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专业HOTEL人才培养思路
时间:2022-04-21 09:51:24
导语:酒店专业HOTEL人才培养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所组成,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能力本位”,以瑞士酒店管理学院的洛桑模式为代表,其后出现了德国“双元制”和加拿大CBE模式,实践教学是主要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职业教育证书课程为主的培养方式,以英国BTEC模式和澳大利亚HOSPITALITY专业培训包模式等为代表。中国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众多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如“兼职导向型”、“定制化”等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各院校的实践中,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工学结合,双向嵌入”模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ACR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其他院校还产生了“1+1+1”、“旺入淡出”、“企业全程参与”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均旨在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完成学生“教、学、做”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综合现阶段的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学者们也普遍认为存在着“供需错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能力不到位、校企合作不紧密等共性问题,特别是在社会服务能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方面,并未重视,达成共识。
二、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简析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为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其内涵在于高职院校为区域、行业和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生产技术、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等方面的服务,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对此,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也被纳入了中央财政支持项目范畴,由专项资金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用于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二)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于“高技能、高素质”,就业岗位群向基层服务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倾斜,而实际却普遍呈现出“供需错位”的矛盾,其直接原因在于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虽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企业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但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培训进修很难获得本质上的业务能力提升,特别难于形成专业素养,缺少持续的实践机会,教师无法获得真实具体的技能和案例来用于教学;另一方面,教授实操技能的企业基层员工会因酒店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而无法稳定,教授经营管理类课程的兼职教师多为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授课。校内专任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缺陷、专业知识更新的较低频率,企业兼职教师的缺乏,使许多院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差距,不仅造成院校和企业间的“供需错位”,还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沟通障碍,院校只能以提供实习生作为主要的社会服务方式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途径。企业可以从商业利益出发,付出低于正常用工的实习补贴和少量的兼职教师支持作为回报,难以形成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结构制约了毕业生质量的提高,毕业生和企业的供需关系,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而社会服务,却主要由院校教师实现。其辩证关系应为,社会服务能力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以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基础。与企业联合开展员工培训(包含实习生)、资格认证等服务,与企业持续接触,通过为企业服务所产生的挂职和学习机会持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进而能开展技术创新等研究工作和其他咨询服务,并在教学中实现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提升其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基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内教学,还应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服务,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除学历教育之外,专业人才培养还应考虑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终身教育。但是,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的课程体系,因将教学对象锁定为中职或高中起点的学生,会依据教育部门的比例要求设置课程,不能直接运用到酒店从业者的培训中去。院校若要为行业、企业提供培训,只能单独开设课程,造成了企业不断请具有不同背景的老师来培训,企业(特别是单体酒店)无法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培训业务耗时耗力,成效不大。同时,综合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需要以酒店培训课程为突破口。鉴于此,提出了基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酒店管理专业“HOTEL”人才模式的提出,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统一为突破口,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的“教学相长”,促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二,校企合作本地化,提高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贡献,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减少区位、生源特点等对人才培养的制约;第三,实现酒店行业与职业院校间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专业特色更为鲜明,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更为突出;第四,降低换岗率高、离职率高和转行率高的“三高”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专业学生对行业的热爱程度,提升毕业生从业的持续性。
(二)“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释义与内涵
