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交替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09 04:33:40
导语:酒店管理交替实践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工学交替”教学体系解读
(一)“工学交替”的概念
工学交替是指在以人为本,就业导向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将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根据不同职业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进行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这样反复交替,旨在促使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学习。
(二)工学交替模式的价值判断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是以人为主体,用以表示事物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作用和意义的概念,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就是价值作用,任何社会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以一定的利益追求或价值追求为基本驱动力。教育活动和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主题”和“价值主题”的统一,对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则更凸显价值主题。高职教育中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多元价值取向,对高职教育的利益主体将产生广泛而重大的积极影响。首先,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对社会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具有积极作用,既符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时强调的社会适应性、灵活性特征,又能满足企业遴选人才,早期培养,尽快上岗的需要。其次,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全过程,符合适应性与针对性的个人价值取向,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获取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实践获取实践技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最后,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总结与调整,至今仍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究其原因,工学交替的逻辑体系和运作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模式,对工学交替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也是对高职教育发展改革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工学交替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本就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项,其中实践教学涵盖了生产劳动、专业劳动、教学实习、课程实验等多种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深刻,掌握效果更彻底也更灵活。同时,提前接触职业工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之后,学生可以带着问题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二)提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工学交替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将社会实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向应用性和技术性迈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得的知识更加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招聘单位的招聘标准纷纷从“重文凭”向“重能力”转变。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实践管理能力是用人单位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既可以增加酒店的人力资源,帮助酒店提前培养人才,提高酒店综合实力与经济效益,又能向行业中输入新的血液,改进酒店日常发展中的弊端,创新酒店管理模式,促进餐饮业发展。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体系的现实困境
工学交替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渐趋完善,但它的教学体系涉及多个领域,教育、产业、社会等领域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与掣肘情况,时至今日,我国工学结合模式仍然面临以下几种现实困境。
(一)工学结合尚未真正确立支撑体系
社会对于教育的核心目的意义一直众说纷纭,对教育成果的评判也很难达成一致,“学而优则仕”“知识系统论”的传统观念始终影响着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而学校与企业虽然在学生就业方向上存在共同利益,但双方所处社会职责不同,学校天然具有公益性的目标职责,而企业必然具备营利目标,双方缺乏一致的目标支撑,同时缺少政府和社会的鼓励支撑,使得工学结合体系难以为继。
(二)工学结合的瓶颈是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和企业缺乏合作的制度和组织构建体系,社会实践过程只能是短期实习,效果具有折扣。且学校的组织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来说,多有不适应的情况,缺乏先进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效果。
(三)工学结合的主要症结是缺乏课程层面的系统设计
现行的工学交替教学体系的时间逻辑和实践要求大同小异,但统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在社会实践前后的教学时段里,应当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才能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是否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与实践时段的工作内容相联系?课程的实施方法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压制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挥。
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一)“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构建
1.设计多段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从偏重理论教学转变成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习反应模型下的,严格说来,是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为目标,工学交替为基础,学习反应为依据,专业改革为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实践教学为关键,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分层培养,工学交替。工学交替设计的分段数与具体时间安排根据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各自确定,有些学校采用“1+0.5+1+0.5”的时间段分配方式,有些则采用“2+1”的分配大方向,将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企业实践时间根据情况分配在三年之中。2.打造层次化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中,同一专业具备相同的公共课程,但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进行不同的课程教学,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酒店服务实务课程针对的是“服务能力层”的课程目标,是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酒店经营管理实务针对“督导能力层”的能力培养层次,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管理技能,酒店运营管理业务则支持“管理能力层”的职业方向,重点培养管理技能。根据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分为五个环节:第一,通过就业讲座,实地参观,即酒店认知实习,给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的业务范围和实践内容,使学生具备整体概念,能够更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第二,酒店基础技能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酒店中最基本的服务技能,为更高程度专业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三,酒店管理技能教学与实践,重视酒店管理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通过单向实习完成实践过程。第四,企业实践即酒店课程实习。这是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实践课程是学校和企业专家联合设计,最大程度考虑实践的内容和时间的效果,实践过程中配备有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课程质量。第五,综合技能实践即毕业实习。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酒店管理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并且经过企业实践加以验证之后,学生需要通过学校推荐或者自主应聘的方式,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就业。3.构建PMES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具备两大能力培养主线和四大能力模块,两条主线分别是基本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线,四大能力模块分别是职业素养(P)、酒店管理能力(M)、英语听说能力(E)、酒店服务技能(S),其中前两项属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后两项属于基本生存能力。课程体系教学需要以两项能力作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目标是为实际应用打造理论基础,专业知识需要重视针对性方面,实践教学中则要培养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学交替”教学方案的实施
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时间虽然根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定,但是整体时间的分布大同小异。学生在校期间,前两个学期将会进行酒店服务意识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的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三学期,将会依托合作企业进行初步实习,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增加自己能力与资本的渴望。第四学期,继续采用学校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将培养酒店督导层的管理能力作为核心,强化第三学期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方向。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开始企业顶岗学习,将之前的学习成果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有些高职院校选择前四学期穿插实践教学,将第一次“工学交替”的企业实践设置在第二学期,第二次设置在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学生毕业的时间段。
(三)“工学交替”教学体系的保障策略
1.基础保障:校企共享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采用“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创设的实训基地是最基础的保障,一方面,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标准,将企业要求融入进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与企业达成培养与输送人才的合作协议,建成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场所,实训基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2.机制保障:弹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高职院校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企业的用工时间。酒店管理作为服务行业,用工旺季正好在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校需要根据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实践和学期规划进行调整,将授课时间和获取学分的方式尽可能人性化。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引进实习报告模式,招待实结会,既重视操作技能,又重视职业素养,保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3.团队保障: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有理可循,在实践过程有据可依,打造一支熟悉生产、管理第一线技能与流程,且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学团队的确立是工学交替教学体系的根本保障。
(四)“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1.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角色适应问题“学生”和“企业员工”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要进行工学交替,学生需要在学校期间就完成两种角色的切换,一些学生面对这种问题会产生心理不适感,难以有效完成职业角色的切换。对待这种问题,可以将工学交替纳入必要的教学环节,把企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作“必修课”来看待,尽量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和态度上端正心态,达成实践效果。2.企业要求效益和学校要求培养效果的矛盾问题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但归根结底,学校看重的是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与实践效果,培养的是每一个学生,而企业重视的是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希望在学生当中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一部分员工来工作。对待这种问题,要慎重选择企业,一是与企业深度融合,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达成人才输送的具体方案与教学机制。二是选择与学校专业关联度高,真正能为学校培养学生贡献力量的企业。虽然目前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还存在一定困难与问题,但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考虑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的独特性与可行性,从其中的问题出发,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追求更加科学的教学体系设置,推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作者:周文哲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 上一篇:化工企业环保管理方法探讨
-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