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课程研究3篇

时间:2022-04-21 09:43:42

导语: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课程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课程研究3篇

第一篇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规范性、实用性、服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由于酒店行业特别强调规范化管理,各部门工作都具有操作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因此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和流程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酒店行业是直接对客服务的,需要学生能把所学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并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餐饮服务实践教学,需要从引领宾客入座、斟茶、点菜、上菜、席间服务、结账服务到送客服务整个流程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不可能只是简单地运用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各种各样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客人投诉能力、酒店运营管理能力、酒店策划能力以及适应行业发展的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综合性和创新性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之一。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加大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当前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都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上没有把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进行强调,还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计划不清晰的问题。比如,酒店岗位实践目标不够细化、实践教学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对应性不强、没有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指导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技能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过于强调服务技能而忽视管理技能的实践。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理论课学管理,实践课学操作”的现象,而且实践课上,教师基本上都是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比如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重视餐饮托盘、摆台、口布折花、斟酒、分汤等技能的训练,忽视作为一名餐饮部领班、主管应当具备的管理技能的训练,没有把管理技能作为学生实训和实习的主要内容,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脱节。这种实践教学的安排,一方面造成学生管理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会让高职的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与中职生没有区别,都是学习“服务员”的工作,从而挫伤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甚至动摇学生的工作方向。

(三)缺乏严谨的考核机制。当前,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考核随意的现象,对实践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缺乏量化的考核,考核机制不够严谨。比如对于每周安排的“工学交替”的学生,由于酒店是临时用工,每次要的学生数量较多,酒店管理人员无法对每位学生的实践情况了解到位,只能凭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比较随意,学校无法判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实际提高程度,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另外,对于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也只能从企业的角度对学生遵守实习纪律、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水平、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有个大致的了解,也缺乏一个量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机制还不够严谨、科学。

(四)实践指导不到位。一方面,从专业教师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基本上要求是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职称等条件,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酒店岗位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操作技能不强、对漏收账款和客人拒付账款等酒店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时易出现指导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企业指导教师来看,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学历低缺少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实习指导缺少灵活的方法,再加上由于酒店工作比较繁忙,企业指导教师无法及时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进行疏导和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所以也容易导致实践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见表1)。“工学并进”指的是针对学生岗位服务能力—基层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等职业技能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工学有机结合,学与工齐头并进,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实践环节。具体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面向酒店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内容应由学校与酒店企业共同就服务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要求进行研讨、确定,紧紧围绕酒店岗位服务能力—酒店基层管理能力—酒店策划能力等职业能力的逐级提升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涵盖酒店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并通过工学有机结合、共同实施完成,实现理实一体化、校内外实训一体化。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条件体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指的是为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配备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条件,软件指的是“双师型”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合队伍。1.建立功能齐全、多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现酒店岗位服务能力—酒店基层管理能力—酒店策划能力等职业能力的逐级提升,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方面,应建设能满足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等基本服务技能和管理技能训练的实训室及实训酒店,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基础训练;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以往的基地选择中很多院校都是选择跟星级酒店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类型比较单一、可提供的实习岗位较少,导致学生只能在一些服务岗位实践,轮岗机会较少。因此,在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方面,应选择档次较高、管理规范、要求严格、客源充足的本地及国际/国内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高档餐饮企业等酒店相关企业,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服务和管理岗位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在良好的职业氛围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学校通过配备功能齐全、多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来保障“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中各实训项目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具体见表2。2.打造高素质“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要确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来组织实施。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有计划的、定期到国际/国内知名酒店集团从事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和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同时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还应至少熟练掌握一项酒店技术、拥有一本酒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理论过硬、技术过硬、指导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同时建立酒店及相关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优秀酒店企业的行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和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聘请酒店行业资深人士开设专题讲座、参与专业和课程改革与建设等工作,校企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建立校内实训、工学交替(4+1)、毕业顶岗实习三段式实践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加强学生实践信息的搜集和反馈,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校内实训以仿真模拟实训为主,考核评价的主体为专业教师和学生,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仿真训练的过程、完成质量和效果通过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可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训练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工学交替(4+1)以参加本地酒店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实践为主,考核评价的主体为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生,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按照酒店企业员工的要求对学生出勤情况、工作态度、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采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专业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参加工学交替(4+1)的次数、态度(或者积极性)、实践总结、企业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毕业顶岗实习以参加国际/国内酒店及相关企业综合实践为主,考核评价的主体也是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生,以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价为主。