“HOTEL”人才培养模式由五个方面组成,融合在校学生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培育中的共性问题,具体释义为:H———HigherOrigin&Employment(高起点与高位就业):注重学员选拔培养过程,形成高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拓宽学员视野,增加学员知识面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提升学员高位就业的可能性。这是“HOTEL”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目标,其他所有的内涵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O———OccupationInterest&FrustrationTrain-ing(职业兴趣与挫折教育):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依托,实现学员对酒店行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增加学员的职业兴趣和学习动力;运用创业教育平台,以挫折教育剖析职业与社会的联系,增加学员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失落感、迷茫感、惶恐感的心理承受力,培育学员良好的从业心态,减少学员与社会认知实践的差距。T———IntegrationofRealScene&SchoolCur-riculum(课程综合实景化):以企业剧本为基础,跨文化交融为目标,语言技能为载体,虚拟实景、信息化和“企业镜面”教学为技术手段,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综合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达到通用、能用、多用、好用的教学预期和实际效果。E———Enterprisespractice&recognition(企业实践与认可):在专业人力资源平台的架构上,包括“订单班”、“冠名班”在内,以“学徒团队”形式开展企业实践与社会服务,“双导师制”实施管理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校期间能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根据自身优势调整岗位期许,不仅能实现从在校期间part-time社会实践,到毕业顶岗实习阶段获得职业能力的进阶提升,较快获得企业认可和重视,还可使校内导师紧密跟踪学生企业实践过程,及时解决实践过程发生的问题,最终保持就业对口率和从业持续率。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也能通过培训、职业资格认证获得企业的认可。L———Leap&Love(超越与热爱):通过课程教学及对学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员充分认识自身就业能力缺陷,职业发展路径、职业生涯预期及超越预期的可能性和具体方法,最终形成对本职工作的认可和长期热爱,拥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继续教育愿望。
(三)“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解析
“HOTEL”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以职业教育“够用、适度”的原则,以核心就业竞争力为导向,“H-O-T-E-L”交互存在,形成“五力合一,知行化育”的培养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五力合一,知行化育”是“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体现,其内涵在于通过“知”(学习领域)、“行”(行动领域)的融合化教育,达到教师教研能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践实作能力、校企合作力、社会服务力“五力”协调统一,不仅体现了“产学结合”,还将“研”贯穿于各个层面,形成五个动能:文化内涵动能、职业素养动能、职业基础动能、职业进阶动能和职业拓展动能,并形成具有相互关联作用的课程模块。
四、酒店管理专业“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HOTEL”人才培养模式是可以多种形式并存的,但其根本是以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就业和从业持续力为终点。因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下列路径开展。
(一)企业与学生的认知交互
企业、学生相互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非常重要。目前,企业和学生交互程度过低,企业对学生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实习前的招聘过程,在实习实训中的交互也非常少。在实施“HOTEL”人才培养模式时,“双导师制”中的企业导师承担了许多对学生认知的任务,但还应从学生入校起就开始进行对话活动。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可以从单招面试开始,没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可以在学生入校后,通过选拔、分层教学等手段进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企业的高度参与,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或通过参观、讲座实现。企业和学生间的深层交往、互动,将有利于缩短企业对学生的认知、认可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二)企业剧本为框架的课程设计
“HOTEL”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依据五个动能来设置,但主干课程设计均会以企业剧本为框架开展。企业剧本,即通过调研中企业提出的,在服务、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具体案例,形成主干教学的教学线索和案例来源。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沟通技能为载体,利用信息化和“企业镜面”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酒店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减少校内教学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以企业剧本为框架的课程设计,其内容也正是企业培训中所需要的,可以做到校企人才培养方案的无缝对接。
(三)专业人力资源平台的构建
构建专业人力资源平台,将学生以“学徒团队”的形式向企业推荐,除能提供社会服务外,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了解学生,认可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独立团队服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努力提升技能水平,最终形成“精英服务团队”,缩短实习到就业的企业认可期。
(四)创业教育的实施
挫折较少,面对挫折产生的失落感、惶恐感不知所措,甚至颓废,是当今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创业教育以“前店后院”的“店”、“专学徒团队”和校外集中实习实训,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进行社会磨炼,完成挫折和成功能力训练。使学生从在校期间的“我想做”,转变到“我还缺”,反省自我,重塑自我,提高寻求与把握机会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创新和创造价值的创业能力,最终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现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式并进行了探讨。在实施过程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专业教学管理的自主程度。专业教学管理的自主程度,涉及二级院系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学院是否允许并支持二级院系进行具有行业特点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HOTEL”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实施,最终要看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程度是否能达到要求。若不能,则“HOTEL”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成效将有较大差距。二是实践教学条件的保障。依据企业剧本所设置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虚拟实景或真实场景来支撑,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作为手段。因而,实施“HO-TEL”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到软件开发、设备采购和“前店后院”的“店”中,对于办学资金紧缺的院校来说,这是最大的难点。三是师资队伍的质量。虽然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在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比例也都超过了80%的要求,但师资队伍的质量有所欠缺。和企业教师相比,专任教师的技能不如他们规范、熟练;没有从业经验,酒店经营、管理类课程很难有实质性的教学效果。“HOTEL”人才培养模式若要实施,则必须要有来自企业的中高管兼任专任教师,或引进企业具有高技术能力的技师组成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学团队,并得到校、企、政思想上的共识和支持,才能使人才培养的成果更贴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作者:杨红波工作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 上一篇: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课程研究3篇
- 下一篇:工信局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