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T筛查在农村儿童健康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9:32:02

导语:DDST筛查在农村儿童健康管理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DDST筛查在农村儿童健康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如东县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探寻农村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模式。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2月,对如东县接受健康检查的8、18、30月龄儿童进行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同时对预警征象筛查及行为发育指标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儿童再次进行DDST筛查。分析儿童发育迟缓情况,并对筛查阳性儿童进行干预。结果共筛查13781名0~3岁儿童,DDST筛查阳性578例,阳性率4.19%;男童阳性筛查率(5.35%)高于女童(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18、30月龄组可疑和异常筛出率(分别为4.50%、3.24%)明显高于8月龄组(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15.82,P值均<0.05)。DDST筛查阳性儿童主要为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占39.80%),其次依次为大运动能区(29.78%)、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占19.51%)和个人-社交(占10.91%)。480例可疑儿童,经3周干预后复筛,转正常407例(占84.79%)。结论DDST筛查能有效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有条件的农村儿保门诊可开展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DDST联合筛查。

关键词:0~3岁儿童;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早期干预

0~3岁是儿童神经发育最迅速时期,可塑性较强[1],期间如果发现发育偏离或异常,及时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降低智残程度[2]。根据国家《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工作要求,儿童健康检查时需使用儿童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法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本研究以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de-velopmentscreentest,DDST)为工具,探讨其在农村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8年4月—2019年12月,对如东县辖区常住人口(含流动)0~3岁儿童在8、18、30月龄健康检查时常规进行DDST筛查,在3、6、12、24、36月龄健康检查时,对“行为发育指标法”和/或“预警征象”阳性即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偏异儿童[3]进行DDST筛查。所有对象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DDST筛查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等4个能区[4]。判断标准:①异常:≥2个能区,有≥2项发育迟缓;1个能区有≥2项发育迟缓,同时另外≥1个能区有1项发育迟缓且同区年龄线切过的项目都未通过;②可疑:1个能区有≥2项发育迟缓;或≥1个能区有1项发育迟缓且同区年龄线切过的项目均未通过;③无法评判:不合作项目、无机会或条件项目过多者;④正常:无上述情况者。所有测试结果为可疑或异常判定为筛查阳性。

1.3阳性儿童干预

DDST筛查为异常的儿童,立即转诊至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进行诊断评估;可疑儿童给予针对性指导;3周后复筛,复筛结果为异常或可疑者立即转诊至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再次进行诊断评估。全县各镇儿保医生对转诊儿童密切追踪随访,每月上报DDST筛查统计报表,并及时反馈可疑和异常儿童的干预情况。

1.4质量控制

参加筛查的儿童保健医生均参加统一培训,由项目专家组定期督查、质控。

1.5统计分析

数据Excel2013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DDST阳性率

共有13781名0~3岁儿童接受DDST筛查(排除重复儿童),8、18、30月龄组共13511名,在3、6、12、24、36月龄健康检查“行为发育指标法”和/或“预警征象”为阳性的儿童270名。DDST筛查为可疑480例、异常98例,阳性率4.19%(578/13781);无法测定25名(占0.19%)

2.2不同性别、月龄儿童DDST筛查结果

男童7053名,筛查出可疑和异常共377例,阳性率5.35%;女童6728名,筛查出可疑和异常201例,阳性率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8、18、30月龄组共筛查儿童13511名,筛出异常57例(占0.42%),可疑380例(占2.81%),阳性率为3.23%(437/13511)。其中,8、18、30月龄组分别筛查4764、4026、4721名,阳性率分别为2.16%、4.50%、3.24%,不同月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5);18和30月龄组阳性率(分别为4.50%、3.35%)明显高于8月龄组(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和15.82,P值均<0.05)。见表1。