(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学院、系部和专业教学团队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学院教务处负责从宏观上制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文件,指导系部开展实践教学,并对系部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在期初、期中、期末三阶段进行专项检查;系部实训教学主任负责“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检查,与酒店相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建立广泛、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选择优质校外实训基地,制订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和办法等;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的运行和具体实施,与酒店相关企业共商“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等,并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实习反馈意见表等运行文件,保障“工学并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实施。

作者:谭欣工作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学习领域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一)学习领域

在职业教育中,“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6]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是:(1)课程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2)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潜力;(3)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4)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过程。[7]

(二)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设计的供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学习情境”是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开发的,是教学的具体安排。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紧密围绕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8]学习情境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的学习载体,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数量、产品类型、工艺流程种类以及不同的服务对象等因素,都会影响学习情境设计的结果。设计学习情境时,还要考虑所在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和教学经验。因此,同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在不同的学校,可能会通过不同的学习情境实现。

二、“现代酒店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

“现代酒店管理”以学生职业意识唤醒、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酒店基层管理岗位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基础,加强与行业的动态跟进,形成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标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酒店管理基本技能,熟悉酒店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校内外实践训练,具备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二)学习情境设计

通过行业调研及专家访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对酒店基层管理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酒店基层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如表1所示。

(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学习者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产生与维护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9]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包括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整个行动过程)替代“部分行动模式”(按照外部规定完成任务),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工作页等),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7]按照“学习领域”所开发的“现代酒店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破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或者简单的所谓“理论+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通过案例和解决真实问题以及自我管理式学习,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学习情境4-1酒店招聘与人力资源配置”为例,设计的真实工作任务是为酒店制订一个招聘方案。招聘可以说是酒店人力资源部门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教学设计上可制定如下学习步骤。1.理论知识学习,提出学习任务。通过讨论的方式明确一次成功的招聘需要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制订一个招聘方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情境进一步细化(可以按照酒店的不同发展阶段分类,比如开业前的招聘、营业中的招聘;或者是部门分类,比如前厅、餐饮;也可以按照招聘类型分类,例如全职或假期兼职;还可以按照职位分类,比如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一般人员等)。2.小组作业。小组组长作为本次招聘负责人做好招聘方案制订的分工和计划安排,制订任务实施表,每个成员按照分工开展工作,通过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制订方案。3.学习成果展示。各招聘负责人向全班汇报本组的招聘方案(学习结果)和招聘方案制定的情况(学习过程)。4.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全体同学与教师一同根据各小组汇报的面试计划进行评价,各组根据评价情况修改方案。5.综合实践活动。从各小组的招聘方案中选择1-2个计划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其他学生可以临时充当应聘者。根据实际情况,理论知识的学习可安排在小组实践活动前,通过教师讲授、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也可安排在实践活动后,在交流分享和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相应的理论知识。(四)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主要根据每个实践活动项目完成的质量、成果质量,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责任心、交流合作、口头语言表达等。终结考核采用完成书面作业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分配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的比例。

三、对“现代酒店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建设

高职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不仅需要掌握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和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能;此外,还要具备教、学、做结合的本领,并能将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无论“会说不会做”还是“会做不会说”的教师,都很难具备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所要求的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这就必须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探索和完善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常态制度。教师不仅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还要熟悉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与内容,了解职业群中相关职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锻炼、研究,提高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能力。

(二)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师身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尤其是文科专业的课程,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平时老师讲解、考前老师划重点、熬夜突击背诵、一张试卷定天下的学习与评价模式。行动导向教学突出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的设计要服从于学的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在正式教学前一定要花时间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讲清楚,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转变。没有学习方法的转变,再完美的课程设计也只能变成教师的“单人舞”,肯定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一般院校的做法,侧重于对课堂教学日常行为的管理及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教学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突破现行立足“课时、课堂和课本”的教学管理体系,[10]将过程管理、任务管理、工作现场管理等理念和做法融入到教学管理体系当中,以确保教学的规范和质量。作为具体的课程,必须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也要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因此,对于如何针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如何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王显成工作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

