议也不绝于耳,员工与企业之间松散、低下的组织关系引发各界关注。本文通过东方慧博研究院的以北京为中心灵活就业市场大规模的调研资料,对数字经济下平台式灵活就业者的就业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员工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并提出在零工经济下对灵活就业员工进行柔性雇佣的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零工经济;柔性雇佣;绩效管理
一、引言
2020年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不小的威胁,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抗疫过程中,“居家隔离、延缓复工”的防疫措施致使许多行业出现“用工荒”和“闲得慌”的情况,拥有较低从业门槛、自由灵活、就业渠道丰富为特点的零工经济在抗疫期间对保障居民生活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零工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也导致弱势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就业质量方面的问题,新经济形态下竞争市场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外部匹配成为挑战。平台企业究竟如何经营这一特定但数量巨大的灵活就业人员?哪些因素会影响零工经济中的员工绩效?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个特殊的群体,通过柔性雇佣增强其忠诚性和工作效率,保证平台企业的顺利经营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平台型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特征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东方慧博研究院,东方慧博公司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专注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公司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国内灵活就业员工劳动力的研究现状,该公司对以北京为中心的灵活就业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本次调研通过微信朋友圈等途径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共回收了5,24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占比44.5%,女性占比55.5%。又将5,242个样本分为有正式稳定工作且有灵活工作、仅有灵活工作以及无灵活工作三个类型。5,242个样本中有灵活工作的占比35.86%,无灵活工作的占比64.14%。本文只对有正式稳定工作且有灵活工作、无正式稳定工作仅有灵活工作的1,880个样本进行分析。(二)调查样本情况分析(表1)1、年轻人占主体。在受访者的年龄分布中,多数受访的灵活就业员工年龄多集中在20~30岁之间,较少是在30~40岁之间,仅有少数灵活就业员工处于50~60岁年龄段中。说明年轻人逐渐成为了灵活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这部分人精力充沛,同时灵活工作时间灵活的特点也使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获取更多的收入。他们这些新生代劳动者崇尚自由、灵活的价值观的转变,对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特征产生重大影响。雇佣灵活就业员工的企业应重视迎合年轻人的特点,进行柔性雇佣提升其工作积极性。2、工资收入偏低、无社保且不稳定。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灵活就业者收入大多集中于5,000元以下,在其认为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中,认为工资偏低的最多,其次是无社保和不稳定工作,相对较少认为是缺乏劳动权利保障和福利。这一结果反映了当前灵活工作确实存在的问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灵活就业人员相对来说更在意如何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生活水平质量的问题。因此,企业在雇佣灵活就业员工时应该更多的考虑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弥补灵活就业人员关于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缺失,使灵活就业员工能够享受与正式员工同等的社会保险,提升灵活就业员工的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足感。3、信息的可靠性及工资结算的保障性最受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灵活就业人员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作信息和保障工资结算。本次调查将灵活就业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分为工资水平、薪酬环境、工作时间、是否积累了工作经验、薪资结算保证性、交通方便性、是否喜欢和灵活的工作信息、影响到员工的满意程度等八个因素。由受访者对这八种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打分。调查结果显示,上述八个影响因素均受灵活就业员工的重视,其中工资结算的保障性和工作信息的可靠性最受灵活就业员工重视。因此,企业对灵活就业员工进行柔性雇佣时应该更加注重保障平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及对员工工资结算的保障性。
三、灵活就业员工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一)用工关系定位模糊。数字经济背景下,过去的劳动关系法、劳动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已不再适用当下的灵活就业新形势。许多平台企业抓住用工关系定位模糊的漏洞,很少有企业与灵活就业员工之间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书面协议导致用工关系难以理清,一旦灵活用工关系被判定为非劳动关系,则灵活就业员工就不能享受与正式劳动关系员工同等的权利和保护,不但可能会引发劳动诉讼和争议,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还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绩效,形成死循环。在目前用工关系不明晰的情况下,急需企业对灵活就业工作和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在规范与灵活、合规与成本优化之间努力平衡,寻找解决出路。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尽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法律体系,对灵活就业进行适应性调整,在规范与灵活、合规与成本优化之间寻求平衡,解决问题。(二)缺乏技能培训。由于很多平台型企业自认为仅仅是信息数据中介平台,雇佣的灵活就业人员流动量大,不稳定性强,灵活就业员工并不是自己的长期正式员工,因此没有多少动力,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来提高灵活就业员工业务技能。有些平台只是以信息通知的方式向应聘的员工简单的告知工作准备情况,提醒他们按时到岗,或者只是提出了几点工作需要,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尽管有些平台考虑了供应和收入方面的问题,但也仅限于主流产业对灵活就业者进行的岗前技能培训,覆盖范围较小,使得多数灵活就业者的自身技能水平以及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素养,因此严重影响灵活就业劳动力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三)缺乏统一、可信的信息监管体系。