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内控体系创建

时间:2022-07-16 10:09:44

导语:酒店管理内控体系创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酒店管理内控体系创建

COSO委员会在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2004年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财务报告方面的具体要求,出台了最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从重视内部控制本身转向重视风险管理。2008年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这体现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酒店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集团化式的形成,酒店经营环境日益复杂,面临各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基于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矣迫在眉睫。

一、我国酒店内部控制的管理现状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加快,一些酒店类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酒店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引入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整的酒店内部控制框架

历年来,酒店业在星级评定的影响下,制度了星级服务标准、质检制度及相关规定等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但基于内部控制方面的文件或管理实务涉及的较少,比较重视客房、餐饮环节的程序控制;较重视客房、餐饮的服务管理和控制,却忽视对行为的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弱化或未设内部审计部门,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涉及到对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防范等多个环节,加之酒店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从单体走向集团化,传统营销挑战等),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大。大部分酒店企业还都没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能力也很欠缺。国际领先酒店集团大多采用风险度量模型和信息系统的支持。国内酒店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处于摸索阶段。

(三)经营业绩及服务水平逐年下降

酒店业经过不断扩张后,行业竞争加剧,人工成本等酒店经营成本持续上升,招工慌,中高端酒店人才难足,员工流失率大,新招的员工培训不足,匆忙上岗,服务不周,投诉率上升,客源下降,等等现象,最终造成利润持续恶化。

(四)成本核算不规范

酒店业的成本核算过于简单,食材、物耗等以领用时入成本,核算比较粗,未做到精细化计算及分析,单位成本上下浮动较大,主要酒店业物料管理系统未全面铺开,有些已使用管理系统,但为方面核算,采用倒挤方式计算成本,未细化成本标准及损耗,以及损耗的责任问题。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完善治理结构,提供组织保障

2004年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航油期货巨亏55亿美元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中信泰富外币合约巨亏155亿港元,说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缺陷是重要原因。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主要是从治理结构入手,整合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资金运营、会计及审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同时要建立问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形成权力制衡—治理监督—管理有序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管理效率和有效的管理控制。

(二)营造企业文化,强化内控环境建设

创下连续30多年赢利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只有快乐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而国内大部分酒店以“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第一”、在处理客人、顾客、个人时,宁可酒店吃亏、不让客人吃亏,宁可个人吃亏、不让酒店吃亏等等的企业文化氛围,易造成员工不被受尊重及员工忠诚度降低。在“员工第一”的企业文化支持下,才会拥有最有生产力的团队,员工平均服务顾客的数量才会上升,员工的效率及忠诚度提升,酒店将逐步建立一种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手段的企业文化,内控制度在各层次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只要真正提高了员工效率,实现了有效的人力资源控制,客源和利润自然会滚滚而来。内控环境主要是董事会、管理层和财审人员对待会计业务及审计事项的处理态度,进而影响着财审人员的职业行为方式,从而对内控的实质效果产生影响。酒店应加强内控文化建设,着手对董事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哲学和风险偏好、会计职业操守、会计机制的制衡机制、审计再监督等方面,营造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合法合规的会计环境,不断夯实内控环境。

(三)强化风险评估与控制,实施风险管理监督

风险是指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管理层要对酒店进行风险识别,收集分析并综合处理相关的内部及外部数据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风险管理信息,酒店管理过程中存在那些风险、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所引起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如何,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等。对风险识别及分析可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采用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如风险事项列表、符合性及实质性测等。管理层在识别、评估风险之后,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抑制、风险分担及风险应对。控制活动是管理层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的政策及程序,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核及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

(四)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酒店业信息化系统模块化现象,管理层应着手研究部前台系统、餐饮收银系统、采购、库存及成本控制系统与后台会计系统进行对接,利用成本控制系统动态分析各个营业点物料领用、报损、成本核算情况,为酒店业全成本核算及风险管控提供数据依据,会计信息化、集成化管理平台建设应当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制定信息系统工作、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来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各种信息,并在酒店内部实时传递,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实现酒店内部控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五)内控手册的建立

内部控制标准的产生,以文件的形式以实行可靠的经营和财务报告制度,是一项公司完善经营和财务控制制度的政策和程序,编制实施《内控手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酒店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相关业务流程,分解和落实责任,控制酒店风险,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确保企业资产安全高效运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立和健全内控手册,是贯彻落实《公司法》、《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上市公司监管规定等一系列法规的必然要求;实施内控手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协调和完善,更加有效地体现现代管理的理念和要求。