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

时间:2022-11-16 10:35:01

导语:绩效管理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绩效管理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将企业绩效管理引入教学管理中,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实施绩效管理的不够灵活、重考核,轻计划,激励方式不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绩效管理;教学管理;激励控制

随着社会的全面改革,我国高职教育也在不断探寻新的管理模式,为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将企业管理中高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引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当中。

一、高职教学绩效管理流程

绩效管理应用于高职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遵循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它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绩效辅导沟通、教学绩效考评、考核结果的使用等几个基本环节。

1.制定教学计划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首先根据绩效管理方法制定出考评期内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而目标的确定是计划的第一步,它是方向,也是衡量绩效的标尺,因此目标的确立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是校级层面确定好未来学校发展战略,制定出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各二级学院或系部,再分解到每个教职员工。

2.绩效辅导沟通

将广泛用于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方法运用于高职教学管理,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在实施这种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和教职员工一定要充分沟通交流,让员工全面理解绩效管理的做法及优势。要让员工知道绩效管理不是给大家涨工资,发奖金,而是为了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激情,是鼓励先进。沟通一定要遵循权变的思想,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3.绩效考核评价

计划制定出来后,就是付诸行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以便考核时有据可循。为保证绩效考核顺利开展,考评者应事先制定出完善的、合理的考核方案,比如考核的方式方法、考核的目标等。绩效管理是一种鼓励先进的管理方式,因此,对教职员工的评价一定要评出差距,评出等级,不能搞平均主义。

4.绩效结果的使用

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并按照规定对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励或惩罚。高职院校通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加薪、职称评定、学习培训等的依据。同时考核结果能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了解每位教职员工工作情况,为改进其工作行为,达到激励教职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职院校实行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

1.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片面

绩效管理运用于高职教学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管理层和员工均对此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管理层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轻视绩效计划的制定,认为他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及计划教职员工一定能够达成,很少听取一线教职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员工层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涨工资发奖金。

2.绩效管理过程缺乏沟通

绩效管理应用于教学管理中,强调教学管理人员与教职工均需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最终的考核结果的反馈,都需要各教学管理部门和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然而,现实中的往往是下达指令性的单向沟通,很少听取一线教职工的意见。考核结果公布后,没有与目标未达成的教职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3.考核方法单一,周期短

高职院校在对各二级学院绩效考核过程中,对教师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任课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纳同行和教学督导对其教学效果、科研水平等的评价,只看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在短时间频繁考核。如有些院校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考核周期从传统的一学期一评缩短为周周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随意评价,久而久之,这种评价就会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令人质疑。

三、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对策

1.目标管理

在制定绩效计划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学校总体的教学绩效目标,然后分解到各学院及相关部门,目标确定过程依次传递和分解下去,直到每一个教师都明确了个人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就成为对每个教师的个人绩效考核的标准。目标拟定的过程是全员参与的一个过程,根据每个部门和教师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具有激励意义的目标。

2.绩效考评环节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考评的目的是改善绩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工作积极性。为保证绩效考核顺利开展,考评者应事先制定出完善合理的考核标准。在考核时,要结合过程管理的思想,不能完全依赖结果,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绩效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个教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积极认真,但由于受到学校资源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仅凭结果对该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无疑会挫伤其工作激情。

3.激励控制环节

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合理的激励控制。在激励过程中,有效利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针对不同的教职员工设置不同的刺激物,激励其工作热情。在强化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尽量用正强化的手段。负强化是消极的,惩罚的,对员工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加入疏导,将这种不满情绪带到教学工作中,很难获得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吴万友.二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4(10).

[2]孙会.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7(3).

[3]赵素杰.论企业绩效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6).

作者:吴传淑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