在平台经济背景下,灵活就业员工主要是通过平台的信息进行择业,从上述调研也可知道,灵活就业员工对平台信息的可靠性给予了极大重视,但目前市场中还缺乏统一、可信的信息监管体系,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劳动者的职位匹配性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由于缺乏统一、可信的信息监管体系,平台监管力度不足,许多非法分子利用收集到的过期或完全虚假的平台信息,欺诈灵活就业人员。可靠的平台信息是灵活就业者参与工作的关键,不可靠的平台信息,不但会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对平台企业的信任度,还将严重打击灵活就业者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希望能建立统一、可信的信息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净化就业市场环境。
四、柔性雇佣对灵活就业员工绩效管理的优化创新
(一)建立控制劳动风险机制。灵活就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对劳动权益的长效保障。于企业而言,灵活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其与企业间的劳动争议事件会相对减少,不但可以提升员工忠诚度,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还能提升员工绩效,实现双赢。因此,企业应积极寻找控制劳动风险的解决方案,明晰企业与灵活就业员工的责任及权力。可以将灵活工作的前提条件设为灵活就业者必须拥有相应保险,但企业与灵活就业员工可以共同缴付保险,分担费用。这不但优化了用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同时也为灵活的就业者提供了劳动保障。同时,在法律层次上,我国也应突破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对于灵活就业员工社会保障的缺失,重新认定灵活就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突破原有的保障机制,为灵活用工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二)加大技能培训。灵活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不但能够提高灵活就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其工作效率,还能够通过对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出平台所需要的员工,缓解“结构性”失业状况。这不但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稳定性,还能够维持企业与灵活就业员工的长期合作关系,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基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平台企业可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借助网络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灵活工作平台可提供标准化的自主学习资料为灵活的就业者提供方便、专业性的培训,同时进行线上测评,要求所有的灵活就业者在完成相应的专业培训后通过考核成绩才能开展业务,进一步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培训方式。由此,能够凭借较低的成本促成灵活就业者自身技能的提高,从而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三)完善信息化监督体系。由于平台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平台双方地位不对等,就业者相关权利受限。现代信息、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及应用正以其独特的技术支撑和价值创造方式,推动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共享经济下的监督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即通过信息公开度和双向评价系统来实现的,以此来确保共享经济下服务提供的高质量。信息公开有利于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使其能够保持相对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易,而双向评价系统,有利于保证双方之间相互尊重,也能够为平台绩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创新发展技术,提高信息化的监督水准,能够保证陌生人在共享经济中保持高度信任,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使得雇佣双方保持相对平等的地位。
五、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成了扩大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对企业人力资源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能与新经济形态相适应,需要在平台的视角上构建适用于灵活就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变革。本文通过东方慧博研究院的以北京为中心灵活就业市场大规模的调研资料,对零工经济下的平台式灵活就业者的就业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影响灵活就业员工绩效管理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用工关系定位模糊、缺乏技能培训、缺乏统一及可信的信息监管体系等几个方面。以此本文较为系统化地提出了零工经济下柔性雇佣灵活就业员工可通过建立控制劳动风险机制分担员工无社保的劳动风险、加大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完善信息化监督体系提升平台信息可靠性、建立评价及反馈机制等柔性雇佣方式创新企业对灵活就业员工的绩效管理。同时,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应突破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对于灵活就业员工社会保障的缺失,为灵活用工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加大监管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帅,俞飞滢,周娟,罗兴武.共享经济下半契约型员工忠诚度形成机制———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财经论丛,2020(02).
[2]何江,闫淑敏,关娇.共享员工到底是什么?———源起、内涵、框架与趋势[J].商业研究,2020(06).
[3]刘雪瑜.我国灵活就业现状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16.
[4]何勤,邹雄,李晓宇.共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人员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研究———基于某劳务平台型网站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12).
作者:何盼盼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农村物流发展机遇问题分析
- 下一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