1.1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供需错位”:首先,虽然高校培养了大批酒店管理人才,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多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具备一定的科研、开拓能力,但却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其次是酒店企业会更多的从人力资源和企业运营成本考量,而更多的看重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故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较难进入酒店工作第一线,无法成为酒店亟需的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任务人才。因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提出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客服务技巧,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的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计划实施方案。

1.2构建科学的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学院近年对与我院有合作关系的酒店企业做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一部分没有在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中体现出来,如酒店的经营管理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适应实践工作的能力、对客服务技巧与技能、抵抗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获取并利用工作中的有效信息能力等还处在“真空”地带;有些专业课程与酒店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对涉及到的知识技能、服务意识关联性不强,对专业中热点难点问题探讨不够深入。所以根据酒店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就业需求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把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针对性专业训练与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并拓展酒店职业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落实了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案,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就业为本位,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实践教学中探索与完善野外认知实习、课程实践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酒店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具备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与素质为目标,积极探索与运用多种教学法、如酒店情景模拟、技能实操、案例探讨和双语交流等。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态度转变,加强实训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把学生培养成为酒店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强,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

2构建系统的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2.1构筑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我国近年酒店改革的形式,进行科学、细致的专业规划,打破传统的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增加实践课的分量。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野外认知实习、课程实践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实训等四大方面进行。增加“专业素质教育”环节。通过实地对酒店、景区见习、会展考察、外聘旅游行业专家讲座,帮助学生增强对酒店和酒店行业的感性认知;近距离地对了解和体会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以及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行业的热爱,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激情。“课程实训操作”课程,随专业理论课程进度,通过模拟饭店运行场景进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的规范行为,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客服务的心理适应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直观性,始终贯穿“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法,以北海市的五星级酒店为依托,在酒店客房、前厅、餐饮管理进行技能实训,邀请酒店行业专业人士进行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实务课程的讲座与实训,使教学与行业接轨,学生与酒店业接触。毕业实习采取由学院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和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实习时间不少于10个月(1学年),实习期间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把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表1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课程模块化、专业化,就其主模块而言,依据课程体系可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实训课和校外实习4个主模块。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时,将专业核心技能的地位突出,尽可能“混合”安排专业主干课程的学时,形成理论+实践的课时安排,如客房服务与管理理论课与饭店客房管理实践课程在同一学期配合安排,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课与饭店餐饮管理实践课程搭配进行教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学时分配为6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8学时,实践环节16学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在设计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书的同时,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都对实践的环节、内容、时间、进度做了明确而清晰的安排。通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实训、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即(学校学习2.5学年﹢校外实习基地实习1学年﹢学校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0.5学年),前两年半在校学习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再通过一年的酒店顶岗实习,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实习回来后再进行剩余的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同时巩固实习所得。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系统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够胜任毕业后的工作,与酒店企业实现对接。

2.2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

围绕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建立了校内酒店专业实训室,并与酒店企业合作,构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围绕着酒店行业的实践要求而在校内开设的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包括模拟前厅和客房、模拟餐厅操作示范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结构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产学研一体化功能。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桂林、北海等地的相关企事业单位酒店企业与学院建立起了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校外实习基地正逐步完善,在这些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性的培养模式的的探索。稳定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实习学生的各方面管理与实习成绩评定,便于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稳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适应的心态,学校与企业进行双重培训与管理都有积极作用。为适应实习单位的用人周期特点,即每年酒店企业都是在年初急需人才,故实习时间为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共10个月,即每年3月开始实习到当年年底结束。每批实习学生上岗与上一批实习基地学生回校学习进行对接,确保学生能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别的高级酒店企业实习,通过在实习基地进行的上岗培训和顶岗实训,更深入与酒店业接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于教师而言,相当多的独立学院的年轻教师硕士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在酒店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讲课内容空洞苍白,不具备实证意义,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空泛,授课效果不佳。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提高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同时,将学生实习实践的内容作为实践课题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实践,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曾多次在寒暑假派酒店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们轮流与学生一起下企业,深入酒店工作岗位第一线。同时,实习基地、酒店企业方也多次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做专题报告、进行实践课实训操作,丰富了独立学院的师资建设。