2.3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初筛阳性儿童

DDST筛查情况对3、6、12、24、36月龄组进行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筛查,分别筛查阳性儿童46、35、71、74、44例,共270例,DDST筛查发现异常41例(占15.19%),可疑100例(占37.04%),DDST筛查阳性率52.22%,明显高于8、18、30月龄组儿童筛查阳性率(3.23%);主要为12和24月龄儿童,共查出可疑和异常儿童95例,占67.38%(95/141),DDST筛查阳性率65.52%。

2.4可疑和异常儿童发育迟缓情况578例

DDST阳性儿童存在1个能区发育迟缓444例(占76.82%),2个能区迟缓84例(占14.53%),3个能区迟缓33例(占5.71%),4个能区迟缓17例(占2.94%)。4个能区中,发育迟缓主要为语言能区(39.80%),其次为大运动能区(29.78%)、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19.38%)和个人-社交(11.04%)。见表2。

2.5可疑儿童干预及复筛情况

480例可疑儿童,经3周干预后复筛,407例转为正常(占84.79%),14例转为异常(占2.91%),59例仍为可疑(占12.30%)。复筛仍为异常及可疑儿童已及时转诊市级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评估。

3讨论

如东县0~3岁儿童DDST筛查可疑和异常筛出率4.19%,明显低于本地2014年的调查结果[5]和2020年兰州市民乐县的报道[6]。男童可疑和异常率高于女童,与陆纯[7]、鲍筝[8]等研究一致,提示男童较女童发育更易迟缓,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早干预。不同月龄儿童中:18、30月龄组可疑和异常率(4.50%、3.24%)明显高于8月龄组(2.16%),表明对18、30月龄组开展DDST筛查非常必要,对及早发现可疑和异常儿童意义重大。另有270例通过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初筛出的阳性儿童,DDST筛查出可疑和异常儿童141例(占52.23%),且相对集中于12、24月龄组(占67.38%);表明DDST筛查与预警征象、行为发育指标联合监测,能更好地筛出幼儿潜在的发育问题[9]。建议加大投入,对12、24月龄组儿童健康体检增加DDST筛查,及时发现婴幼儿发育迟缓问题,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本研究显示,4大功能区中: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占比最高(39.80%),与本地较多家长不重视儿童语言发育,受“贵人语迟”等错误观念影响有关。语言发育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其将来计算、阅读、理解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可能直接导致学习困难[10]。要加强健康宣教,引导家长重视婴幼儿语言发育,指导家长鼓励孩子多说、多读书、多讲故事等。大运动能区发育迟缓仅次于语言能区(占29.78%),这可能与家长过度溺爱、保护而导致婴幼儿主动运动及户外活动少有关。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密切相关,不正当的养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行为[11]。480例可疑儿童经3周干预后复筛,84.79%转为正常,说明可疑儿童经有效干预后恢复成效显著。DDST筛查结果异常儿童均已及时转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疗,经追踪大部分异常儿童(如语言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落后、认知能力底下及孤独症等儿童)已转至专业康复机构训练。

参考文献

[1]叶骏,仲爱梅.653例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1):54-55.

[2]吕高峰,唐仕华,邹渝.9~10月龄婴儿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10(5):54-56,66.

[3]张悦,黄小娜,王惠珊,等.中国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编制及释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112-114,116.

[4]杨玉凤.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9-35.

[5]汤新梅.265例农村12月龄儿童DDST筛查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6):88-89.

[6]吴丽萍,黄宁宁,陈才,等.民乐县6岁以下儿童丹佛发育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2):2312-2314.

[7]陆纯,李曼丽.镇江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4):86-87.

[8]鲍筝,常新蕾,王曼丽,等.北京市通州区6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筛查现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06):501-505,601.

[9]张良芬,闻芳.北京市2889例8月龄婴儿智力发育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02):105-107.

[10]刘冬梅,邹时朴,龚俊,等.孤独症、全面发育迟缓及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3):312-315.

[11]张孝义,闵思宇,杨琪.关爱对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2):49-53

作者:姚潇 钱晓菊 张艳梅 袁姗姗 晓颖 吴春玫 张爱红 单位:如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如东县掘港卫生所 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