2.3层层推进式实习实践模式

在酒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中,构筑层层推进式实习模式,使学生对酒店业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立体,从学校到企业,渐次推进。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渐次推进的实习实践模式。认知模式。即以参观考察的方式,每年大一新生入学,旅游管理学院均组织学生到南宁、桂林、北海酒店企业进行为期3天的实践专业课见习,参观广西知名酒店各部门运行,了解酒店管理的模式和业内的发展状况。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体验模式。旅游管理学院每年组织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以会展参与者身份参加广西东盟博览会,让学生体验东盟博览会会展盛况,调查分析会展与南宁酒店业发展的互动性联系,为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构筑提供了理性的知识基础。模拟模式。在北海学院实训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前厅、客房与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模拟训练。聘请酒店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技能教学,与行业零距离接触,进而达到理性认识酒店业。实战模式。即到学校相关实习基地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践。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桂林、北海等地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与酒店工作第一线经营管理人员接触,能起到强化酒店专业意识,既熟练掌握酒店服务技能,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逐渐养成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也是工作,“学工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零过渡,实现毕业就能就业。

3完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的几点要求

考核体系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考核的标准具体化,方式是多元化的。

3.1考核标准具体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习规章制度,为保证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管理,在学生实习之前按实习区域选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按小组对学生实施指导与考核,指导实习学生有章可循,这是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可持续开展的保障。在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环节、课程实践要求、实践方式、实践的目的、成绩的评定,制定校内校外实践课程的指导书,根据学生在实训课、实习基地的表现,对学生实践水平考核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

3.2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校内实训教学的考核中,课程教师或外聘酒店教师采用酒店行业标准进行考核和评价。课程考核因课程性质与课程教学方式不同,故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不拘泥于试卷,采用课堂案例探讨表现、调研实习报告、课程专题研习、论文写作等,部分课程考核则采用部分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学生的学习思路、问题见解和思维方法。专业课程实践成绩的评定标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如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与餐饮服务实践课程的的考核均严格以行业标准为考核评分依据,邀请北海五星级酒店管理层进行考核评估,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如酒店专业英语课程考核采用小组对话、情景模拟的方式,客房、餐饮实践课程均采用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技能操作,并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外实习的考核中,成绩的评定更注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实习报告的写作的学术性与真实性,甚至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表现情况,包括学生是否遵守实习酒店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在实习中的具体工作表现,此为过程性考核,此过程的考核由实习酒店企业打分,让酒店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来。同时,实践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全程监督、进行记录,与酒店企业密切合作,实施实践指导。在一年实习结束后给学生终结性考核打分。在实践体系考核的过程中,考核的主体为学生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学习态度、酒店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综合能力,对教师的评价应涉及到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同时也把实习基地的酒店企业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评价其酒店的硬件是否到位,酒店的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先进的行业管理经验与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否达到学院的实习基地要求,是否能够指导实习学生进行行业实习。

3.3考核方式的反馈

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化实训,拓展实习,在学生每次实训过程中拍摄并记录优秀学生的操作实训,管理并保存好实习实训课程任务资料,这些资料既是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之一,也是下一届学生的实践学习参考资料和学院实习实训的珍贵案例资料。学生在实习基地经过了为期10个月的实习,酒店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由书本理论到实践,由量到了质的飞跃,同时对酒店行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尤其是找到了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就业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此时让完成实习返校的同学及时作出经验教训总结,开展实习交流大会,评选优秀实习生,讲述实习经历和体会,传授实习工作经验,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以保证下一届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实施有助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更切合独立学院培养酒店管理人才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上述内容是我们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提出和遵循的实践操作过程的小结,吾凿石之劳,愿尔攻玉之。

作者:苟雪芽工作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